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丽水忆少师

2018-01-16 18:23钟伟建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瓯江同学老师

钟伟建

1992年,未满十五岁的我初中毕业考上了一所普师——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浙少师是华东六省一市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校园坐落在丽水西郊的通山脚下,出校门右转走十来分钟就可以看到瓯江。

那个美丽的夏天,我和妈妈经过一天一夜的等待和车程——当时交通不够发达,班车经常因路阻而延误——终于到达少师门口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已经报到了,据说我的宿舍也已经由男生寝室调回了女生寝室,原因是我取了个响当当的男名,而班上有个男生“反吾道而行之”,取了个娇滴滴的女名。从校门口到宿舍要走过一条长长的水泥路,路两边种着齐腰高的松柏。左边是通山的崖壁,不时有水滴流下,上面爬着各种植物。每年春天,山上开满红艳艳的杜鹃花,和同学走一遭总要抱回一大捧,现在想来都是极其奢侈的事。校园建筑基本傍山而建。路右侧视野则很开阔,一路走去依次是池塘、操场、走道,然后是无垠的稻田。

因为女生宿舍紧张,我和班上另外十五个女生一起被排在了教学楼西首的阶梯教室里。教室朝西开的大门正对着通山,抬头经常能看到松鼠蹦跳着从眼前闪过。南首的迎春花舒展着纤长的身腰,密密的小黄花散发的芳香一直飘在我的记忆里。十六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合住在一个无人看管的“边缘地带”,生活自然甜趣无比。睡前零食加卧谈是必修课。校小卖部的麻辣花生,师专门口的麦饼,夫妻店里的拉面,处州(丽水旧称)莲都的西瓜,农贸市场的零食……让那些年的我们永远仰着一张大饼脸。我们议论年轻漂亮的班主任适合找个怎样的青年才俊,赞叹哪个学长学姐才气逼人,八卦男女生间朦胧的感觉。好朋友腻得经常挤在一米宽的床上睡,最夸张的是有一次硬挤了六个人,后半夜我只得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床上。考前暗推(来源于温州话)最能显示人多势众的优势,躲避学生会检查,小菜一碟,夜里想几点起床看书,有求必有人应。门口的那盏路灯啊,夜里永远不关,几个同学蹲在台阶上看书的情景,至今都让人觉得温暖。

中等师范学校,简称中师或者普师,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课程的设置自然不同于普通高中。文化课中,不设外语,内容比普高浅显,另外还开设跟小学教学有关的课程。当时有门劳技课,开设过园艺、木工和裁缝,原来有些同学来自偏远地区,毕业后仍须回到家乡,那里经济落后,条件恶劣,除了教书,老师还得自食其力。我们还学习“复式教学”法,即一个老师在同一节课里用不同的教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中师生,这些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凭借着中考的优异成绩捧得“金饭碗”,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努力学习,大多数人别无选择地回到小城市、边远农村、山村,把自己的岁月和才华献给了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为了中国腾飞的垫脚石,也成为了中国当代最具悲壮色彩的人物。

与许多同龄的农村女孩相比,我的求学生涯是顺利的,我受过学前教育,中师毕业后获得到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职期间攻读了硕士学位。但是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铭记的,还是在浙少师的学习:它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我从未见过的生活画卷,它教给我许多从未体验过的东西,它让我接触到了一群如此鲜活而又有个性的人,它那么深刻地改变了我。

除了文化课、“音体美”必修,三笔字(毛笔、钢笔和粉笔)、普通话这些教师基本功都得认真学。早自修前我们学歌唱,晚自修前我们练三笔字和普通话,乘着空隙到“天一阁”练书法或去抢琴房,课余时间拜师学特长。“一专多能”是每个同学自我发展的目标,大家不是特招生,很多同学入学时都是从零学起,但是勤学苦练终学有所成,少师毕业的学生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社会反响非常好。

三年级时学校组建了一支学生铜管乐队,据说当时这是丽水市唯一一支学生铜管乐队,我有幸选吹单簧管。乐队参加过学校的许多活动,迎接过日本三岛市访问团,还跟着老师“走穴”呢!那年暑假,三十多个少年留校训练的情景在记忆中仍生动无比。炎炎暑期,寝室断电断水,男同学就把卧铺安在了教室,偷偷煮稀饭解饥渴,炒西瓜皮当菜吃,从家里带的梅干菜拌稀饭啊,至今想起都会让人流口水!高温加年少的冲动总会生出很多躁动不安的因子,某天晚十二点整,对面男生宿舍忽然传来激昂雄浑的《古老出征》进行曲(我们乐队的保留曲目),女生回过神后来不及拿出乐器的,随手操起了边上的碗勺脸盆衣叉伴奏。事后就像所有故意捣蛋以期大人注意又怕受惩罚的小孩一样,我们揣测当夜教工楼里的老师一定被吵醒了,我们做好应对措施也准备接受惩罚了……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少师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哈哈,这支铜管乐队是得到校方多大程度的纵容啊!

学校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像一年一届的“瓯江之春艺术节”就要演十几台戏:一、二年级两个班筹备一台节目,三、四年级一个班单独承办一台节目。从“滥竽充数”到正式参演,那些年的那些事在我的回忆中永远熠熠生辉。对了,我参加的一个集体舞还代表学校拿了丽水市大中专文艺汇演第二名(第一名有专业舞蹈学生参加)呢。如果没有少师,一个农村女孩的生命中也许永远没有舞台。是的,少师提供的舞台是留给所有同学的:记得我当班级学习委员的时候,带领同学播读《语言文字报》,组织同学每周出班级板报,办好每期同学书画橱窗展,选拔同学参加全校性的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等。我们经常到瓯江边野炊开篝火晚会,我们的身影活跃在南明山、东西岩、三岩寺等等地方;每周学校操场和教室都在开舞会;隔周可以拿着学校发的票去军分区看电影……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少师提高自我,展现自我,放飞自我。时光流转,没有受过普高教育的我,现在却心怀高考,渐失“远方”。高中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各種社团、兴趣小组、精品课程层出不穷,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真的只在当年的中师。

多年以后,不管我们是否教书,不管我们成了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我们仍然特别感怀少师的老师们。那个胖胖的化学老师总是想着法子逗乐大伙儿,拖着嗓子叫“摩——尔——”,身子还带着节律,可爱极了,我们都亲切地叫她“摩尔”老师。那个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和蔼可亲,兢兢业业,她曾在课堂上用她带着方言的普通话惊讶又温柔地叫醒了睡着的我,从此我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那个教教育学的老师每堂课必会叫我发言,我的说课处女秀就秀在她的课堂上。那个美丽善良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接济同学,大家常常去她家蹭吃蹭喝,她说我应该再去读大学,这话曾那么有力地影响了我……

秀美通山,瓯江之畔,一群少年把人生中最纯真的四年留给了所有岁月无尽的感动!致敬我的少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瓯江同学老师
A new species of the gudgeon genus Microphysogobio Mori, 1934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绿色公路创建实践
《瓯江丛韵》在浙首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多通道合建方案研究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