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念下的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8-01-18 19:56白勃刘飞航李毅陈南
科技视界 2017年2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学方法

白勃 刘飞航 李毅 陈南

【摘 要】随着“互联网+”理念在教育行业的深入,以及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面授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低频电子线路实验部分为例,讨论研究 “互联网+”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面授+课下网络+资源申请”教学方法,以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素质,并为高校实验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方法;互联网+;电子线路实验

中图分类号: TN7-4 文献标识码: G712.4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7)29-0057-0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et+” concept in the education area, and considering the existed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s” course,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method could not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 Taking the low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s part in the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s” course as an example, a new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Internet+” concept, namely the “face-to-face teaching, online network resource and experimental equipment request”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this teaching method could fully develop the student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engineering qualities, and could als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experimental course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 Internet+;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s course

0 引言

“互聯网+”理念最早是由2012年11月易观国际CEO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提出,它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简单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化分配与集成作用,从而全面提升行业创新力和生产力。而在教育行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早已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本文旨在针对高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低频电子线路实验为例, 讨论研究“互联网+”理念下的教学新方法,从而为高校实验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简介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是对应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理论课程独立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素质,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线路的设计、组装、调整和测试技能,并初步具备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分析与设计实验电路的能力。

以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低频电子线路实验部分为例,课程主要包括仪器使用及元器件知识、R-C耦合单管放大器、场效应管实验、负反馈放大器、集成功率放大器、差动放大器、集成稳压电源、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语音放大器等九个实验项目,教学内容丰富,系统性较强,每一个实验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低频电子线路理论基础,以及基本的常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能力。

1.2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单人单桌、小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面授、实验操作和课后实验报告等四个部分。其中,课前预习主要由学生课前自己完成,包括对即将学习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涉及的仪表仪器、实验理论原理、具体实验内容等预习准备;课堂面授是指每次实验课程开始时授课教师对本次实验相关知识的教授,以及特别注意事项的讲解说明;实验操作要求每个学生单人单桌,独立思考操作完成每次的实验测试内容;最后的实验报告由学生课后完成,包括对实验原理内容的总结、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课后思考题的回答,以及对该次实验的体会建议等部分。但同时,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仍然存在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课程课时量有限。由于电子类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科目繁多、教学任务量大,作为必修的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低频电子线路实验部分已经被压缩到仅仅40多个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素质,我们采取了“单人单桌、小班授课”的教学方式,考虑到仪器设备数量的限制,每次上课的学生数量及其有限,容易造成多个班次上课每个小班的教学进度差距较大。最后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引起教师资源匮乏、师生比例偏差较大等问题。endprint

(2)课程综合性要求高。由于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是一门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素质,因此,在课堂面授过程中仅会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做相应讲解,而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则需要学生自己提前预习掌握。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以及对故障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是顺利完成每次实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3)课程针对性不足。由于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是通信、电子、机电、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不同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并不相同,难免会导致课程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同时,由于课程课时有限,无法实现对不同基础学生的针对性照顾,特别是基础偏差学生,以及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容易导致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成实验测试和考核考试不合格,而少部分同学却觉得课程进度太慢或学不到足够的知识的现象。

2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新方法

随着移动通信互联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移动终端以其方便移动的特点,开始大量涌入大学课堂,学生可以轻松获得大量信息,但这也成了分散学生课堂专注力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互联网+”理念在教育业的深入[3],特别是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兴起[4],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信息时代下课程教授的需求。但目前大多数新型的课程教学方法都是针对基础理论或专业理论课程设计开展的,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对学生动手操作性要求很高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受器件离散性和实际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很大的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因此,本文针对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并充分考虑“互联网+”的设计理念,讨论研究一种新型的“互联网+”理念下電子线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该教学方法包含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1)课堂面授。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测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集中讲解,但不再是传统的“黑板加PPT”方法,需要借助各种定制化的教学工具,使用丰富的教学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源进行面授讲解。同时,开发专用的教学软件,借助便捷的校园网,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随堂点名签到、课后习题布置、实验报告提交等功能,变害为利,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提高课堂面授的效率。

(2)课下网络。虽然网络上共享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但由于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具有很强的差异性,以及每所高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偏差,网络上共享的教学资源并不一定能最好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综合对比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从类目繁多的网络资源中选择最合适实验内容讲解片段,并结合课程进度安排适时发布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同时,也必须结合具体的开设实验项目,自己设计录制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教学视频、动画以及图像资源,以及相关的扩展延伸内容,以满足不同要求的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有效进行课程的预习、复习以及延伸学习。

(3)实验室资源申请。由于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动手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及设备器件离散性和测量误差的原因,推送发布的教学视频、动画以及图像等网络资源并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电子设备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发现形形色色的实验测试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因此,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提出某一项实验项目重做的申请,并有实验室授课老师根据实验室教学时间安排和设备仪器实验板卡的使用情况,为部分学生提供实验项目重做的机会,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掌握每一项实验项目的实验原理和测试方法,实现差异化辅导学生的目的,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结合新兴“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并针对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高的特点,以及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低频电子线路实验部分为例,讨论研究“互联网+”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面授+课下网络+资源申请”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使用面授教学,在课堂外提供网络资源自学,并引入实验室资源申请的方法,以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素质,并为高校实验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曹宏志,佟建波,何勉.“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J].科技资讯,2016,14(19):121-121.

[4]徐华伟.“互联网+”理念下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7,20(2):60-64.

[5]袁敏.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新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 2015,33:81-82.

[6]金建设,张树坤,徐伟明,等.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02-103.

[7]隋国政.《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02):105-106.

[8]王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50-52.

[9]刘旭.浅谈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5,23:187-188.

[10]孙玲姣.电子线路实验第一堂课内容设计[J].科技视界,2017,4:39-41.

[11]金建设,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02-104.

[12]袁敏.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新模式研究[J].教学导刊,2015,11:81-8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