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实施策略研究
——以茶叶种植专业为例

2018-01-19 04:07卓春英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茶叶协同

卓春英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人才培养遭遇教育资源匮乏、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整合校企政多方资源的协同育人平台成为高校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新途径[1]。茶叶种植专业作为一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专业,有着极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交融性。当前,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和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种植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诸多难题,因此,本文茶叶种植专业为例,通过对专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为以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茶叶种植专业提供相关意见。

2 茶叶种植专业建立协同育人平台的意义

2.1 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从高校层面来看,当前,很多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等,导致其人才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就茶叶种植专业来看,其教学模式现仍以灌输式理论教学为主导,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体验性,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满足茶叶种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建立协同育人平台,通过联合多方主体,整合各自资源,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丰富和多元。

2.2 适应茶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信息化时代和消费升级环境下,茶行业对茶叶种植专业人才的需要和要求都日趋高涨,只有兼具一定文化理论和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显现优势。例如,不同茶类崛起对传统茶市场的影响,茶叶电商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这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茶产业的消费需求变化情况,所以整合“学、研,产”各方资源为学生实践创造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茶产业发展的需要。

2.3 为企业提供储备人才,节约成本

从企业发展层面来看,茶叶种植作为一项实践型活动,企业对其员工的要求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在专业技能,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也更为重视,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培养储备人才的机会,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训,这样学生毕业后便可直接上岗,无需再进行培训工作,从而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还可利用高校现有专业人才,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竞争力[2]。

3 茶叶种植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由于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具有投入资金大、周期长、协调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具体来看:

3.1 校企协调合作度有待加深

从当前专业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来看,校企双方在协调合作方面的关系并不密切,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多仅限于邀请企业方来校开展讲座活动,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参观或联合编写教材,而缺乏更深入的合作,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验种植基地建设等;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力不强、校方重视程度不足等因素,企业对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企业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进程和效果,因此,现阶段校企协调合作程度仍需要不断加深。

3.2 协同育人团队水平仍需提升

当前,协同育人团队主要以高校教师为主导,联合少数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其中,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就成为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相对其他专业,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茶叶种植专业,实际对授课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多数教师教学仅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普遍侧重理论讲解,缺乏创新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要加强茶叶种植专业协同育人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3]。

3.3 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基本硬件保障,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对于茶叶种植专业,更是如此。在目前的协同育人构建过程中,虽然通过各方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地,但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仍是大部分茶叶种植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4]。究其原因:一是,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分配有限,茶叶种植专业往往需要更大的实践场地;二是,实践教学基地持续运营难度大,由于茶叶种植专业的实践基地多为茶园等,其日常管理和维护均需以相应的运行制度和资金作为保障,否则教学实践将难以开展;三是,合作基地稳定性缺乏保障,由多方主体构建的协同育人模式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践合作基地的不稳定性,各方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实践方案的落实。

4 茶叶种植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实施的策略

4.1 构建全面合作的互动机制

对于校方而言,其首先应对协同育人平台给予足够重视与支持,其次可通过协议的形式明确各方的任务,加强各主体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将培训课程项目、课程开发、实验种植基地建设等内容真正得以落实。而对于企业,可通过国家层面的激励机制,如给予参与茶叶种植专业协同育人平台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此外,为了保证合作关系的维持和效果,保障协同育人平台的顺利运行,平台各方应共同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4.2 改变教职员工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协同育人团队的水平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授课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对于应用型较强的茶业种植专业,其教师队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思维创新性,还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因为只有具备多重素养的应用技术型教师队伍,才能在授课育人过程中,更好结合茶叶种植专业的基础状况和学生元素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教学,从而使人才培养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校方应通过相应的奖励措施,如优先评优,对协同育人平台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激励,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创新,丰富自身实践经历等,并积极引进应用技术型教师,以改变教职员工的教学态度和能力,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性、理论性和技能型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为茶叶种植专业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协同育人平台各方人才资源,提升师资团队水平,如邀请茶叶种植相关技术专家参与到育人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茶叶种植专业能力和水平。

4.3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证茶叶种植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养,应充分整合并优化协同育人平台上各方的资源,解决好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参与协同育人平台的茶叶种植企业,让其为实践教学提供茶叶修剪、种植等基础性岗位,这不仅为茶叶种植实践教学提供了场地,还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并掌握茶叶种植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为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整合平台各方资源,为茶叶种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设备和实践场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5]。例如,武夷学院茶专业就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茶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特点和优势,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拥有“武夷山茶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茶学科教园”等开放共享实践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5 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教育阶段和社会消费环境下,通过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实践型茶叶种植专业人才是更好满足茶产业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因此,各方应积极推进专业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促进行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茶叶协同
《茶叶通讯》简介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香喷喷的茶叶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