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过多的独处中错过时代的“高铁”

2018-01-18 10:04邓清波
公务员文萃 2018年12期
关键词:越学越群居专心

邓清波

夜已深,人已静。忙完一些事务,办公楼里已空空荡荡,又是我独处的时候了。因为工作缘故,我经常遇到独处的情形,而长期的苦读、写作、思考,加上本身一些独特的兴趣爱好,使得我独处的时候很多。也由此,深深尝透了独处的滋味。

过多的独处,或许是心灵的毒药。由于习惯了独处,慢慢变得孤芳自赏,沉浸在个人的冥思和趣味中,对现实生活的挑战和变化,会本能采取被动应付乃至消极逃避的态度。这样的独处就像麻醉剂,会使自己在不知不觉间上瘾,为书本、影视、音乐中各种虚妄图景所迷醉,脑海中可能会产生许多梦想,却懒于行动,无力行动。原本开朗、健康的心灵,也会渐渐丧失对现实的各种情感、体验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孤僻。

过多的独处,或许是学习的迷障。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独处的时光让人更加专心读书、思考。读书、思考是学习,然而学习却并不等于读书、思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又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些揭示的正是学习必须打破自我封闭、多向别人请教、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的道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味在独处中学习,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让人越学越闭塞,越学越不通时务,变成人们常说的“书呆子”。

过多的独处,或许是生活的误区。“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是独处的乐趣,看起来充满诗情画意。然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个人的天地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当把过多时间用于独处,就难以品味亲人相聚共享天伦、三五好友纵情谈笑、天涯海角知己相伴等人间亲情、友情、爱情的滋味。生活是七彩的,沉迷独处的人可能只看到一缕黑白;生活是长江大海,沉迷于独处的人可能只望见井口天空。人生百年宛如白驹过隙,如果只有独处,就难免孤独、寂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过多的独处,或许是成功的大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埋头苦读,潜心研究,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让一个人在学识、能力上获得提升,取得成功,但这并非意味着成功只能依靠独处。事实上,过多的独处,有时会让人安于现状,消磨人的斗志,减少自己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机会,因而不易于获得他人帮助,也不易及时把握各种信息和机遇,反而让成功失之交臂。人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与人交流合作,才能勇敢把握现实中的机遇挑战,取得更多学业、事业上的成功。

诚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必然会有独处的时候。适当的独处,可以让人静心明志,专心求学,尽享个人时光。但是,独处就像美酒,可以小醉,却不宜沉溺,过多的独处是有害的。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独处是否“过多”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独处过多的种种弊端保持警惕,一旦感知到类似的情形出现,应该及时调整自己,走出独处的困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把“独处”和“群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恰当平衡,使生活处于一种更加和谐的状况。

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从根本上来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性的生物,不能够脱离社会和群体而生存,不能够把独处作为生活的常态。世界已经融为一体,人类正在成为命运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关起门来发展繁荣,这更需要我們始终保持开放进取、参与融入的心态来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小确幸”“宅幸福”等独处方式,可以成为心灵小憩的港湾,却不能成为时代生活的主流。

猜你喜欢
越学越群居专心
哲理漫画
早期恐龙过着群居生活
喜欢群居的动物
喜欢群居的副栉(zhì))龙
废寝忘食
活用公式 水到渠成
专心的小玛妮雅
杂谈初中化学的梳理识记方法
金书四卷放光芒
掏尽红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