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档案开发利用的发展与创新

2018-01-17 23:34景雪
档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普查成果信息

景雪

地名普查所形成的地名资料,是地名档案的原始素材,地名档案作为地名信息的载体,需要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已经进入验收阶段,普查成果正在陆续移交入馆,地名档案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为地名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档案,使之转化为服务现实社会的产品,是地名档案工作目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完成了地名概况、地名卡片、地名表、地名图等四项成果汇总,形成了非常珍贵的地名档案资料,图、文、表、卡成为了地名档案的综合形式。目前正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在收录地名目录、地名普查成果图表、地名标志登记表等纸质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通过查清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对地名数据进行数字化、地图化处理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地名数据库,将地名普查的成果进行存储管理。因此,要做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档案的开发利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依托地名标准化处理成果,打造档案开发利用精品

第二次地名普查,作为政府组织的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所形成的档案是地名标准化的结晶,也是全社会使用地名的权威凭证和实际准绳。在普查过程中对有地无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依据地名管理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通过专业技术措施加以纠正,形成了标准化地名信息载体。目前,我馆协助区划地名处正在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河北部分。该书以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为基础,经反复考订和更新,力求资料翔实,将向全社会提供系统的地名信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国家级新区设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正在迅速崛起,河北政区和聚落地名日趋减少,在一些政区和聚落撤销合并之前,将其历史和现状系统、完整、真实地记述下来,为大众了解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的形成与演变提供可靠的地名信息,是地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馆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编辑出版的《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已被《燕赵文库》收录,成为河北省从古至今学术水平最高的700部专著之一。该书全面反映了我省区划地名的发展历程,是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最新成果,作为地名档案编研工作者应该充分依托地名标准化处理成果,编纂各类具有价值的档案文化产品,用文字画面描述地名信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真正体现出地名档案的社会价值。

二、改善馆藏档案结构,重视地名文化属性

1.重视地名档案资源建设

地名档案资源不足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会严重影响档案部门的功能发挥。地名档案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地名档案资源建设,确保地名档案分类齐全和有效整合。2016年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按照国务院普查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属性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对我省和京津两市的区划地名图书进行了收集。共收集清末民国初期我省原版地图7幅,地名区划、县志、村史、地方文化传说、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资料、京津冀历代建置沿革等图书资料500余册,极大的丰富了馆藏。同时我馆以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为抓手,积极开展地名区划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编印“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参考资料系列丛书”,其中编辑印制的《河北省沿革图稿增补》图集是在陈铁卿先生编辑的《河北省沿革图稿》基础上,增加了从民国到2016年我省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后编辑出版的省图,总计收录地图125幅,详实地记录了我省行政区划的变更情况,填补了我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历史图集的空白。该图集在刚刚召开的2016年河北省档案开发利用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

2.保护地名文化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是保护地名文化的有效途径。当前,我们对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面临消亡的古镇、古村落、城市老地名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相对薄弱,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回家的路,文化的根,更是历史文化的向导和路标。我们应该加强普查成果转化,充分挖掘地名普查成果,建设地名文化研究、考证和发布平台,加大地名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力度,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随着时代的巨变,记忆的缺失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规划、整合、开发地名档案已成为守护记忆的主要手段,目前我馆正在组织编写的《河北省地名文化传说》一书,将成为挖掘、研究、整合、传播河北地域文化和河北记忆的窗口,也将进一步促进河北地名文化遗产的普及和地名文化的记忆。

三、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平台

1.推进地名数据库建设

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之一,与社会公共管理和人民群众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当今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都需要地名信息的支持。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过渡到以利用信息为主的知识经济模式,地名信息作为基础地理信息的核心要素,是一切与空间相关的信息的最基本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地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和桥梁,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名管理和服务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要求在对外业调查和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梳理、审核后,每条地名的有关信息按照地名分类,录入地名数据库。在日常管理中要将新采集的地名数据或更新的地名数据通过数据更新和维护模块存储进地名数据库以实现地名数据库数据的完备性。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加强对地名的科学管理,使地名档案利用者可以借助数据库的检索系统、检索软件和操作系统自主地了解档案资源环境的构成,通过自助行为对远程数据库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联机浏览、检索,实现档案利用异地化、远程化。

2.创新地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探索建设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平台,实现地名日常管理和命名更名等申报审批政务的全流程网络化管理;探索地名与基层政权、救灾等其他民政业务之间数据共享;探索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军队之间地名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地名信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防军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深化地名公共服务

在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阶段,在抓紧完成普查成果数据的完善、汇总和上报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应用电子信息新技术开发具有电子定位和物联网功能的新型地名标志,推进地名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应用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仿真等技术手段,提供地名信息查询和地图定位服务;探索融合国内一流免费地图导航产品,借助其领先的技术和庞大的受众群体,拓展地名公共服务领域;尝试提供触摸屏、问路热线等多种形式地名信息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名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建设,让民众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对不准确或过时的地名进行标注,及时更新地名数据资料,从而向社会提供更加权威、便捷的地名导向和信息服务。

加强对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及发展与创新,就要认真做好二普成果转化,保护地名信息资源,创新地名档案应用。这既是发展地名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名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查成果信息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劳动成果评比
订阅信息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展会信息
学习调查要“四会”
与普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