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促转型
——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专访

2018-01-18 09:36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益农三江制剂

1958年,宁波农药厂成立。作为中国农药工业的先驱者、原国家化工部下属30家重点农药生产企业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2002年更名为宁波中化化学品有限公司,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的中国中化集团下属企业、中国中化集团最大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中化集团三大定点农药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整体搬迁至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事农药制剂研发、生产、销售及部分原药生产。2015年因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脱离中化集团,更名为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属中宁化集团下属全资企业。2017年中宁化完成二级股权改革,原属中宁化集团农化中心的农化事业部、农药研究所、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合并成为新的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至此三江益农真正成为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化企业。

1 生态化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

三江益农地处的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石化园区,园区内拥有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厂、化工管廊等一流的综合配套设施,配备了消防中队、医院、应急指挥中心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为入驻为企业提供水、电、汽等优质服务。

三江益农一直把安全环保建设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顺应宁波石化园区的要求及农药行业发展趋势,近5年来,他们在环保方面投入巨资,对三废装备进行升级改造。他们建有专门的废水处理系统,按照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对废水分质预处理后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组合的炭载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指标远低于当地政府的入网指标。建有专门的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源头管控、末端焚烧的总体思路,对有组织废气选用当前国际上较为先进、成熟的炭纤维吸附回收工艺处理,回收溶剂后再进入终端RTO焚烧装置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对于无组织废气收集后使用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建有专用的固废仓库,所有的危险固废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单位处理。经过近几年的提前布局和持续投入,实现了所有建设项目的安评、环评、消防“三同时”手续的合法化,实现VOCs在线检测,废气处理、污水排放、固废处置全部达标,基本满足当前环保监管日益严峻的形势需要。

为适应企业未来规模扩张及安全环保监管提标的需要,三江益农正在谋划整个废气、废水再升级。他们将配套建设更大风量的RTO来替代现有的RTO废气焚烧设备,启动废水三期项目来优化废水治理的流程和生化处理的容量,从而大幅提升公司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打造绿色发展农化企业,保障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 自动化投入 助力制剂业务拓展

三江益农制定了“制剂为主,原药为辅”的发展方向,加大投入,提升制剂的竞争力。2016年,投资近1亿元,参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产品规格及国际巨头公司质量标准,以最新技术标准和最高自动化水平设计的农药制剂生产车间建成投产。新投产的制剂车间配置全过程采用DCS控制系统,物料的进出均采用称重模块进行计量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均可在DCS系统中操作完成,将原先分散的设备和工序融合成整体,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可视化和操作流程化,全面保证了相关生产数据的记录和可追溯,确保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全自动包装生产线用于满足不同品规包装生产的需求,每条包装线都配置了无铝箔剔除系统、歪盖剔除系统、单瓶称重剔除系统、二维码剔除系统及整箱剔除系统,同时引入中央空调进行包装区域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产品的包装质量。整个车间配套脉冲除尘、水膜除尘等废气和粉尘治理设施。新制剂车间的投入运行,不仅使制剂生产总吨位超过3万吨,同时其产品的品质和包装质量也达到了中国行业最高水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生产。

3 市场化转型 实现产品高质量

为配合“制剂为主,原药为辅”原药向制剂转型的发展方向,三江益农大规模加大国内制剂的登记力度,从2013年起每年新投入15个以上品规的登记,围绕水稻、马铃薯、花生、果树和蔬菜等重点作物打造杀虫、杀菌和除草综合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借助多年来海外营销的资源,从海外引进优质高效新农药投放国内市场,逐步拓展和完善产品线。从2015年起他们陆续获得来自全球铜王国的智利科米塔工业公司的“智多收DF”(86%波尔多液水分散粒剂)、“皇铜”(84%王铜水分散粒剂)和“西歌-77”(氢氧化铜77%水分散粒剂)的中国登记并投入国内销售,用高端制剂品种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多年来,三江益农始终致力于各类农药剂型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涉及EC、SC、OD、FS、WP、SP、WG、EW、ME、SE、CS、DF等各种农药剂型,共有100多个常见农药品种、600多种产品组合。经过不断地探索及研究,他们在SC、OD、FS、SE等重点剂型上拥有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结合高塔喷雾造粒新工艺,在DF剂型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强大的技术研发队伍和国内一流的配方研究能力,为开展表面张力测试、产品粒径对药效影响等一系列产品性能研究提供支持。

三江益农拥有一支专业的登记服务团队,由农药分析、毒理学、植保、化学合成等专业人才组成。他们长期从事登记工作,在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中熟悉和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登记政策和法规,拥有丰富的登记实战经验,能够及时、有效、准确地完成登记文件制作,为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三江益农拥有国内农药登记证75个,预计未来三年新增26个,未来五年新增45个;现引进海外产品8个,预计未来两年新增5个。他们将不断丰富制剂证件资源,为中国区制剂业务的突破和发展做好资源保障。

4 服务性定位 做强国内营销业务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农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模式的逐步普及,国内市场对农药产品的品质、药效和安全性要求不断提升,这为农化国内营销业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结合企业所处区位及自身实际情况,三江益农于2015年组建了专门负责国内营销业务的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以经过严格的市场调研和差异化定位的产品资源为先导,三江益农重新组建了面向国内制剂的中国区业务团队,并逐步形成产品发展部、市场发展部、中国大区部三大部门,从作物研究、新产品导入、应用技术开发、市场推广和分销渠道建设几个方面发力,全面进军国内制剂市场。

经过3年的调整与完善,国内业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以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为核心的营销队伍,通过向国内农民提供技术先进、药效独特、品质保证、环保低毒的植保产品,积极推动中国农药技术进步和植保产业的升级换代。与此同时分销渠道初具雏形,基本覆盖中国主要作物产区,遍及国内27个省、市的200多个地区。未来五年三江益农的国内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三江益农下一步全球化运作储备人才、积累经验、探索模式。

5 国际化视野 延伸产品产业链

三江益农的海外营销业务起步于1989年,29年来坚持差异化的经营理念,推行产品制剂化、制剂定制化、品质高端化、渠道终端化的营销策略,充分发挥自身在研发、生产和登记方面的综合优势,在大力开发自主创新的混剂新品种的同时为客户定制各种优质高效、性能优越的制剂新品种,通过提供技术领先的植保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支持面向终端、追求品质和品牌的制剂分销商,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全球80多个国家的优质客户建立起业务关系,海外业务连续十几年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制剂业务占比在80%以上,且大多数是以三江益农作为产品登记来源并附带企业标识的小包装制剂产品。连续多年被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评选为农药出口企业前20强,2017年海外销售额1.80亿美元,位列中国农药出口额30强第8位。

财源茂盛达三江、科技益农成大业。三江益农将继续以“为人类、为自然”为使命,践行“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坚持“一个中心(差异化)、两大支撑(产品、服务)、三个阶段(海外贸易、国内营销、全球经营)、四个重点(技术、品质、品牌、渠道)”的发展战略,为成为“面向全球、追求技术创新和价值提升的高端植保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愿景一路奋进!

猜你喜欢
益农三江制剂
闵行区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情况分析与探讨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益农信息社助力辽宁三农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河南4万余益农信息社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路
2018年起山西将每年拿出2 000万建“益农信息社”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