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元宵茶”早春大棚栽培技术

2018-01-18 20:39雷荣森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霞浦塑料大棚茶树

雷荣森

(霞浦县茶业管理局 355100)

近年来,随着“霞浦元宵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早春茶青的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2015年春季“霞浦元宵茶”茶青最高收购价格达每500克175元,比当地常规品种的最高收购价格高出3-5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如何促使“霞浦元宵茶”早发芽、多发芽、发壮芽,让茶区增产、茶农增收,是摆在茶叶技术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县山区晚熟葡萄大棚种植技术的日趋成熟,部分茶农开始尝试着将塑料大棚技术运用于元宵茶的生产上,通过综合运用各项田间管理技术,促使春季早期茶青的萌发,从而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1 塑料大棚的特点及温室效应

茶园塑料大棚建成后,将会形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园区小气候。因大棚与外界空气隔绝,使塑料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升高,温室效应十分明显。由于塑料薄膜有较好的透光性,新薄膜的透光度为90%-93%,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发育。光照可促使大棚内温度升高,促使早春茶芽的提前萌发。同时,由于塑料薄膜的密闭性好,可有效地阻隔大棚内外空气的流通,大棚内地面蒸发和茶树蒸腾的水气大部分被保留在大棚内,致使大棚内湿度加大,形成了高湿的小气候,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达98%,比露天茶园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有效打破了茶树的休眠,促使茶树提前萌芽,提前开采。

在冬春季大棚内不加温的情况下,根据搭棚的时间和地区、品种的差异,塑料大棚茶园的早春开采期可比露地茶园提早10-40天。据观测,在常温状态下,采用塑料大棚,“霞浦元宵茶”的开采期可提前20余天。塑料大棚的增温还能有效防止霜冻的危害。2014年2月26日,霞浦县柏洋乡洋里村受冷空气侵袭,气温降到-3℃,春芽已萌动的茶园基本上受到冻害,开采期都推迟了,而搭建有塑料大棚的茶园则生长正常,没受到冻害危害,可见塑料大棚抗寒、抗冻的能力是比较明显的。

2 塑料大棚的种类与搭建注意事项

2.1 塑料大棚的种类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大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易竹木结构的大棚,这类大棚的骨架材料是毛竹,在霞浦山区,这种大棚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应用较多,但因其使用周期短,一般只能应用于蔬菜生产上。

另一种是钢架结构的大棚,拱架主要以钢筋、钢管为材料,大棚内无柱,室内宽敞,作业方便,通风透光性能好,比较适应在茶树、葡萄等作物生产上使用。

2.2 塑料大棚搭建应注意事项

塑料大棚的搭建技术需要掌握好园地的选择、搭棚的时间、搭棚技术等三个方面的要点。

园地选择 茶园塑料大棚的搭建需选择适宜的园地,不然即使有好的塑料大棚设施和田间管理技术,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应选避风向阳、地势平坦的茶园,南门没有遮光的障碍物,西、北面有防风林或遮挡物。避风向阳对保温、升温有利,地势平坦能保证大棚内温度分布基本一致,且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进行。其次,所选择茶园的排灌要方便,交通要便利。大棚的茶园要经常进行灌水,故要求靠近水源,保证灌溉和根外追肥对水的需求;排水方便,有利于早春积水的及时排出,避免发生湿害。另外,由于大棚茶园的管理作业较多,选择的园地交通便利,有利于生产材料和鲜叶的运输,减少生产成本。

搭棚时间 大棚建成时间的迟早对茶叶开采期的影响较大,早搭棚,早采收,但是生产过程中管理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因此,只要没有突然低温天气的发生,生产上建议适当延迟搭棚的时间,以减少日常对大棚内温度、水分等的管理工作。针对“霞浦元宵茶”开采期特早的特点,搭建大棚的时间应较其他常规品种有所提前,建议在茶树一进入休眠期就搭建大棚,如遇到气温低的年份,可提前至元旦前后进行搭棚,有效促使早春茶叶的提前发芽。

搭棚技术 搭建大棚的面积以所选茶园的现状来决定。过长、过宽的大棚通风透光性能差,二氧化碳匮乏问题突出,而且建造难度大;但是,如果搭建的面积太小,其保温性能又不好。一般情况下,以大棚内可容下6-8条茶行的宽度(约9-12m),长约30-50m,不宜过长、过宽。棚的中间高度约为2.5m,两侧高1.8-2.0m。每隔3*3米设一立柱,然后以0.6m的间隔铺设钢管,接头焊接处包扎布条或薄膜条,以保护薄膜不被扎破。大棚顶部要求设置可移动的通风口,以便气温高时开窗放气。

3 塑料大棚的管理技术

塑料大棚的管理技术主要有:温度调控、水肥管理、补充二氧化碳、修剪与采摘等内容。

3.1 温度调控

塑料大棚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做好保温、增温和通风散热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我县山区冬季气温一般在上午9时以后开始上升,13时前后,棚内温度达到最高,14时以后,温度开始下降,凌晨降至最低。据观察,冬季在晴天条件下,山区茶园上午9时以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上升至25℃左右,春季可达30℃左右,这时应及时打开天窗进行通风换气,补充二氧化碳,并结合供水作业。我县柏洋乡由于地处海拔较高,空气流通性强,大棚内外的温差较大,可在上午10时前后先将大棚南面的通风口先开启,让冷空气缓慢进入大棚,使萌发的春芽适应温度的变化,约在半小时以后再开启北面的通风口,让冷空气在大棚内对流。要注意避免前后通风口同时开启,避免因冷空气在棚内急速对流造成室温的急剧下降,从而引起新芽脱水的现象。下午3时以后及时关闭通风口,使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

3.2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温室栽培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大棚内的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上凝结成水珠,夜间气温下降时又重新掉落在茶园内,会造成茶树叶面及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而深层土壤干燥的缺水现象。同时,经常地开门散热也会使大棚内的水分大量流失,特别是早春茶芽萌发,更是要消耗树体大量的水分,若不及时灌水会影响茶树的正常生育。为了保护大棚内的湿度,一般情况下,室温在25℃以下不进行通风散热,每隔一周灌水一次;当大棚内温度达25℃以上时,进行通风换气,同时结合每3天灌水一次。灌水时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9时前进行,灌水后棚内湿度加大,应多开通风口,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棚外。水分的调节总体把握一个原则: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

肥料管理方面,由于搭建大棚,使茶树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茶树休眠期缩短,造成茶树在冬季、早春时就处于生长状态,整个生长期变长。因此,茶园的施肥措施也要相应进行调整。首先,施肥时间要提前至10月份,以有机肥为主,开沟深施;其次,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不会造成低温冻害,在施基肥时,可以考虑结合速效化肥的使用;其三,大棚内的茶树休眠期短,树体内积累养分的时间也短,为了改善茶叶品质,应适当加大磷肥、钾肥的使用量。以每亩产100kg干茶的茶园为例,建棚前作为基肥每亩用厩肥2000kg,同时加入尿素10千克或硫酸铵15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10kg,混合均匀后施入。开采前一个月和大棚薄膜拆除后再各施一次速效肥,每亩施用硫酸铵20kg或尿素10kg,开10cm深沟,要求边施肥边覆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作为追肥,氮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少量多次为好,对于已经完成现代茶业建设项目的茶园,可以将化肥直接投入蓄水池中,结合供水进行喷灌。

3.3 二氧化碳的补充

植物的生长依靠的是光合作用,光照、水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二氧化碳含量适宜,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行。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300-350ppm,波动幅度是很小的。塑料大棚栽培在晴天不通风透气的情况下,由于大棚常处于密闭状态,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来源受到限制,随着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少,如果不给大棚补充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降低到100ppm以下,茶树的光合作用就会停止,叶片就处于停工待料状态,对整个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通风换气是补充二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在严冬时,为了保证大棚内的温度,经常长时间不进行通风换气,这时大棚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满足不了茶树生长的需要了。为了解决大棚内二氧化碳匮乏问题,生产上可以采用碳酸氢铵和稀硫酸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来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具体方法是:在每亩茶园内放置10个桶,桶内装3.5kg的稀硫酸(用浓硫酸与水按1:4的比例配制,注意是浓硫酸倒入水中),每天往桶内加入0.3kg的碳酸氢铵,可连续投放5天。5天后将桶内余下的残液稀释50倍以上,直接用来作追肥在茶园内使用。这样可使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350ppm以上。

3.4 修剪与采摘

修剪与采摘方式可以起到调节茶芽早发的作用,大棚茶园可以通过调整修剪时间,达到促进茶芽早发的目的.

我县除柏洋山区外,大部分茶区冬季很少发生冻害,可以安排在秋茶之后进行修剪,这样可以促使春茶树冠面萌芽整齐,利于采摘方便。此外,还可以通过修剪的程度来调控萌芽期的迟早,修剪程度轻,则萌芽期早。

名优茶的采摘,“早”是关键。春茶早开园,秋茶提前封园,通过延长茶树的休养时间,使第二年早春季茶树的生长更加旺盛。此外,进行温室茶叶栽培,只要萌发的新叶达到符合生产茶类的要求,就要及时采摘,给树体留下充足的养分供应下一轮芽的萌发,通过缩短茶叶在树体上生长的时间,使春茶早期可采的嫩芽数量增加,达到早春茶叶增产增收的目的。

[1]刘民乾主编.优质茶叶生产实用技术[M].中国农业科技技术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霞浦塑料大棚茶树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非对称保温塑料大棚内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应用初探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霞浦滩涂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匆匆那年,我去过的霞浦
杨龙·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