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精益管理模式研究

2018-01-18 08:51刘晓敏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高校教师

刘晓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四个相统一”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我们做好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精益管理模式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中,大部分能够做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并做到愛岗敬业、勤奋律己。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价值的持续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高校的逐步渗透,一些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发生了偏差,出现了一些消极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下滑、价值判断模糊、心理问题持续凸显等方面。

(一)职业道德的下滑

近年来,高校不断爆发出高考违规招生、教师收受学生贿赂等问题,反映出的是一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下滑、职业精神的弱化。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操守,对学生和社会都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价值判断的模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多元价值取向也随之广泛传播,多元思想的渗透让象牙塔里的一些教师逐渐产生了困惑和迷失的情绪。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也传播到高校,这些观念模糊了人们对于什么是好、坏、善、恶、美、丑等基本价值的判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等方面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如何恰当处理,这也成为困惑高校教师的一个盲点。

(三)不断增大的压力对思想波动的影响

高校教师不仅要面对教学、科研、学生评价等工作压力,还要面对养育子女、赡养父母、房贷等多重的生活压力,而高校教师的工资相对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先满足谋生的需要。这些压力的存在淡化了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使得他们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的问题缺乏自省自察。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冲击对高校教师价值判断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一些不正确的、偏激的思想也通过各种包装进入人们的思想领域,对一些高校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在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现实环境中,高校教师也难免会受到影响,并可能会对自己教书育人的清贫生活的价值选择产生怀疑。甚至,个别教师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触犯高校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收受贿赂、帮助学生拉高成绩、争取奖励名额、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这些行为的存在,反映出的是某些教师政治素质的欠缺和职业道德的缺乏。

(二)对高校教师奉献育人的强调与对教师利益诉求的不够关注之间的落差

高校教师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这对社会发展有着固本作用,因此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育也有着很高的期待,对高校教师的奉献和育人强调很多,但同时也存在对高校教师利益诉求的不够关注等问题。虽然国家不断强调要提高教师待遇,但实际情况是高校教师的待遇相比公务员和企业员工,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教师的发展,高校也都是大棒政策为主,动辄以科研论文发表能否达到相应的指标为由,设立考核期,考核期未完成即不再续聘。这些政策严重挫伤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教师将很多精力都放在发表科研论文上,对关爱学生、潜心教学相对顾及较少,这又引起社会对教师奉献育人的质疑,进一步伤害了教师的情感和工作热情,让教师的思想产生动摇和排斥,职业情感进一步淡化。国家对于这种科研论文一刀切的政策正在积极推动调整、优化,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至今未见普遍推广的、更好的考核方式。

(三)社会发展变革的快速度与高校教师心理调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生活水平大跨步提升的同时,社会结构、人际模式、分配领域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教师的心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在面临婚姻、房子、孩子、车子、父母养老等现实问题时,高校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偏低等弱势条件得到了放大,直接对个体的心理产生较强的压力,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一些教师会寻求心理调适和疏导,向亲人、朋友倾诉,参加社会活动等,但是心理上的调适一般来说都是缓慢的,而且效果也是因人因事而异。面对现实的冲击和心理缓慢的调适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教师的思想认知和行为状态。

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而针对教师的思政工作才刚刚起步。近年来,各高校陆续成立了教师工作部,其中一项主要责任就是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王观认识不足,缺乏对高校教师思政工作重要性的充分重视

一直以来,高校比较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配备了专门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各班级学生的思政工作开展相关的引导和帮助。而高校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够,对教师的考核重业务轻政治、重科研轻思想,这也是导致近年来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出现下降,入党积极性减弱,党员比例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解放人的思想、启迪人的智慧,但高校对教师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积极有效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教师的管理以强调教学和科研为主,而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问题,因个人发展、家庭矛盾、性格等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等明显关注不够,人性化管理欠缺,民主、平等、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这使得高校教师缺乏强烈的归属感、价值感和认同感,影响其钻研教学、科研的热情和动力。

(二)工作积累有限,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

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重视,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较晚,积累的经验有限。教师身兼两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教育者、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受学校管理的人员。因此,对待他们也不能够照搬学生的思政工作方式方法,更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心留人,不断提升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化他们的政治和道德素养,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过去“一刀切”、命令式、老生常谈式、说教式对于如今的高校教师而言,已经不适用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将利和义、责任和权力、奉献与获取这些关系进行统一协调,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可行性,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實践探索。同时,要积极创新日常学习教育方式,如看电影、演出、知识竞赛、演讲、专家讲座、先进人物报告会、网络宣传教育等。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矛盾的复杂性,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既要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最终达到多赢的局面。

(三)粗线条管理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和动态研判机制

目前,高校对于教师的思政工作缺乏明确具体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一般都比较笼统,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岗敬业”等大而化之的描述,对于具体的行为考核缺乏明确细致的评价标准。同时,在实际的考核中,基本上都是搞形式主义,简单了事,缺乏较强的约束力。一些高校极少或者没有开展过对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动态分析和研判,尤其是对于一些海外归国人员思想动态认识不足,对他们的多元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工作把握不准,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曾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抓好这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出现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引领产生偏差等问题。

(四)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不断凸显,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机制

高校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他们一直待在象牙塔里从事学习和科研,思想大多比较单纯,当进入工作单位之后,面临教学科研压力大、地位不高、工资水平较低等矛盾和问题,容易对现有的工作、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产生不满。这些问题堆积起来,极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对于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目前各高校还不是很重视,一是高校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教师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太容易暴露,一旦爆发就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而高校恰恰缺乏对教师心理问题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机制,缺少对加强教师心理建设的主动干预和处置。这与我国国情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人对于心理问题的避讳虽然近年来已有所改观,但相对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而言,正视并勇敢面对心理问题可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如何在尊重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做好高校教师的心理建设和干预,这是未来要补足的一个重要的短板。

综上分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粗放型管理模式,缺乏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管理模式。因此,需建立一套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康、有效、有序的发展。

四、建立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最初是应用在生产制造领域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精益管理已经成了一种管理哲学和思想,应用于更多不同的领域。精益管理的核心是强调准确性、系统性和持续改进。由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因此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才能有效提高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准确性和系统性,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加以改进,进一步坚定高校教师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维护和谐稳定的高校政治环境。

按照精益管理的流程和要点,针对高校教师思政工作可以建立包括“精益要求一精益领导一精益推进一精益改善”四个环节在内的、层层递进的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精益管理模式。

(一)精益要求

精益要求是指对高校教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并且建立严格的追责问责机制。在此环节,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全方位的师德考核机制以及严肃的追责、问责机制。通过参加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高校党委、党总支和支部等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训,让教师明确“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纪律要求。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把师德规范融人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评聘和考核各个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同时可以探索建立每学年针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学生评价机制。当教师的思想信念领域出现问题和偏差的时候,不仅对自己,更对学生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教师中的思想政治问题要格外重视,从严追究,从严处置。建立严格的制度,确立高压线,对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顽固散布违法、有害观点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形成震慑。

(二)精益领导

由于思想政治方面问题具有个体性、隐蔽性等特点,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在做教师思政工作的时候,要采取精益领导的方式,即通过积极沟通,准确了解教师个体存在的疑虑和问题,及时加以研判处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高校领导干部可以运用探询式的方式,有效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鼓励教师提出顾虑和困惑,并研判可能的思想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尤其是在问题产生之初、之微的时候,不能掉以轻心,要准确发现问题,积极采取后续行动,努力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想法和意见,减少教师的思想波动和避免钻进死胡同的现象。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他们思想活跃、追求平等,高校领导要“放低姿态”,破除身份和岗位壁垒,将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推心置腹,逐渐改变其在教师中的形象,赢得人心。

(三)精益推进

精益推进指的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疏导和解决,找准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精益推进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因此,高校要针对教师中存在的不同问题,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有效的帮助指导以及精准化的服务。

1.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这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比较隐蔽,一般不愿轻易透露,害怕影响自己在学校的形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高校对于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经验不足,相应的方式方法有限,不知如何着手。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必须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严守保密性、尊重教师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有效采取专业化的手段和方法,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惑。

2.职业发展问题

如何引导教师发挥所长,走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这是需要系统思考的一个问题。高校目前采取的模式主要是老带青,传帮带,这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还需要开拓更多的模式,进行更多的探索。例如,多创造与同行之间国际和国内交流学习的机会,引导教师多走出去,拓宽专业视野,提升政治认知等。

3.家庭矛盾问题

家庭矛盾虽然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内,但是事实上会对教师的正常工作和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领导要发挥有效领导的作用,对员工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发现,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四)精益改善

精益改善指的是对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整个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精准改进。正是由于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精益管理的思想特别强调持续性改善。在高校教师思政工作体系中,教师本身也会受到不断发展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这个系统本身是不稳定的。因此,在精益改善阶段,需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教师思想动态实时分析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对教师思政工作的效果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完善。要定期做好总结,对做得好的方面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巩固,建立长效机制;对需要完善的地方,要正视问题的存在,认真分析其中原因,找到关键因素,充分整合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制度资源等各方面资源,保障教师思政工作穩步、扎实、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2):42-43.

[2]王忠.困境与出路: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 (5):32-36.

[3]张祖华.浅论隐性德育场的”隐性共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 (6):151-153.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电力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煤炭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政工作的融入及意义研究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