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2018-01-18 19:34孙俊伟徐晓平阮仁俊张金轮
科技视界 2017年29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孙俊伟 徐晓平 阮仁俊 张金轮

【摘 要】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根据当前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分析了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在满足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前提下,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F42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7)29-0033-002

【Abstract】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network system is a compulsory main course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n response to these common problems,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guiding professional norm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urse teaching has been reformed and explored. Through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network system;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对给排水行业中水的输配、废水收集及排放的管网系统计算理论和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内容,系统的介绍管网系统功能、布置原则、水量计算、水力计算理论与方法、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管网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理论及实践[1]。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分类、组成、布置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城镇和工业企业用水量、污废水量及城镇雨水量的计算,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与水力计算手段,提高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新形势下,为适应我国给排水行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的同时也要融入到当前的专业课程改革浪潮之中。

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课学时少,内容多。这种情况下上课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单学时授课容量大,学生难在短时间内有效接受,加之很多内容涉及理论和公式推导,课堂缺乏活力[2]。特别是在教学后期,有些学生会由于上课节奏快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和老师存在感下降[3]。

本课程与专业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联系紧密,二者是前后呼应关系。应在学完水力学、水文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很多学生基础课知识熟悉度不够也是造成本课程知识点难以接受的原因之一。例如:管网的水力计算需有水力学中水头损失计算为基础;雨水水量计算要有水文学中暴雨强度相关知识为基础;管网定线和敷设需要读懂城市规划地形图和掌握施工图纸绘制能力[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直接面向实际工程和生产的一门课程,其工程实践性很强。但课程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由于没有工程背景,普遍感到概念抽象,很多知识点要考较高的想象能力[5]。学生上课的同时感受不到其重要性,缺乏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理论教学结束后一般有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就是给排水系统管网的课程设计。由于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内容包括给水管网、排水管网和雨水管网,课程设计环节安排学时一般为2周,甚至1周[6],造成该环节时间紧任务重。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课程设计,很多学生设计成果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课程设计质量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环节

2.1.1 学时和知识点安排

之前我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时安排为48个学时,有的學校能够达到56个学时。近些年高校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7]。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压缩课堂教学时长以给学生更多时间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最新版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规定,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最少学时不少于32学时,主要知识单元8个,知识点共34个。在四年制本科总学时2300的红线内,通过调整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学时数的情况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总学时调整为40个学时。改革之后本课程学时和知识点安排见表1. 教材为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主要参考书有马立艳主编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张玉先主编的《给水工程》、龙腾锐等主编的《排水工程》。endprint

2.1.2 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时间与认识实习安排在同一学期,一般为第5学期,让学生对给排水管网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像、动画、现场视频等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涉及到理论和公式推导知识点时采用板书形式教学,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水文学、水泵站、管网工程和水力学等课程之间关联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因为计算复杂,内容较多,在授课时设置专门的习题课针对同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注重前沿性、实用性相结合[8]。第6个知识单元结束后或课程最后一次课安排有关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专家进行一次互动讨论课,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2.2 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上,学生利用资料室、图书馆、互联网等教学资源进行资料检索,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9]。按照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我校本课程设计安排周数为2周,时间为课程结束后接下来的2周,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安排情況见表2。但由于涉及到的基础课知识点多,设计任务重,时间不够用造成部分学生课程设计质量达不到专业培养要求[10-11]。鉴于此,采用课程设计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同步进行的方式加以解决。在第3个知识单元结束后将课程设计任务书下发到每个学生。让学生开始进行规划平面图的熟悉和管网布置原则的理解。第4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开始给水管网水量计算、设计和校核。第5个知识单元和第6个知识单元结束后分别进行污水、雨水管网计算和设计。上述工作均以课下作业的形式进行完成。学生学完每一个知识单元就立刻进行课程设计的计算设计,对水力学、水文学等基础课程知识点不熟悉的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复习基础课程,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样理论教学环节结束的同时大部分学生课程设计管网计算部分已基本完成。接下来的课程设计周工作量大大降低,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整合编写设计计算书和绘制相关图纸。

另外课程设计中管网附属构筑物的设置数量和大样图绘制也是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错误较多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从设计院借来相关施工图纸在课程设计周第1周分发给学生,并在课程设计周第1周周末安排部分学生到本市管网系统中再次参观跌水井、检查井、溢流井、泵站等构筑物,主要观察这些构筑物的设置环境和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减少学生图纸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结论

根据笔者在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专业指导规范的指导下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实践环节,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12级和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但课程设计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在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毕业设计中管网部分计算和设计也有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汪明明,丁磊,张新喜.提升给水排水管网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37-137.

[2]朱萍.《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 2012(30):80-81.

[3]刘绍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210-213.

[4]鄢恒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145-146.

[5]朱越平.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4,42(9):217-218.

[6]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 2013,39(4):1-3.

[7]崔福义.我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规范化办学新阶段[J].中国给水排水,2014(12).

[8]武海霞,嵇保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64-65.

[9]汪艳宁,员建,李文朴,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3):57-59.

[10]赵玲萍,涂保华,郭迎庆,等.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4):59-62.

[11]张鑫,王伟,刘丽娜,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初探[J].林区教学,2014(4):8-9.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