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开放型休闲林地需求调研与建议

2018-01-19 09:59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嘉定区开放型林地

郑 勇

(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 200072)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增加城市绿色肺活量[1],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超过15%,林地面积的显著增加为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大面积造绿的同时,市林业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林地功能的兼容开发[2],如探索林地的休闲利用、林下食用菌种植、林下药材种植、林下花卉、林下蔬菜等[3],以有效巩固林地的生态效益,拓展林地的社会效益,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促进上海林业可持续发展[4]。开放型休闲林地通过对部分林地进行改造和开放,为市民和百姓增加一些休闲游憩场所和绿色空间,让人们共享林业建设发展成果。对有条件林地进行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配置一些观赏性的景观树种和植被,添加必要的休闲设施设备,如观赏廊架、休憩木亭、亲水平台、木栈桥、休闲步道、坐凳、垃圾箱、林地内指示牌、科普展示牌等,以方便市民在林地内休闲活动的开展。

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森林面积快速增长[5],但其林地功能仍比较单一,大都停留在生态效益上,林地的服务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未得到很好释放[6]。嘉定区前期在开放型休闲林地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安亭镇和马陆镇试点项目的实施,在林地景观改造和林地内休闲设施布置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林地服务当地居民的能力。为更好地了解开放型林地休闲需求,使林地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百姓,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访谈交流,对上海市嘉定区开放型休闲林地进行了相关调研。

1 研究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上海市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121°15′ E,31°23′ N。东与宝山、普陀2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全境地势平坦,总面积464.2 km2,森林覆盖率超过13.31%。嘉定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为东南季风盛行地区,雨热同季,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光温适中,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5.4 ℃,年均降雨量1 077.6 mm。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问卷发放对象为嘉定区经过筛选后位置随机分布的10个居民小区,每小区发放20份,实发问卷200份,实收有效问卷196份。同时,结合访谈交流方式,对嘉定区区镇部分林业站及休闲旅游景点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被调查者情况对被调查者情况进行统计和了解,有助于问卷阅读者对问卷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使得问卷结果能反映特定人群的实际需求,也有助于问卷阅读者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

2.1.1性别比例。在196份调查问卷中,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6%,女性占54%,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2.1.2年龄分布。从图1可见,年龄分布上,61岁以上占13.3%,51~60岁占19.4%,41~50岁占18.4%,31~40岁占27.6%,19~30岁占20.9%,0~18岁占0.5%。可见,被调查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上,其中在31~40岁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1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Fig.1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respondents

2.1.3职业情况。职业方面,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员、个体经营者、学生、退休人员等各类职业所占比例情况见图2。其中企业单位人员和退休人员相对较多,占比分别为44.9%和24.0%。

图2 调查对象的职业情况Fig.2 Job distribution of the respondents

2.1.4月收入情况。由图3可知,大部分被调查者月收入为3 000~6 000元,10 000元以上月收入的高收入人群相对较少。

图3 调查对象月收入情况Fig.3 Monthly income of the respondents

2.2开放型休闲林地需求

2.2.1休闲游憩主要目的。问卷中休闲游憩的主要目的选项设置有健身锻炼、放松散心、亲近自然、亲子游玩、交友聚会、寓教于乐、其他6个选项。由图4可知,在被调查者中,有34.0%的人认为放松散心、亲近自然最重要;33.4%的人认为健身锻炼是选择林地休闲游憩的主要原因;选择亲子游玩的占17.6%。各选项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放松散心、亲近自然、健身锻炼、亲子游玩、交友聚会、寓教于乐、其他。

图4 休闲游憩的主要目的Fig.4 The main purpose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2.2.2希望的休闲游憩频率。笔者将去周边公园绿地(开放型林地)希望的休闲游憩频率设置为5类,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每周至少去1次”和“几乎每天去”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40.3%和39.3%,“每月至少去1次”占比12.2%,每年至少1次和从未去过,只去外地游玩的比例相对较少。

图5 希望的休闲游憩频率Fig.5 Favorite recreation frequency

2.2.3休闲游憩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图6所知,影响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因素选项有闲暇时间、离家距离、交通便利程度、景观吸引程度、规模和配套服务设施。其中选择离家距离的人最多,占35.2%,其次为选闲暇时间,占33.2%,选择规模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有12.2%,景观吸引程度为10.2%,选择交通便利程度的人最少,仅9.2%。可见,嘉定区小区居民去休闲游憩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离家距离,此外还有闲暇时间。

2.2.4休闲游憩时间。由图7可知,嘉定区小区居民选择休闲游憩的时间主要为晚上和早晨,选择在晚上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人最多,比例为45.4%;其次是早晨,占比28.1%。结合图4可知,当地小区居民去休闲游憩的主要目的是放松散心、亲近自然和健身锻炼。这说明当地小区居民大都选择在晚上和早晨去居住地周边休闲放松散心、亲近自然和健身锻炼。

图7 休闲游憩时间Fig.7 The leisure and recreation time

2.2.5休闲游憩最常用的方式。由图8可知,在步行、自行车、电瓶车、公交、自驾等方式中,嘉定区小区居民休闲游憩选择步行达到的比例达到66%,其次是自行车15%,自驾10%,选择电瓶车和公交的相对较少。可见,嘉定区小区居民去周边公园绿地(开放型林地)中休闲游憩,其更愿意选择对身体锻炼效果较好的步行和自行车等方式。

图8 去休闲游憩地最常用方式Fig.8 The most common wa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2.2.6抵达开放型休闲林地时间。由图9可知,步行、骑自行车、电瓶车、坐公交车、自驾几种出行方式中,居民从家抵达开放型休闲林地的理想时间为15 min,且在各种方式中,在15、30、60、120、180 min选项中,选择15 min的比例均达到约70%。

图9 希望从家中抵达开放型休闲林地时间Fig.9 The ideal time to open recreational forest land

2.2.7希望看到的休闲林地状态。由图10可知,在居民希望看到的休闲林地状态中,选择“开放式、自由观赏”的比例最大,达到42.9%;其次为“半开放式、在规定的步道游览”,占比31.1%;“互动式、提供林下采摘和游乐”占比为20.9%;不在意休闲林地状态的人有5.1%。可见,当地居民最希望看到的休闲林地状态是能自由观赏的开放式林地。

图10 希望看到的休闲林地状态Fig.10 The ideal state of recreational forest land

2.2.8喜欢的开放型休闲林地类型。由图11可知,在文化艺术、娱乐体验、运动休闲、自然风景4类开放型休闲林地中,选择自然风景类的比例最大,为48.6%,其次是运动休闲、娱乐体验和文化艺术,占比分别为25.3%、19.8%和6.3%。由此可知,居民对开放型休闲林地在自然风景类上有较大的期待。

图11 喜欢的开放型休闲林地类型Fig.11 The ideal types of open recreational forest land

2.2.9现有公园绿地(开放型休闲林地)不足之处。问卷中对现有公园绿地(含开放型林地)中,居民希望在哪些项目上有所改进方面做了调查。设置了健身设施、小型儿童游乐设施、基础设施、科普类标识牌、自然景观、景区服务、景区餐饮、其他8个选项,结果见图12。由图12可知,选择健身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占比相对较大,分别为27.2%和26.9%;其次是小型儿童游乐设施,为14.5%;选择自然景观的占11.7%;此后是景区餐饮、服务、标识牌等。可见,嘉定区小区居民最希望在公园绿地(开放型休闲林地)的设施设备方面有所改进,其次希望改进的是自然景观,此后是景观服务方面。

图12 现有公园绿地(开放型休闲林地)不足之处Fig.12 Deficiencies of the existing green spaces(open recreational forest land)

3 结论与建议

对开放型休闲林地有条件的林地进行改造和开放,可为市民增加一些可自由进入的亲近自然的场所和机会,丰富人们的休闲游憩生活,让人们共享林业建设发展成果。该研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结合访谈交流情况,现将嘉定区小区居民对休闲游憩及开放型休闲林地需求总结如下:

(1)当地小区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目的在于放松散心、亲近自然和健身锻炼。希望有较高的休闲游憩频率,几乎每天去和每周至少去1次的人数有将近805人。

(2)影响当地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因素为离家距离的远近和是否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人们主要选择在晚上和早晨开

展休闲游憩活动。当地居民希望无论以何种交通方式,均希望能在15 min从家抵达开放型休闲林地场所。选择的最主要的抵达方式是步行,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身体。

(3)居民希望开放型休闲林地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在茶余饭后,在清晨和傍晚,开放型休闲林地是一种便利、随时可接近的场所,以满足日常休闲生活需要。因此,在开放型休闲林地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居民和百姓实际休闲游憩需要,考虑人们实际抵达开放型休闲林地的便利难易程度,使开放型休闲林地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效益。

(4)居民希望看到的休闲林地状态是开放式的,能够自由观赏的形态。在居民喜欢的开放型休闲林地类型中,近50%的人选择了自然风景类,他们可以在该类型的开放型休闲林地中开展徒步、自行车越野、露营、自然科普等活动。

(5)对于现有的公园绿地和开放型休闲林地,当地居民认为目前在林地中的健身设施和基础设施(如步行道、休息椅、卫生设施、指示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开放型休闲林地建设中,应根据林地基本情况,结合当地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适当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条件,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如有关的休闲设施、健身设施等,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群众的需求。

(6)在开放型休闲林地建设中应加强自然风景方面的建设。在上海现有的部分林地中,由于上海生态建设的客观现实需要和建设实际条件所限,有较大面积的林地林分景观水平较低。若作为开放型休闲林地,其在林地建设上首先有必要提升林地的景观效果,开展必要的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工作,使开放的林地能够吸引人进入生态美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休闲游憩生活的需求。

(7)该问卷调查虽然对嘉定区开放型休闲林地需求做了调研,结果能反映当地开放型休闲林地需求情况,为开放型休闲林地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但由于问卷发放数量的限制,其结果也只能反映出一些趋势性的内容。

[1] 张桂莲.上海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与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3):33-38.

[2] 王威,方志权,顾海英.大城市郊区林地功能兼容开发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J].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203-208.

[3] 陈裕鹏.林下经济在上海的发展与实践[J].林业实用技术,2013(9):88-92.

[4] 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等.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3):21-34.

[5] 沈洁.上海市嘉定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5,29(3):55-58.

[6] 霍晓丽.上海城市森林功能提升与拓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嘉定区开放型林地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难点及其对策:以宁夏内陆开放型实验区为例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粒子在二维开放型四分之一圆形微腔中的逃逸研究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