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视域下的采茶舞变迁研究

2018-01-19 04:07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农耕岭南

徐 熳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源远流长且雅俗并茂,如岭南园林、岭南诗派等都是岭南文化中的代表。从岭南地区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方面来看,采茶舞艺术则是极具岭南文化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这种舞蹈艺术形式不仅反映着岭南的茶种植文明,而且也凭借独特的审美价值传达出了岭南社会大众所具有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心理。在岭南采茶舞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岭南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岭南文化角度对采茶舞的变迁做出研究,不仅可以对岭南采茶舞的发展成因、形态特征、文化特质等作出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也能够挖掘地域文化与地域舞蹈艺术之间的关联,这对于推动岭南舞蹈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理环境与农耕文化对采茶舞的影响

人与自然之间具有着紧密的关系,自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空间,而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也会对自然进行改造,在此过程中,人类所具有的物质生活不断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人类也创造出了丰富的文明。岭南地区采茶舞的发展,与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从文化视域对采茶舞变迁做出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态环境、农耕文化等作出考虑。

岭南指的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这些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是这些地区重要的气候特点之一。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岭南地区具有平原、丘陵、山地等多元化的地形,这也让岭南的地理环境呈现出了河流众多、地貌复杂的特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岭南地区就出现了农耕文化,同时也让岭南社会大众逐渐形成了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定居生活。茶种植文化,是岭南地区农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农耕文化形态又对当地其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古至今,文人文化都与茶文化密不可分,而许多古代文人也通过诗歌对茶所具有的意蕴进行了表达和赞扬,如《采茶忙》、《十二月拣茶歌》、《拣松子调》等,都出自岭南地区,这些诗歌不仅表达出了社会大众对茶的喜爱,而且也描绘了一些与茶种植、饮茶等相关的场景。在诗歌艺术与舞蹈艺术实现融合之后,采茶灯得以产生,这一广泛流传于江浙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着大量的群众基础。另外,在岭南社会大众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地理生态环境也对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心理产生着影响,在茶人劳作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通过洒脱随性的唱采茶歌、跳采茶舞来放松心情,而他们所具有的精神品质也逐渐融入到了这些歌舞艺术形式当中,这让岭南地区的采茶舞呈现出了忍让、仁爱、谦和、克制而且幽默风趣的文化特质,基于此,在采茶舞艺术中,“矮子步”所具有的趣味性、“扇子花”的千姿百态以及“单袖筒”的飘逸潇洒都展现着岭南社会大众所具有的精神品质与人生哲学,也反映着岭南社会大众所具有的审美需求与艺术追求。由此可见,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农耕文化,是采茶舞得以形成并彰显出独特艺术特色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基于岭南社会大众对岭南地区地理环境与农耕文化所具有的高度认同,采茶舞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受众,这为采茶舞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族群迁徙对采茶舞的影响

采茶舞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在此过程中,社会大众既是创作采茶舞艺术的主体,也是采茶舞艺术所反映的重要对象,因此,采茶舞创作主体、表现对象所处的人文坏境、行为方式等,都会对采茶舞艺术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这一方面,采茶舞创作主体、表现对象的族群迁徙活动,不仅让采茶舞体现出了许多汉文化的特征,而且也促使采茶舞融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这让采茶舞具备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封建社会时期,汉族曾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族群迁徙活动,而位于东南方向的岭南,则是族群迁移活动的主要地区。以赣南地区地区,由于这一地区三面环山,因此,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成为了社会大众躲避战争灾难的首选。如在秦朝时期,北方地区战火不断,许多中原人离开故土开始南迁,其中又不乏许多名门望族,因此,这次族群迁徙被称之为“衣冠南下”。两晋时期,面对“永嘉之乱”以及“五胡十六国战乱”,中原汉人在此进行南迁。而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汉人所开展的大规模南迁促使南方人口数量得到了极大增长。除此之外,在北宋末年所出现的种族南迁中,赣南同样是重要的目的地之一。赣南地区为了对原住民和南迁而来的北方汉人进行区分,而将这些族群称之为“客家人”,而客家人作为中华汉民族的重要分支,在将汉文化和赣南文化进行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采茶舞便是这些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形态。提到汉文化对采茶舞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采茶舞中的动作进行挖掘。如在采茶舞中,社会大众以“搭茶必矮”、“山上必倾”等采茶、挑茶过程中的劳作动作为原型创作出了“矮子步”,这种动作与山东秧歌艺术中用来塑造“丑角”形象的“锢漏”十分相似,而巧合的是,采茶舞中的“矮子步”也同样是用来塑造诙谐有趣的形象,并在强化采茶舞艺术戏剧性和戏剧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岭南采茶舞艺术与北方汉族民间艺术所具有共性,体现出了汉民族文化以及汉民族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融合对采茶舞艺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另外,采茶班子具有供奉祖师爷的传统,而他们所供奉的人物为雷光华。据传,雷光华是一名宫廷中的歌舞大师,在被人诬告之后随南迁移民到赣南地区定居,他不仅在采茶舞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提出了“手脚时时变,口音日日新”的采茶舞艺术发展理念。虽然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在现今已经很难做出准确考证,但是透过这一传说,也能够看出族群迁徙以及文化融合为采茶舞变迁产生的推动作用。

3 文化交流对采茶舞的影响

岭南文化具有多样化的形态与兼容开放的特点,如南迁而来的中原文化、具有本土特色的百越文化等,虽然岭南文化十分丰富,但是岭南社会大众在文化发展中所开展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而这也是采茶舞艺术得以持续演变和优化的重要动因。从舞蹈艺术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舞蹈艺术文化内涵的丰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还是受众的积累,都要求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继承并进行广泛的借鉴,只有如此,舞蹈艺术才能够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将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岭南采茶舞的变迁,也正是在不断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借鉴中得以实现的。

无论是对于何种艺术文化而言,封闭的文化环境都只会制约艺术文化的发展空间,令艺术文化止步不前,而开放的文化环境则能够促使艺术文化对其他文化进行广泛借鉴,并与其他艺术文化实现协同发展。岭南采茶舞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的内部交流史与对外交流史,无论是岭南地区的采茶戏还是采茶舞,都十分重视通过有效的继承来彰显自身的特色,也十分重视通过广泛的借鉴来实现创新与变革。如灯彩表演是采茶舞艺术发展初期的重要形态,为了能够确保这种表演与受众所具有的审美需求相对接,也为了确保这种表演能够具备更高的质量与发展空间,赣粤两地的采茶舞艺人做出了频繁且密切的交流,这促使不同地区的采茶舞艺术实现了相互借鉴,同时也促使采茶舞艺术对其他民间舞蹈艺术所具有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吸收。在此背景下,采茶舞艺术表演中的人员规模不断提升,角色设置、曲目名称、情节设计等也得到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这让采茶舞艺术具有了更具生命力的内容与形式,也推动着采茶舞艺术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部门对民间艺术、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给予了较高的重视,这让采茶舞艺术领域中交流以及采茶舞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而采茶舞艺术与现代编导技法、舞台技术的融合,更是让采茶舞艺术的表现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采茶舞《山歌情》、《那一别》等,都在舞蹈艺术领域引发了热烈反响,并得到了国内外舞蹈艺术受众的广泛认可,这不仅促使岭南地区的采茶舞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弘扬,同时也促使岭南地区对具有本土特色的采茶舞文化产生了更高的认同感,这对于推动采茶舞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另外,随着岭南采茶舞艺术的发展,岭南采茶舞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艺术文化领域的高度关注,许多海内外人士纷纷来到岭南地区,对采茶舞艺术进行学习、鉴赏与观摩,并针对岭南采茶舞艺术的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策略,而艺术领域中的许多学者,更是深入民间,对采茶舞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弘扬与继承岭南采茶舞艺术为出发点,编创了许多与岭南采茶舞相关的教材,这对于推动岭南采茶舞进入院校、融入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岭南采茶舞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岭南地区的文化对岭南采茶舞的形成与发展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中,地理环境与农耕文化,为岭南采茶舞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生成空间与发展土壤,同时也是促使岭南采茶舞彰显出鲜明本土文化特色的重要原因。族群迁徙现象则推动着中原汉族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并在推动岭南采茶舞艺术内容、表现形式的丰富化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交流活动始终伴随着岭南采茶舞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这不仅促使岭南采茶舞不断吸收着其他民间艺术所带来的养分,而且也促使岭南采茶舞艺术在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岭南社会大众的本土文化认同感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价值,而艺术领域专家学者针对岭南采茶舞艺术所开展的研究,则让岭南采茶舞艺术所具有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并促使岭南采茶舞与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实现了更为紧密的融合,这对于提升岭南采茶舞艺术传承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岭南采茶舞的变迁是从单一到多样、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岭南采茶舞今后的发展中,如何继续发挥文化因素对岭南采茶舞发展的推动作用,则是我们需要做出更多关注与更多探索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农耕岭南
忆岭南
岭南文化名家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不辞长作岭南人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