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油茶良种选育研究

2018-01-17 10:55杨承荣吴运辉朱亚艳
种子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优树母株黎平

杨承荣, 姚 渊, 吴运辉, 朱亚艳

(1.黎平县林业局, 贵州 黎平557300; 2.贵州省林业科学院, 贵阳550001)

1 研究区域概况

黎平油茶良种选育研究范围,主要选择在县境内油茶主要集中分布的南部肇兴、水口、地坪、龙额和北部高屯、敖市,东部洪州镇开展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研究区域南部为低山地貌,海拔在550~700m之间;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在530~560m之间;东部为低山,海拔在600~700m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雨淋气候,平均温度16℃,雨量为1 800mm。土壤均为黄壤和红壤、黄红壤,红壤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土壤肥沃,土壤厚度为60cm以上,选育研究的油茶林林分起源均为人工,造林方式均为点播造林。油茶林龄多数为30年以上林分,30年以下油茶林面积比例小。南部区域乡镇油茶类型以普通为主,小果油茶类型次之,北部油茶为普通油茶,东部区域油茶类型以小果油茶类型为主,普通油茶次之。研究区域内的油茶林经营管理,每年仅在捡籽前进行一次刮山除草粗放管理,没有开展施肥、松土、修剪等一些深层的管理。经营捡收茶籽的林分,大部分密度保持在80~120株/667m2之间。林分树龄、品种结构有同龄纯种、也有多龄异种,林分林相、林层结构有复层结构和单层结构。油茶良种选育范围面积约5 333hm2。

2 研究方法

油茶良种研究采取选择优树、优树遗传性状测定、优树形态特征、经济指标与母株比对等方法。选择优树通过初选、复选、决选3个阶段,选择同一季节、同一成熟时间开展筛选。初选是在深入开展选优的当年果实成熟时进行。初选方法采取走访当地农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了解选优林分状况及线路,初步了解相关信息后,针对选择的林分进行排查海选。在海选过程发现优株,目测产量树形等特征和经济指标,符合标准的单株,列入初选对象,调查树体特征、颗粒大小、着果均匀状况、无病虫害情况、树枝枝下高矮、分枝多且均匀、树叶浓密、茂盛健康、叶片指数、称重全树产量、1 000g鲜果测定籽粒重,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出仁率、油酸含量、含油率等经济指标。复选是次年同一成熟季节进行筛选,主要对初选优树的单株产量、冠幅产量、花芽、病虫害状况等重要因子经济指标进行调查评价,达到标准的入选为复选对象。决选是最终一次筛选,对复选对象进行一次评比,综合各项经济指标平均值,达到表1标准筛选为优树,小果油茶优树鲜果单籽在70%以上选入优树。决选的优树为良种繁育对象,通过异地进行无性系遗传性状测定,测定结果指标与母株优树一致或超过母株,申报认定良种进行推广使用。优树评选参照行业标准(LY/T 1730.1-2008)。

表1 选优指标标准对照

3 研究结果

3.1 优树评选

本次油茶良种选育在全县范围初选优树300余株,其中,小果油茶15株。复选在初选的优树中评选出31株复选优树,其中,小果油茶复选选中优树5株,普通油茶复选选中优树26株。决选在复选优树中最终评出4株决选优树,优树号为hz 2009-2、hz 2009-3、zx 2009-14、zx 2009-15。各优株编号以乡命名,代码为乡镇名第一字母,序号按照选择顺序编号。

3.2 优树形态特征、果实质量、产量经济指标调查

优树特征调查从形态特征、果实质量、单株产量、平方冠幅产量等经济指标调查。各项调查内容指标见表2、表3、表4。

优树形态特征调查油茶类型、树形、树龄、树高、冠幅、地径、叶、果色、花色。各项指标见表2。

由表2可知:hz 2009-2、hz 09-3为小果油茶优树,ZX 09-14、ZX 09-15为普通油茶优树。小果油茶优树树形为球形,树龄分别为10年和30年,前者属丰产期树龄,后者为盛产期树龄,树高分别为2.7m和2.3m,冠幅分别为3.2m2和2.8m2,叶形为长椭圆形,果色为青红果,花白色;普通油茶优树树形为伞形,树龄分别为100年和30年,前者属盛产期树龄,后者为丰产期树龄,树高分别为6m和7m,冠幅分别为9.4m2和7.3m2,叶形为长椭圆形,果色为青黄果,花白色。

表2 优树形态特征指标调查

优树果实质量调查百粒鲜果重、百粒种子重、果高、果径、单果籽数范围、单果籽平均数。各项指标见表3。

此次测试时间段为12:50~14:50,总测试时间为2个小时,在蒸汽再生系统稳定工作的条件下进行相关测试数据的采集,测试综合数据见表2。

表3 优树果实质量调查(单位:g、mm、粒)

由表3可知:优树果实优良度,皮薄。优树经济指标主要调查单株产量、平均冠幅产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粒、种仁率、鲜果含油率、病果率,这些指标均是选优的重要指标。各项指标见表4。

表4 优树经济指标(单位:kg/m2、%)

由表4可知,小果油茶单株产量分别为7.5,2.9 kg/667m2,普通油茶为6.6,7.9kg/667m2、冠幅产量标准超1kg/m2;4株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都超过标准,病果率为0。

3.3 优树经济指标与标准指标比

优树经济指标与标准指标比较主要是比较优树各项指标是否达国家标准,可否作为良种推广。优树与标准比较指标见表5。

由表5可知,除zx 09-14冠幅产量略 低 于 标 准,zx 09-15 鲜 出籽率低于标准外,各号优株冠幅产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粒、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病果率6项经济指标比较均优于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选入油茶良种对象 。

3.4 优树亲本特征

hz 09-2:树形呈球形,叶长椭圆形,灰绿色,芽鳞黄绿色,光滑无毛,嫩枝棕黄色,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下旬抽梢,5月初封顶;花期10月初到11月中旬,花白色,花瓣9~11枚,萼片绿色,无绒毛。茶果球形,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青红色,表面光滑、无康皮;平均果皮厚0.83mm,横径18.25mm,纵径19.49mm,单果平均种子数2.25粒,单果平均鲜重3.96g,种皮黑色,种子均匀度好。

hz 09-3:树形呈典型伞形,叶长椭圆形,灰绿色,芽鳞黄绿色,光滑无毛,嫩枝棕黄色,3月下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下旬抽梢,5月初封顶;花期9月底至10月底,花白色,花瓣5~7枚,萼片紫红色,无绒毛。茶果球形,10月中下旬成熟,青红色,表面光滑、无康皮;平均果皮厚1.00mm,横径21.83mm,纵径24.80 mm,单果平均种子数2.55粒,单果平均鲜重6.31g,种皮黑色,种子均匀度好。

zx 09-14:树形呈典型伞形,叶长椭圆形,浅绿色,平均长8.71cm,宽2.98cm;芽鳞黄绿色,被绒毛,嫩枝棕黄色,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下旬抽梢,5月初封顶;花期10月初至11月中旬,花白色。茶果桃形,10月中下旬成熟,青黄色,表面光滑、无糠皮;平均果皮厚2.44mm,横径27.33mm,纵径32.29mm,种皮黑色,种子均匀度好。

zx 09-15:树形呈典型伞形,叶长椭圆形,黄绿色,平均长5.50cm,宽2.62cm;芽鳞黄绿色,被绒毛,嫩枝棕黄色,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底抽梢,5月初封顶;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历时约1个月,花白色,花瓣5~6枚,萼片紫红色,被绒毛。茶果球形,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青黄色,表面光滑、无糠皮;平均果皮厚2.01mm,横径25.06mm,纵径28.38mm,单果平均种子数3.7粒,单果平均鲜重8.92g,种皮黑色,种子均匀度好。

表5 优树经济指标与标准指标比较(单位:kg/m2、%)

3.5 亲本遗传测定

3.5.1 测定林营建

为缩短测定时间,在初选后,选择在距离优树80 km,海拔440m黎平北部与锦屏交界的油茶集中分布区,选择适宜林分采取嫁接换冠方法营建测定林,面积6 667m2,嫁接砧木1 200株。2010年5月中旬完成试验林的嫁接,同时,结合贵州省良种基地建设,在铜仁市玉屏县、黔西南州册享县采取同样方法营建测定林。参试优树29个,其中黎平优树24个,锦屏1个,铜仁4个。采用5株小区裂区设置,一个亚区包含5个号,每个小区3株,5个重复。其中第四亚区(洪州1-5号优树)嫁接7个小区,1~5小区每小区3株,6、7小区20余株不等。

嫁接后通过环剥处理,嫁接成活率达95%,嫁接当年12月份统计成活率,按单株统计成活率达97%,按嫁接芽统计成活率95%。2011年部分植株开始开花,经统计,最多1株花芽达300余个;2012年部分植株开始结果,2013年部分无性系形成一定产量。

3.5.2 测定结果

1)物候观测:优树hz 09-2、hz 09-3母树生长在海拔556m,zx 09-14、zx 09-15母树生长在海拔600m 的位置与测定林位置海拔有一点差距,气温略低。2013年经观察试验林hz 09-2、hz 09-3、zx 09-14、zx 2009-15无性系的萌芽、抽梢、花期及果实成熟期等物候表现与母株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比对后萌芽、抽梢、花期及果实成熟期整体偏晚,其中,萌芽期延迟5d左右,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延迟10d左右。

表6 优树亲本主要形态特征

表7 测定林优树无性系形态特征调查

2)形态特征:在测定林中对各株号无性系嫁接测试样株随机选择5株样本,观测其形态特征及经济指标。见表6。

表6信息显示,观测各株号无性系形态特征指标与表5母株亲本形态特征进行对照比较,无性系包括树形、树势、嫩枝颜色、芽鳞绒毛、芽鳞颜色、叶色、叶形、花色、萼片、果形、果色、单果重与母株基本一致,具有完全的形态特征遗传性状。定量指标中,叶片的长和宽均比母株小,这可能和繁殖方式有关,茶果大小则与母株相差不大。

3)经济指标性状:经济指标性状主要是测试优株通过无性系嫁接,结果产量状况,表现出经济指标。表8中的各优树测试样本为初产结果即测试第3年的结果。

表8 测定林优树无性系经济指标调查

4)优树油酸指标:将优树无性系茶籽样品送到贵州科学院下属的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验中心检验,其油脂成分见表9。

优树油酸检测结果(表9):油酸为70%以上,不饱和酸均为84%以上。

4 申报良种

4.1 申请良种经济指标与母株经济指标比较

本次申请油茶认定良种,需要通过无性系测试结果来确定,表7试验结果为测试初产产量,如,现将优树无性系嫁接产量与母株产量比较,无性系超过母株或等于母株的选育优树号申报为认定良种。

表9 测定林优树无性系油酸指标检测

表10 优树无性系经济指标与母株经济指标性状比较

由表10可看出,冠幅产量各株号都比母株产量高,该指标是推广优树的重要指标。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基本接近,差距不大,有推广的重要参考指标。总体来看,优树无性系通过3年测试,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优树母株指标,说明优树有推广价值,可作为良种繁育对象。

4.2 良种命名

参加申报良种优树编号是以乡镇选优顺序编号,以县统一申报良种,编号以县名命名良种号。

表11 申报良种命名

4.3 良种评审认定

根据优树无性系测试林第3年测试结果与母株对照比较,各株号优树指标达到或超过母株标准,2014年3月向省林业厅申请评审。贵州省林业厅根据申请要求,组织省内相关专家对申请良种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为认定良种,在省内推广应用。

表12 良种评审认定

5 结 语

黎平县林业局与贵州省林业科学院共同选育研究的油茶良种,填补了黎平县无油茶良种的局面,增加省内、州内良种数量,油茶良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选育的黎平2号、黎平3号、黎平4号、黎平7号已通过省林业厅评审认定,认定良种主要是在省内推广应用。认定推广期限为5年,到2019年结束。因目前繁殖材料有限,采取限量推广,以建立区试示范林、采穗圃为主。争取到2019年申请为审定良种,在国内推广应用。

[1]庄端林,周启仁,姚小华,等.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5.

[2]姚晓华,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张日清,丁植磊,张勖,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4]杜阳文,孙凡,姚小华,等.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2):40-43.

[5]申巍,杨水平,姚小华,等.施肥对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39-242.

[6]方学智,姚小华,王开良,等.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9,34(1):23-25.

[7]姚小华,庄端林,王开良,等.图说油茶高效生态栽培[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9:4-6.

猜你喜欢
优树母株黎平
我国用材林优树选择技术研究进展
枫香优树生长与叶果性状分析*
葛沽萝卜成株繁种技术
黎平美食
百节之旅 跟着节日游黎平
侗都黎平 颐养胜地
黎平春色
不同密度木里苔草的母株、子株及生物量的研究
铁冬青园林应用优树标准和优树选择*
美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