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2018-01-16 08:50吉秋进仲悦萍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婴幼儿雾化

吉秋进 仲悦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1

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方法,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无创伤、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同时,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很难掌握正确的吸入技巧,依从性较低,常常会出现治疗中断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将分析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患者70例。按照患儿入院的时间先后,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1.79±0.88)岁,疾病类型:支气管炎14例(40%), 上呼吸道感染11例(31.43%),肺炎7例(20%),哮喘3例(8.57%);对照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1.80±0.89)岁,疾病类型:支气管炎13例(37.14%), 上呼吸道感染12例(34.29%),肺炎6例(17.14%),哮喘4例(11.43%)。

1.2 方法

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因素。对照组采取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心理干预:与患儿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根据患儿特点和护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例如,使用启发性的语言,以耐心和蔼的态度对患儿进行引导,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2)情绪干预:针对患儿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转移患儿注意力,帮助患儿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放松精神,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护理依从性;(3)家庭护理指导: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知识宣教,详细讲解疾病知识以及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要求家属提供家庭护理支持,提高患儿的配合度;(4)行为干预:针对患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使用音乐 、玩具、动画、游戏等吸引患儿注意,引导患儿将患儿雾化器放在口鼻位置,并逐渐适应雾化器,指导患儿正确的吸入方法;对年龄过小,不具有理解能力的患儿,应在患儿情绪稳定或熟睡后,再采取雾化吸入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患儿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完全依从:能够理解医嘱并配合进行吸入治疗,恢复效果良好;基本依从: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基本可以按照医嘱配合治疗,病情好转;不依从:缺乏理解能力或具备理解能力,但不能配合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分析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总依从率为88.57%,对照组患儿为62.86%,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综合比较[n(%)]

3 讨论

3.1 影响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

雾化吸入治疗是指将药物以雾化溶液的形式,通过吸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及肺泡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1]。该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无创伤、安全性高、使用简单等优势,消炎、止咳、湿化气道、化痰等效果显著,疗效已得到医务人员的肯定,并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但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依从性较差,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实践发现,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患儿及家属疾病和雾化吸入疗法缺乏认识,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拒绝雾化吸入行为,导致治疗常常由于患儿胡闹而终止,影响治疗正常进行;其次,部分患儿属于难养型患儿,情绪反应剧烈,缺乏安全感,对新鲜事物和陌生环境难以适应,治疗配合度较差;此外,雾化仪器选择不当也会影响患儿的依从性,部分口含式或面罩式一次性的雾化吸入器含嘴过大、材质过硬,患儿不愿使用[2],面罩过大则容易导致雾化液溢出,影响治疗效果;雾化时间选择不当,也容易引起患儿烦躁、焦虑情绪,影响患儿配合度;部分患儿不会配合咳痰,无法掌握吸入方法;部分雾化吸入液味道咸涩,患儿不愿意配合治疗等。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心理干预、情绪干预、家庭护理指导、行为干预等手段,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总依从率为88.57%,对照组患儿为62.86%,差异明显(P<0.05);提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实践效果显著,证明了该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同时,针对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各项因素,应对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完善,采取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提升治疗效果。

3.2 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

(1)雾化前干预:对患儿的基本资料、病情发展、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患儿的特点制定干预计划;检查雾化吸入仪器是否松动、大小是否合适、材质是否合格,营造良好的雾化吸入环境;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嘱咐患儿家属做好安抚工作,告知家属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部分患儿家属会因为患儿哭闹而担心对患儿造成伤害,放弃治疗,应详细向患儿家属解释治疗机制,消除患儿家属的担忧;调节雾量(中等)、雾化吸入时间(5~10min);针对患儿对医院从在恐惧心理的情况,与患儿进行沟通,通过游戏等方式,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使患儿亲近医护人员,提高依从性。

(2)雾化吸入中干预:护理人员应全程监督陪护,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对病情较重的患儿,应采取侧卧位吸入,适当抬高床头;雾化液配置应采用灭菌蒸馏水,温度控制在37℃左右,避免冷空气引起患儿不适[3];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包括心律、呼吸、面色等,调节雾量及吸入时间;患儿出现异常反应时,应立刻停止吸入;对配合度较低、依从性较差的患儿,采取睡眠后雾化法;采取音乐干预法,音量控制在50dB ~60 dB,转移患儿注意力[4];采取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对惧怕吸入治疗的患儿,可以采取护士示范或家属示范法,对患儿进行鼓励,例如抚摸头部,言语夸奖等,消除患儿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3)雾化后干预:及时给患儿漱口,消除异味;采取叩击拍背护理,指导患儿进行自主咳嗽;及时清理吸入仪器,避免交叉感染等[5]。

综上所述,针对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综合使用音乐干预法、注意力转移法、家属鼓励法、动作示范法、语言引导法、睡眠后雾化法等,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通讯作者:仲悦萍)

[1]苏丽萍.优质护理在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 ,2017,36(07):160.

[2]赵翔.优质护理对改善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01):84-85.

[3]严华茗,谢兵,刘亚琴.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70-72.

[4]李艳.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81-282.

[5]谢雪珠,李燕霞,戚玉婵.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32(04):593-595.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婴幼儿雾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