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沉降现场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018-01-18 01:15曹黎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筏板监测点桩基

曹黎明

(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现阶段,地下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使得桩基问题频现,影响着建筑物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基于此,行业人员不断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桩基沉降现场监测方法,力求提出能够准确监测的方法,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1 桩基特点

桩基种类繁多,施工工艺差异较大,由于地层变化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使得桩身出现缩径或者断桩等缺陷,此时若继续施工,则会造成浅部桩身缺陷,改变基桩工作性状,使得基础产生安全隐患。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常见问题如下:①漏浆;②塌孔等。基于此,为确保施工质量,做好施工现场监测,有着必要性。

2 桩基沉降动态监测要点

2.1 布设工作基点

开展桩基沉降现场监测,工作基点是基准点,要按照沉降施测方案以及布网原则来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沉降施测方案的制定,要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环境条件分析。对于基点的布设,若难以确保其稳定性,则不可以使用。在进行每次观测时,均需要测定基点之间的高差,看其是否稳定。同时在现场监测时,要定期使用水准仪,做好高等级水准点联测,做好稳定性检测工作。在布置观测标志点时,选择桩基混凝土表面[1]。

2.2 遵循沉降观测原则

在进行桩基沉降监测时,采取周期观测,要遵循五点原则。在沉降观测时看,要确保各点位的稳定性,包括基准点与基点等。做好观测仪器与设备等的检查,确保观测的稳定性,同时要确保观测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布设观测路线以及点位等,要严格按照观测程序与规范,做好观测质量的把控。在观测的过程中,做好全面的保障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观测质量。

2.3 做好实测资料保管

对于桩基沉降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要及时做好整理工作,确保实测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沉降观测作为系统工作,为确保资料的准确性,需要严格按照沉降观测要求,做好观测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首次观测在沉降现场监测资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确保首次观测的精确度[2]。

3 桩基沉降动态监测方法的应用

3.1 工程概述

某工程为桩基加固工程,其楼高为17层,总高度为91.5m,基本柱网规格为9×9m,相对标高是-15.00m。建筑最大柱轴力为120000kN左右,裙房部位底轴力在23000kN左右。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相关规范,此桩基设计等级属于甲级。原桩基工程所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存在承压水层,地下水流动,极易造成注浆不牢,最终造成桩基失效,降低承载力。基于此,采取锚杆静压钢管桩,开展加固施工。钢管桩型号为φ325(壁厚度为10),作为加固材料,桩顶绝对标高为-15.00m,进入持力层>1m。

3.2 现场动态监测

通过在施工现场,对桩基结构进行全面监测,以掌握桩基变形与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验证加固方案的合理性。此次监测主要从以下指标入手:

3.2.1 孔隙水压力

选择多个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在每个点位上,布置2只孔压计,上下布置,距离板底深度为1.5m与3.0m。需要注意的是,孔压计埋设要和基底垫层同步开展。图1为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在钢管桩施工环节,孔压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幅值不大。当钢管桩施工结束后逐渐恢复平稳。总体来说,在施工期间,孔隙水压力处于稳定状态,孔压变化不影响基础底板。

图1 孔压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2.2 桩顶反力

使用应力计与应变计,进行钻孔灌注桩桩顶反力监测。在各测试桩顶部截面,采取对称埋设的方式,分别布置2只钢筋计与应变计。为了能够充分反映施工情况,使用反力计,开展桩顶反力监测。完成反力计埋设后,在进行桩顶处理时,开展监测工作。从监测结果来看,角桩反力最大,边桩居中,中间桩最小。开展上部结构施工作业,钢管桩顶反力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增幅不明显。最大桩顶反力为160kN。

3.2.3 桩间土压力与筏板压力

在进行基底垫层施工时,开展土压力盒埋设工作。确保布置时间和初始频率测试时间与反力监测点相同。总计布置21只土压力盒,做好编号处理。随着上部结构施工的开展,桩间土压力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压力测试值处于40~80kPa范围内,逐渐稳定[3]。

筏板压力监测:使用钢筋应力计,测试筏板压力。为了能够有效掌握底板应力变化实际情况,在各监测点表层与底层钢筋上设置钢筋计,分为X向与Y向。从监测结果来看,筏板应力<10MPa。随着上部结构施工的开展,筏板应力虽有变化,但是总体变化不大。筏板沉降观测结果显示,筏板监测点沉降差不大,在21.6~23.3mm范围内。

3.3 结论

从桩基沉降现场监测结果来看,采取此加固措施,能够达到桩基承载力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逐步增加再消散,具有规律性。在现场监测过程中,桩顶反力与土压力随着建筑层数增加而增加,最终趋于稳定。从监测结果来看,各项数据均达到设计预期,能够证明此加固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桩基沉降现场监测,要严格把控监测要点,做好监测点布置,合理使用检测设备,做好数据质量的把控,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1]崔光耀,王明年,喻波.广州地铁西村站近接桩基沉降现场监测方法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32(05):643~648.

[2]陈忠,钱宝源.高层建筑桩基沉降监测及长期变形预测研究[J].工程勘察,2017,45(05):1~6+27.

[3]钱思众,樊育豪.高层建筑物地基沉降监测与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34(03):284~289.

猜你喜欢
筏板监测点桩基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速铁路桩筏结构的筏板合理设计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