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档案

2018-01-17 17:37继卫
档案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档案馆公众社交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新兴媒体,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51亿,其中手机网民7.24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充分运用新技术,利用新兴媒体,有效传播优秀档案文化,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档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新形式。档案部门通过文字、图片、声像视频、链接地址、转发微博等媒介,利用微博进行档案法律法规的解读、档案工作新闻动态发布、档案宣传、档案收集等,有效地拓展了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微信活跃用户数量已近10亿人,微信公众号已超过2000万个,档案类微信公众号已将近400个。从最新的全国档案类微信公众号榜单来看,不论是“影响力榜”“热文榜”还是“原创榜”,排名靠前的,其帐号主体大多是各级档案局(馆)。这些档案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馆藏介绍、档案业务指导、档案利用咨询、档案信息传递、档案文化传播、档案公益服务等。微信推文依托馆藏编写,原创性强,同时又具有地域特色;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选题贴近公众关注的热点,接地气。档案类公众号这种原创性、地域性、通俗性、时效性、文化性以及档案特色成为在档案行业中应用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媒体。

移动客户端档案服务是通过下载安装软件并认证登陆的专属档案信息利用端,即手机APP客户端,是将档案馆数字化的档案资源下载到手机,以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为移动客户提供档案资源利用、档案查询、档案阅读等档案信息服务。使公众真正拥有“指尖上的档案馆”,随时携带的“移动档案馆”。

档案部门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拓寬档案宣传渠道,传播档案文化,彰显档案独特魅力。但是,能够做到深层次地广泛利用新媒体提供档案服务,还要完善已开放档案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全文数据库;建设适合各种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版档案网站;推进数字档案馆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联动,将档案利用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本期《学术园地》的学术论文,对档案类微信公众号在档案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社交媒体环境下共享档案资源的服务功能、档案微信公众号在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众对当前档案馆利用社交媒体提供服务现状的认知度、认可度、参与度和潜在参与意愿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继卫/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档案馆公众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