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栽培要点

2018-01-18 05:04洪艳梅
中国果菜 2018年3期
关键词:疏果施用量枇杷

洪艳梅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金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丽江 674104)

枇杷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珍惜特产水果,具有味美、营养丰富的特点,且能起到润肺、止咳等保健作用。枇杷全身都是宝,枝叶茂密,有着良好的美化、绿化环境作用,果肉多汁,四季长青,给枇杷种植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

我国为国际市场上供应枇杷的主要国家,发展枇杷产业在国内、国际水果市场上皆有非常可观的前景。为了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本文对枇杷栽培的几个管理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为提高枇杷的质量、产量提供理论基础,保证枇杷产业的稳步、长远发展。

1 土肥水管理

1.1 土壤的管理

批把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力强而又不易积水的土壤。它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严格,以pH5~8都能生长结果而。枇杷幼树期,可插空种植豆科作物或蔬菜类,不仅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还能增加经济收入。枇杷成年之后,枝叶繁茂交错,地面持续处于荫蔽状态,此时不适宜间作,要及时彻底清除杂草,定期疏松土壤,保证土壤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水性。深翻可分成秋翻与春翻两部分。秋翻可起到保温、防冻的效果,一般在10月份,翻耕的深度控制在13~16cm。春翻一般在3月份,深度控制在10~12cm,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1.2 施肥管理

枇杷是四季常青的果树,枝叶茂盛,繁花似锦,对肥料的需求量也要比一般的落叶果树大。枇杷果实中含量最大的是钾,其次是氮和磷。氮磷钾三元素的施用比例需要搭配好,如果施用过量的氮肥,虽然果实变大,但是颜色、口感欠佳,外观与品质均较差;若施用过量的钾肥,虽然糖分含量增多,但肉质粗硬。因此要保持三元素间适当的配合,才能保证枇杷的丰产和优质。

施肥要结合枇杷的树龄与生长特性进行。幼树1年施肥5~6次,掌握“量少勤施”原则,每隔2个月左右施1次,以腐熟水肥和速效氮肥轮换施用。结果树一年施肥3次。首次在3~4月份果实采收后施肥,利于发春梢,恢复树势,加速夏梢的抽生与花芽的分化。选用的肥料应以速效肥为主,并与迟效肥结合,首次施肥量应为整年最多的一次,控制在全年施肥量的50%~60%。第二次施肥的时间是在9月上旬,于抽穗后、开花前进行,以迟效肥为主,施肥量为全年的25%~35%,能够提高坐果率,保证枇杷的防寒越冬。第三次在结果期10月下旬~11月,施速效肥,以速效钾、磷为主,施肥量为全年的15%~25%,以此来保证果实的有效长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结合以往枇杷丰产的经验来说,在表土浅山地种植的壮年枇杷树(15~20年生),氮施用量为187.5~225.0kg/hm2,磷施用量为 150.0~187.5kg/hm2,钾施用量为187.5~225.0kg/hm2。若种植在表土较厚的平地上,可相应减少施肥量,氮施用量为150kg/hm2,磷施用量为93.8kg/hm2,钾施用量为112.5kg/hm2。对种植在酸性土壤中的枇杷,可适当施用石灰,用来与中和土壤的酸性,促进腐殖质的有效分解。

1.3 排水、灌水管理

枇杷根量少且浅,所以需水量较大,喜湿润环境。但忌积水,水位过高,根部就不能下扎,甚至会引起烂根。若气候较为干旱,则应定时浇灌,可在早上或者是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浇水,浇完后覆盖草进行保湿。花芽的分化期在7~8月,这个阶段正是降雨量较多的时候,如果园土湿度大,会阻碍花芽分化,所以这一阶段要注意排水。11月是幼果发育的重要时期,若果园有良好的浇灌条件,这时应浇足水,8~9月间是花穗关键的生长发育期,这时若气候干旱,则需浇水抗旱。

2 整形修剪

枇杷树树形相对整齐,枝梢的生长较少,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任由其自然成长的,不做整形修剪。但是为了确保能够连年丰产,起到延长果树寿命的作用,适时地进行整形修剪也是非常必要的。

2.1 整形

考虑到枇杷分枝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在其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中心干是特别显著的,而为了与其特性相适应,整形时可以做主干分层形的操作。主干分层形的树体结构具体概括为:主干高保持在40~60cm左右、层数在3~4 层,层间距保持在 50~80cm,主枝数首层 3~4 个、第二层相同,第三和第四层各为两个主枝,整个树体共保留主枝10~12个,每个主枝的副主枝控制在2~3个。

2.2 修剪

枇杷树的修剪以轻剪为主,因为重剪可能会影响树势,主要剪除密生枝,并将徒长枝减去,这样保证充足的透光性和通风性。枇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就生长较为强势的枝条来说,侧枝可能会更强于中心枝,应对此进行修剪,仅保留1~2个强壮的侧枝。幼年阶段与生长强劲的枇杷树易生徒长枝,会影响到整体的树形,所以要从基部进行剪除。若母枝太多,已经不适应当下树势,应减去部分较弱的母枝。另外对结果枝上抽生的夏梢做出选留处理,每枝留下1~2枝发育较好的即可。

3 花果管理

3.1 疏花疏果

在枇杷栽培管理的各项工作,花果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枇杷优质、稳产的关键举措。春梢与夏梢易成花,每个花穗通常有60~100朵花,但是仅有10%才能结为果实,而开花又会消耗非常大的养分、削弱树势、形成大小年结果。通过疏花则能有效节省养分,所以必须将过多的花疏除掉,使花穗有充足的营养支撑,提高了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保证坐果率。疏花穗时,将每个花穗顶端1/3的支穗与底部1~3个支穗摘除掉,只留下3~5个中间健壮的支穗,时间在花穗用肉眼即能分辨主轴、支轴,花蕾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为最好,即在花穗刚抽出,小花梗尚未分离时为最佳时间,这时疏穗能节省养分。疏果在幼果坐稳后进行,将一些小果、畸形果和病虫果疏除掉,大果型品种留3~4个果;中小果型品种留4~6个果。

3.2 促开花技术

当夏梢在停止生长之后,对那些树势比较旺,抽出春夏二次梢的植株,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其花芽分化,保证秋冬的开花结果质量。主要的方法如下。

第一,在7~8月夏梢停止生长后,做树梢的拉平、扭梢、环割与环剥倒贴皮工作,促使分化花芽。

第二,在花芽分化期控水肥,促进成花,注意对果园中积水的排除,控制园土的湿度。

3.3 果实的管理

首先,在幼果座稳后将过多的小果、幼果疏除掉,疏果后可促进果实膨大,使着色均匀及成熟度一致,提高商品价值。其次,通过套袋来避免枇杷果实的多种病虫危害,减少果实与枝叶间相互摩擦而造成的机械伤,保持果皮上的茸皮完整,使果实得到良好的着色,提高外表的美观程度,避免或减轻果实日灼、裂果、果锈等多种生理障碍的发生。套袋时间一般在最后一次疏果完毕后进行,或边疏果边套袋,在进行套袋之前,要做好杀菌、杀虫的处理,在果实表面的药液晾干之后再套袋。于采果前的5~10d将套袋摘除掉,使果面能够接受到充足的光照,保证着色质量。

4 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枇杷的病虫害种类较多,特别是蚂蚁,若单一的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可能很快会使其产生耐药性,另外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提倡采用绿色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注意枇杷幼苗的选种,选择抗病虫品种种植可以减轻病虫害,这对以后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做好了铺垫。管理时,主要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和选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在生长季后期注意做好排水和控水,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发芽前,将枝干的老皮和裂皮、枯枝落叶杂草清除掉,消灭越冬的病虫源。

4.2 物理防治

结合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使用防虫带、糖醋液、杀虫灯、粘虫板等方法来诱杀。将某些个体较大的害虫,如天牛、黄毛虫等害虫在发生量少时,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对食心虫危害的枝梢,可将其摘除,带离田间,集中处理。害虫有趋光的特性,可以使用各种光源来诱杀害虫,其中以黑光灯诱杀效果最好,它可以诱集上百种昆虫。蚜虫具有趋黄性,可在新梢抽发期,蚜虫危害较重的枇杷园挂黄板,诱集后,集中处理。

4.3 生物防治

通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合理间作矮秆农作物,以天敌的方法来控制虫害发生。营造利于生物种群稳定的生长环境,它即可以有效抑制内在的有害病虫的爆发,又可抵御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

5 果实的采摘

果实成熟后进行分批采收。枇杷果皮很薄,肉质鲜嫩且多汁,且皮上有一层绒毛,所以在采摘时应尤为小心,建议用左手牢牢地捏住果柄,右手拿着果剪挨个剪取,果柄处留1~2cm,轻放,确保果面绒毛的完整性,避免碰伤果实,存放于果筐里。一般是在上午、下午或者是阴天的情况下采摘,切忌在高温烈日或者是恶劣天气下采摘。对销往外地的可在8成熟的时候采摘,当地销售的应达到9成熟以上之后再采摘。

参考文献:

[1] 简晓英.枇杷栽培管理技术应用[J].吉林农业,2016,15(13):98.

[2] 杨玉平.枇杷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5,24(10):24.

[3]曹慧琴.浅析枇杷高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J].经贸实践,2017,33(16):305.

猜你喜欢
疏果施用量枇杷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枇杷
枇杷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山东省中西部梨优势产区施肥动态变化分析
枇杷
枇杷糖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