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述

2018-01-17 21:32四平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吉林农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四平市美丽机制

四平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平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三个体系”建设要求,狠抓“三区一建”,突出“四个结合”,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五个统一”,全力打造生态秀美富裕新农村,构建了以“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为主要框架、区域重点线路点线连接的乡村环境新格局,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四平模式”,并于2015年成为省新农村现场会的主会场和主现场,四平新农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突出重点,倾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建设与管理并重,美村与富民齐抓,发展与民生共进的思路,打造形成了以349个省级示范村、重点村为骨架,133个沿线、沿边村为支撑,点、线、面相互照应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一是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四平市以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村庄更洁净,创业增收,宜居宜业,幸福和谐为目标,着力打造新农村。2006年以来,先后确定省、市、县、乡四级试点村镇、推进村、示范村502个;一类乡(镇)10个、一类村30个;美丽乡村227个,覆盖率达到31%。同时,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创建活动,截至目前,评选出美丽庭院25522个,干净人家80108户。积极开展文化品牌打造30个、与三产融合美丽乡村50个。二是重点村项目建设卓有成效。2014年以来,按照省里要求,四平市立足打造省级重点村,截至目前,省级重点村共计104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亿元,省级补助资金达到7314万元。三是精品线路建设亮点纷呈。围绕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自然田园景观、地域文化、乡土民情等特色资源,四平市打破区域界限,积极培育观光农业、度假农业、农家乐旅游等新型农业业态,目前,已打造形成了梨树县22公里现代农业精品线路、伊通县河源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双辽市双永精品线路等15条精品线路。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圈可点。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一路相伴,从试点建设进入到深入实施,从“三清三改”提升为“五清、十建、三化”和“农村五改”;从“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为重点提升为“美丽四平 幸福家园”主攻方向,打响一次又一次环境整治攻坚战役,形成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和“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精准发力,整体推进,成立以自然屯为单位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由农户缴一点、财政补一点解决保洁员工资,实现有人保洁、有钱保洁,防止前清后乱。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作。近几年,全市累计清柴草垛103.9万立方米,清垃圾151.8万立方米,清粪堆94.1万立方米,清路障77.8万延长米,清边沟135.4万延长米;新建硬面化道路232.3公里,建排水沟24.1万米,建围墙或栅栏24.5万延长米,建垃圾收集场点1300个,建无害化卫生厕所4895个,建畜禽养殖小区148个,建农民文化活动场所341个,建标准化科学储粮仓10667个,建沼气池359个;绿化植树1011.5万株,美化栽花5.04万株,亮化安装太阳能路灯1883盏。全市长效保洁机制实现了所有村屯全覆盖。现在农村环境干净了、村庄变美了,农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二、创新模式,引领开启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12年中,四平市新农村建设坚持递次推进,稳中提升,开拓创新,突出典型。从试点村镇、推进村建设,到示范村建设,到一类乡(镇)、一类村建设,再到重点村建设,每一个过程都以创新作为底色。尤其是近年来,四平市以美丽乡村典型模式培育为抓手,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整市示范创建活动。一是培育传统农耕展示型美丽乡村。特色文化是新农村的点睛之笔,四平市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持之以恒续文脉、强设施、创载体,形成了“一村一品”建设模式。尤其是2016年,梨树县蔡家镇蔡家村通过挖掘清代柳条边历史,收集别具特色的关东农耕老物件,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关东农耕博物馆”,已成为全省展示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的缩影。二是培育高效农业引领型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既要面子亮,又要底子硬。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涌现出梨树县高家村、伊通县建国村等一大批高效农业引领型美丽乡村。其中,高家村的棚室蔬菜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赢得了“南寿光、北梨树”的美誉。三是培育民俗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的好,发扬的好,展示的好,美丽乡村建设才更有底蕴。伊通县靠山镇姜家村、双辽市永加乡忠信村所呈现的村民友好、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的浓郁民俗文化气息,让乡风更浓、民风更善。四是培育乡村旅游打造型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农村建设中四平市力争实现“变美”与“变富”相得益彰。乡村旅游是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打造形成梨树县霍家店村、双辽市宝山村、铁东区卧龙泉屯等乡村旅游精品线。五是培育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好,美丽乡村才更具魅力。伊通县河源镇保南村、铁东区营盘村都是典型的生态环保村。其中,保南村曾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美丽乡村的荣誉称号。

三、创新机制,全力保障新农村建设新升级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四平市始终坚持引导、激励、整合、监督多管齐下,树立了鲜明工作导向,推动新农村建设规范化、长效化。

一是注重规划布局。四平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美丽四平幸福家园”战略重要环节,科学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重点村连片布局”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各节点镇、重点村规划鲜明,为新农村建设描绘出整洁、富裕、文明的美好蓝图。

二是强化组织推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书记、市长挂帅任组长,从动员部署到现场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始终站在第一线,在落实上亲力亲为,不断放大工作信号,做到镜头不换、焦点不变。每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市、县、乡(镇)、村四级干部联席会议,调进度、指问题、破难题、交思想、鼓干劲,切实把各级干部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三是建立帮扶机制。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让更多的城市资源参与新农村建设,四平市先后形成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以及“千名干部包千村”、“一村一企联建帮扶”机制,形成120个单位(部门)、118个企业定点帮扶118个示范村。明确了市级领导和帮扶部门共同包保制度,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启动了村企共建工程,确定了254个企业和村结成帮扶对子。市级帮扶领导经常深入到帮扶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帮扶部门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多年来,各级领导现场办公千余次,各级部门累计帮扶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近5000万元。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多渠道解决“筹资”难题。四平市财政连续四年投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奖补资金3596.2万元。鼓励县一级把资金整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原则,把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结合。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机制,有效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

五是加强督导考评。完善督促检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督查,年终按照考核细则进行年度工作检查验收。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成效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的,通报批评,并在扶持资金、项目安排上予以扣减,情况严重的跟踪问责。

六是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科学决策机制、目标管理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情况调度机制等工作推进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效能。建立农村设施维护运行的各项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建立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七是加强宣传培训。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新农村建设成果,推广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通过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让农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美好愿景,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新农村建设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

八是注重工作结合。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实现相互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基础设施、规模经营、品牌打造、电子商务、特色园区建设紧密结合,实现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幸福乡村目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四平市始终秉承创新理念,采取创新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未来四平市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省、市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猜你喜欢
四平市美丽机制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四平市女性体育人口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四平市城市化与住房市场发展问题探析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