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调查分析

2018-01-16 08:50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事件报告态度外科

李 婧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机构的治疗服务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各级医院仍普遍存在较多的患者安全隐患,这些隐患若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很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1]。因此,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患者安全隐患,很多医疗机构都建立了患者安全事件报告系统来应对一系列的患者安全隐患问题。其中,不良事件报告作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改善患者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全面和成熟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而导致医疗机构的不良事件报告率较低。护士作为不良事件报告的主体,在整个不良事件报

告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态度、认知及执行等情况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2]。本文以在我院一线工作的380名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每位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情况,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外科护士3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358名,男性22名;年龄在22岁至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4.2岁;已婚183名,未婚197名;中专学历52名,大专学历8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247名。这380名外科护士均在岗工作至少1年以上,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问卷主要从5个维度上进行设计,分别为对报告的认知、执行意向、惩罚环境、科室文化以及管理期望。问卷总共含有2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里克特五分评分法,每个条目所得分数相加即得到量表总分[3]。总分越高,表明外科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和态度越好,研究对象在每个维度上的积极反应率=积极反应人数/总人数。当积极反应率大于75%时,则可以认为总体反应较好,当积极反应率低于50%时,则表明反应不理想,还需要继续改进。

问卷调查的整个过程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被调查的外科护士独立完成填写工作。问卷一共发放380份,收回38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外科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及态度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表1),被调查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总体积极反应率为68.1%,且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积极反应率最高,达到79.2%,其次依次为执行意向(72.6%)、管理期望(66.1%)、惩罚环境(65.0%)和科室文化(57.4%)。

2.2 不同因素与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和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将本研究中外科护士的相关基础信息与其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性别、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与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即岗位职务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女性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具有更为正向和积极的认知态度。

3 讨论

3.1 外科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总体认知及态度状况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我院380名外科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总体反应积极率为68.1%,表明了我院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和态度总体表现较为积极。其中,护士对于报告的认知情况反应最为积极,积极反应率高达79.2%。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主要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流程、制度等内容的了解情况,大多数外科护士对于这些内容有较为客观的了解,但仍有部分护士在具体进行不良事件报告的过程中,对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因此,在今后的相关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中,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正确认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注意引导护士能够将报告行为意向顺利的转化为实际报告行为,以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体系[4]。此外,本研究的最终结果显示,性别也是影响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和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可能也与本研究中男性护士人数较少有关。

表1: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不同维度的得分和积极反应率

3.2 外科护士在实施不良事件报告时存在的认识误区

从调查研究结果来看,一部分外科护士在执行不良事件报告的时候,会存在报告结果会对自身造成负面影响等认识误区,因而对于处理不良事件报告的态度较为消极[5]。因此,进一步积极引导外科护士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到不良事件报告对于降低患者安全隐患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来打消护士的顾虑,例如提倡报告的非处罚性和不针对个人等。针对这一情况,有学者在非惩罚性的报告制度上增加了一个有效的自愿性报告系统,且系统强调了报告过程的保密性,能够保证报告人员或部门不会受到连累惩罚,这样一来,医院在护理工作上的不良事件上报率从之前的23%提升到了88%,改善效果显著。这种“对事不对人”的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将极大有利于提高护士对于其认知、行为意向及态度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

3.3 营造和谐的科室文化氛围

在调查问卷“科室文化”这一维度中,被调查的外科护士对于该维度的积极反应率最低,其中以“科室同事不希望我报告不良事件”、“如果我报告的话会被同事指责”等情况的反应积极率最低(<50%),表明年轻且资历较浅的护士,在发生不良事件之后更希望能够得到科室其他同时的支持和鼓励。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某项护理工作发生差错之后,若涉及到2名及以上工作人员,则十分容易出现将责任推卸给别人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同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并造成信任危机[6]。因此,各科室中资历较老、经验较丰富的护士需要充分发挥其在整个科室人际关系上的调节和扶持作用,努力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科室文化氛围,让不良事件报告对护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4 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体系

此次调查研究中,外科护士对于“简化报告格式,会增加报告的意愿”、“还需进一步优化报告体系的环节”等条目有较强的认同,表明当前医院中实行的不良事件报告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报告程序复杂、保密性不高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科护士报告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立更为系统化、自动化的报告系统,同时改进简化报告的流程,为护士能够及时报告提供方便。

4 结论

综上所述,总体来说,我院外科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反应均比较积极,但仍存在一些护士会对不良事件报告存在心里顾虑。因此,在今后相关工作中,医院管理人员除了需进一步加强外科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以外,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不良事件的报告体系,以提高护士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积极性,避免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

(通讯作者:魏俊妮)

[1]张庆娜,胡少华,陆彩云等.内科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5(18):2209-2212.

[2]雷小红,李晓艳,纪武京等.重症监护室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认知及态度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 ,2015(32):3205-3208.

[3]冯素英,谢楠,杨玉霞.某市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5(05):687-689.

[4]胡彩梦,曹志辉,吴爽.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

[5]杜美芳,杨云智,张娜雯等.医院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网络报告现状及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15(14):2228-2230.

[6]蒋继红.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体会[J].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02):00123-00123.

猜你喜欢
事件报告态度外科
基于医院医疗器械故障信息的不良事件报告研究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军队医院22605例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