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长效化精准脱贫机制

2018-01-18 15:15韩静
小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攻坚

韩静

驻村第一书记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离不开上级组织部门与其派出单位的帮助。派出单位与派驻县市有关负责人谈第一书记工作时均表示,精准扶贫需要长效机制,不能忽略党建在其中的作用。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离不开第一书记这支先锋队。

2015年4月,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2017年4月,中组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进一步把第一书记这支队伍选派好、管理好、使用好。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第一书记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各级推动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进行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使其成为部门结对、单位联村的纽带,把派出单位的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化为“后援”。因此,第一书记对村帮扶,离不开上级组织部门与其派出单位的帮助。

就此,《小康》记者专访了海南省部分驻村第一书记的派出单位相关领导及驻地县市部门有关负责人、组织部长,他们对于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有哪些独到见解?

琼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栗太强:

驻村第一书记需要肯奉献、有作为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县之一,县境地处海南岛中部。过去,琼中因为面对“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自然环境,扶贫攻坚压力很大。但是在2016年扶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中,琼中县却成为了海南省第一。

对此,中共琼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栗太强对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扶贫的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驻村第一书记应与当地村民建立党群情谊,真正融入人民群众并帮助他们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需要驻村第一书记讲奉献,并且有作为。讲奉献就是看第一书记是否真的愿意为了帮扶人民而作出‘牺牲。比如说,我们都说要看驻村第一书记当得好不好,首先看他有没有晒黑。因为,在村里和村民打交道就意味着不只是坐在办公室等村民来,而是要自己走出去看村民的需要,帮助贫困户。例如黄海军,他真的深入村民的心。而且,他不怕吃亏。有一贫困户,没有人愿意当他的贷款担保,黄海军就亲自为那贫困户担保,让贫困户真正能有机会脱贫,有资金做自己的产业。”栗太强说。

而有作为,栗太强认为需要驻村第一书记有两大特点:第一,驻村第一书记要有政策知识,知道如何利用好政策帮助扶贫;第二,驻村第一书记要有宏观思想融入实际情况。因为驻村第一书记来自上级部门,有更开阔的视野和资源,因此在帮扶的方法、方式上更有想法。同时,驻村第一书记要了解老百姓的具体情况,用实际措施开展帮扶。

另外,党建也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工作。栗太强表示,要利用好思想党建的方式,提高政治领导力。比如说,利用党建增强人民的责任意识,让人民转变观念,增强其致富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很有耐心去实现。“总结来说,驻村第一书记就是平凡中的伟大。第一书记这个制度得一直保留下去,让其成为一支永不走的隊伍。”栗太强说。

定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符气和:

普惠性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2016年10月,符气和被调任为定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在这之前,他是海南省定安县龙华镇红花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不容易,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驻村扶贫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要真正投身扶贫,切实为村民带来福利。”符气和在工作手记中写道。

由此,符气和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归纳了担当驻村第一书记时的五大经验:首先,驻村第一书记要积极主动了解国家、省、市、县各级的扶贫政策。符气和说,他在一开始跑各个部门了解政策,不懂就向工作人员询问。为了让项目能配合好政策,他总共跑了4万多公里,终于把政策摸透,让项目得以更好地实施。

第二,干部要处理好和群众的关系。干部要深入了解群众,动员群众,并且融合到群众当中,让他们信赖。“农村工作事情又杂又多,因此做农村基层工作需要有奉献精神。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诉求,我们试过凌晨一点钟还在开协调会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问题。到现在,过去帮扶过的村民还会给我打电话。”符气和说。

第三,扶贫项目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机构一起参与,根据农村的现状去推动。例如说,红花岭村有旅游资源,村庄就协同外面有资质的管理机构一同开发,并且针对那里的实际计划建设咖啡基地,增加附加值。

第四,物质上的帮助要持续做,但精神、文化上的帮助也很重要。符气和表示,要把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文化、文明素质,深化教育扶贫,在美化自然环境基础上,全力优化提升精神文明。

最后,符气和认为普惠性扶贫要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其实有很多贫困是因为发展不充分造成的,例如基础设施、生产设施落后。因此,需要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等,这些是普惠性扶贫。而精准扶贫就更注重个人的情况,按实际可持续帮扶。”

陵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振斌:

第一书记不给力 就召回!

现在,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任务越艰巨,形势越严峻,就越需要第一书记更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对第一书记能力、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其担当精神与实干作风的检阅。

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从2015年起,便从基层组织实际出发,先后选派了两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共180人次(含省直单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全县116个村(社区)全覆盖。几年来,第一书记们拉项目、建设施、搞产业、做电商……他们用真心、靠真情、尽全力扶贫,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少数第一书记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甚至让人揪心。对此海南省陵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振斌谈第一书记制度执行情况时对《小康》记者说,“对那些混日子、不作为、得过且过的行为陵水一向是要严厉问责。”

杨振斌谈到,对不在状态、没有作为的不合格者予以召回撤换,既是对其本人的教育、惩戒,也能产生警示和鞭笞作用。

因此,这既是管理制度,也是问责机制,目标是让第一书记时刻保持敬畏感、危机感、责任感,端正思想,摆正位置,让责任的弓弦枕戈待旦,也有助于让得过且过的歪念抛至九霄云外,真正心无旁骛、撸起袖子干事,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使全面小康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海南烟草专卖局局长金忠理:

为贫困村开拓出一条长久、稳定的产业之路

在一些人看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扶贫济困似乎只是“小菜一碟”,只要从经济体量的庞大身躯上拔根毫毛,便能让贫困对象干涸的发展河床碧波荡漾。然而,在很多曾经或正在奋战在扶贫一线的海南烟草人看来,这种想法过于天真。“钱不能乱花,即便是扶贫工作本身,很多问题也并不是单靠拼命砸钱就能解决的。”在扶贫干部眼中,无论是破解实际问题,还是构建长效机制,首先要练就一手铁杵穿针的绝活。

富雄村,是海南烟草倾情帮扶贫困村户的缩影之一。海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总经理金忠理介绍,该局作为涉农国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扶贫工作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从资金投入到政策扶持、从改善民生到产业致富,从提高生产基础设施水平到推动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立体化、长效化”的精准脱贫机制。

从帮扶新农村建设到参与脱贫攻坚,海南烟草便积极响应制度安排,向贫困地区选派了多批优秀干部到县镇挂职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整合智力、援建、保障、入股、帮扶等举措,促进了一批贫困村户“摘帽”。

三亚市委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秀严:

三亚选派的第一书记工作侧重党建

與海南省其他县市不同,三亚市区的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除了助力脱贫攻坚,更重要的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亚市委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秀严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采访时直言,相比省内其他县市,三亚市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顺利,脱贫攻坚压力不大,不少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放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

张秀严说,三亚市直机关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人选时,强调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干部驻村,真正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的实际问题。

对于三亚市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张秀严表示,农村党组织的建设关系着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当下新农村建设及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三亚市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能力偏低、农村党员地位作用不明显党员管理困难、农村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等软弱涣散问题。

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党建方面主要的工作是:强化对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加强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推进农村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要在总结过去组织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正视当前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从党组织带头人、党员队伍与管理、党组织工作开展等各方面进行工作的强化,促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提高与发展。

编辑/张玉荣 吴国辉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攻坚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