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试管薯打破休眠技术研究

2018-01-19 06:32
种子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氧水赤霉素试管

, ,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福建 沙县 365051)

山药具有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一直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和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长期无性繁殖,许多优良品种出现产量下降,品质退化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山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技术研究[1-3],为山药优良品种的改良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生产中,由于组培苗的移栽种植需要一定的设施和技术,如果直接提供给农户种植,会出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山药脱毒快繁及其产业的发展。

在组培条下生产获得的试管微型薯(简称试管薯)具有生产季节不受限制、易贮藏运输、栽培成活率高等突出优点,且在资源保存、交换、种薯生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试管薯诱导的研究[4-5],但对试管薯在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较少。试管薯和大田种植的普通薯一样具有一定的休眠期,休眠期长且发芽极不整齐,直接播种后出苗时间长,不利于管理,极大地阻碍了试管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为了探索打破山药试管薯休眠的方法,本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剂浸种以及机械处理这3种方法在打破山药试管薯休眠方面的效果,旨在为山药微型薯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山药脱毒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福建地方山药品种明溪淮山试管薯。

1.2 试验方法

将试管薯取出,洗净,晾干,30 d后,从同一批试管薯中选择成熟度一致、大小较为均匀的试管薯作为试验材料。

1.2.1 赤霉素处理山药试管薯

分别用100,300,500,1 000 mg/L的赤霉素浸泡试管薯12 h和6 h,用蒸馏水冲洗2~3次,埋在沙盘中,用水浇湿,置于26 ℃培养箱内催芽,分别以蒸馏水浸种12 h和6 h作为对照,每个处理山药试管薯20粒,设2次重复,每天统计出芽数,并适时浇水保持湿润。

1.2.2 双氧水处理山药试管薯

分别用5%、10%、20%、30%的双氧水浸泡试管薯12 h和6 h,处理方法、培养方式同1.2.1。

1.2.3 机械处理

用镊子轻刺试管薯,深约2 mm,埋在沙盘中,用水浇湿,置于26 ℃培养箱内催芽。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对试管薯发芽的影响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12 h,对种薯发芽影响不同,其中1 000 mg/L处理烂种率为40%,45 d时萌芽率10%;500 mg/L处理烂种率为40%,45 d时发芽率为零,300 mg/L处理烂种率为10%,45 d时萌芽率仅为20%,100 mg/L处理无烂种情况,45 d时萌芽率仅为20%。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6 h,无烂种,但45 d时仍未发芽,说明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6 h不能有效打破休眠。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12 h打破休眠的效果好于处理6 h,表现为500 mg/L无萌芽,其它几个均有萌芽的现象,说明高浓度处理和低浓度处理均优于中等水平的处理。

2.2 双氧水对试管薯发芽的影响

10%、20%、30%的双氧水处理12 h在2周时烂种率为100%,5%双氧水处理12 h烂种率为70%,余下的45 d后全部萌发。30%的双氧水处理6 h在10 d后也逐渐出现烂种现象,40 d后烂种率达60%,20%双氧水处理6 h烂种率为40%,10%和5%双氧水处理6 h烂种率均为30%,但5%的双氧水处理萌芽率略高于10%的处理。由此可见,高浓度的双氧水不适合用于打破山药试管薯的休眠,低浓度的双氧水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也不好。

2.3 机械处理对试管薯发芽的影响

用镊子刺伤的试管薯在播种后7~10 d开始萌芽,15 d达到50%,20 d达到70%。萌芽较为整齐。而对照在60 d后才逐渐开始萌发。这说明机械刺伤可以有效打破休眠,促进发芽。

3 讨 论

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激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前人试验研究表明,赤霉素能有效打破马铃薯试管薯的休眠,提高其发芽率。苗利娟等[6]研究中表明,100 mg/L的赤霉素能够使零余子提早出芽,并且能大大提高出芽率。但在本试验中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打破山药试管薯休眠效果不显著,这可能与赤霉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系。

在本试验中,除蒸馏水浸种的对照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试管薯腐烂的现象,尤其是30%和20%双氧水处理12 h的烂种率达100%,可能是由于双氧水浓度偏高、处理时间较长的原因。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对打破种皮比较坚硬种子的休眠效果较好,对试管薯这种类型的材料处理效果不好。

关于山药零余子打破休眠期生理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多[6-7],但关于打破山药试管薯休眠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在参照打破零余子休眠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试管薯与零余子之间存在大小、重量及成熟度的差异,将试验的浸种时间缩短,但效果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的补充试验,调整赤霉素和双氧水的用量和处理时间。

机械刺伤处理是本试验中最有效的方法,能起到明显的打破休眠、促进早发芽的作用,但试验中也发现,机械刺伤后,会出现轻微烂种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试管薯体积偏小,受伤后增加了感染病菌的风险,可进一步试验,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对刺伤的试管薯进行消毒灭菌,从而降低烂种率。

此外,朱海旺等[7]研究了长山药休眠期相关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山药在储藏60 d以后,休眠解除启动开始。故很多关于零余子打破休眠的研究一般选用收获后60 d的零余子进行,本试验中试管薯为收获30 d的试管薯,通过机械处理可以有效打破休眠,这点也是零余子和试管薯之间的重大差异,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双氧水赤霉素试管
赤霉素、光照、温度对红美马铃薯发芽出苗的影响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消除双氧水对CODcr测定干扰的研究
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心连心建设年产40万吨双氧水项目
谷子矮秆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试管难题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