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马属动物痉挛疝的诊治

2018-01-19 10:45乔红梅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研末变位病畜

乔红梅

(甘肃省肃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34000)

痉挛疝又叫冷痛,是阴寒伤于脾胃,寒气积于肠中,引起患畜发生腹痛起卧的一种病症,也叫伤水起卧。本病多发生于马骡,其他家畜偶有发生,以冬季常发。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部地区处于祁连山地,一般海拔2000-3500米。气候差异明显,全年平均气温3.6℃,日照时数3085小时,无霜期83天左右,在平时的马匹饲养、骑乘、比赛、管理中,经常遇到马属动物痉挛疝,如不及时治疗常继发其他病症甚至造成死亡,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诊治经验,愿与广大同仁交流分享如下。

1 病因

受寒冷刺激(寒夜露宿、出汗后被雨浇淋、风雪侵袭、暴饮大量冷水或采食霜草或冰冻饲料、气温骤变等)或化学性刺激(如采食霉烂酸败饲料以及在消化不良病程中胃肠内的异常分解产物等)而致病。

2 诊断要点

病初呈现明显的间歇性腹痛。在发作时,病马呈现中度或剧烈腹痛,表现顾腹、刨地、蹴踢,甚至时起时卧倒地滚转,持续5~15min。在间歇期,病畜似健康无病,甚至能采食、饮水。但经过10~30min间歇期后,腹痛又反复发作。肠音高朗,如雷鸣、连绵不断,往往数步之外可听到肠音。由于肠内充满气体或肠壁过于紧张,邻近的液状肠内容物移动冲击该部肠壁时,可出现金属性肠音。

腹痛初期,常作排粪姿势,每次排出量很少,粪块表面常附有黏液或排出半液状粪便。口腔湿润,耳鼻发凉,有时由鼻孔流出清水珠。体温、脉搏、呼吸等全身症状在腹痛间歇期变化不大。有的病畜若治疗不及时,可继发肠便秘或肠变位。继发肠便秘或肠变位时,肠音减弱或消失,腹痛加剧,全身症状迅速恶化。

3 治疗

3.1 西药治疗

肌注或后海穴注30%安乃近20~40ml,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5~10mg,普鲁卡因肾囊封闭或腹腔注射具有良效。

3.2 针刺疗法

可用耳钉疗法或电针关元俞;也可刺三江、分水、姜牙三穴,分水穴注入95%酒精10ml。

3.3 中药治疗 治疗以温中散寒、和血顺气、解表利水为治则。可选用以下方剂。

3.3.1 橘皮散加减

青皮 15g、陈皮 24g、厚朴 30g、桂心 30g、细辛12g、小茴香 30g、当归 24g、白芷 15g、槟榔 18g,共为末,葱白、炒盐为引,同煎,候温,灌服。肠鸣腹痛剧烈时加吴茱萸、附子各24g;尿不利者,减茴香加木通、枳壳各24g。

3.3.2 温脾散

当归 30g、厚朴 30g、青皮 30g、甘草 20g、益智 30g、二丑 25g、细辛 10g、苍术 30g、 葱 3 根、醋250,研末服。

3.3.3 茴香散

小茴香60g、炒青盐100g、生姜30g、白酒100g,研末服;或胡椒、毕拨、山奈各7~10g研细末,加白酒少许灌服;或用天仙子15g、土木香60g、生姜 30g,研末服。

4 体会

4.1 高寒地区马属动物,痉挛疝发病率较高,饲养管理不当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起初大部分属于冷痛,但因痉挛疝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很容易引起肠弛缓而继发结症,故在临床上见到的典型痉挛疝不多,而看到冷痛后期、结症初期的病畜较多。症状是耳鼻凉,口水较多,舌苔尚未形成或开始形成,舌色尚是青白或青黄,肠音较响亮,但蠕动已不规则,蠕动波短,常躺卧不滚,此时直检,结粪大部已经形成,但还不坚硬,对这类病畜按冷痛用桔皮散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但有的往往把痉挛疝继发的结症一直按阴症治疗,服桔皮散无效时还不作直检,继灌第二付或第三付桔皮散,甚至死后也不剖检,还认为系阴症而死,这就造成了误诊,应引起注意。

4.2 疼痛起卧时,要不断牵溜,防止摔伤,或继发肠变位等。病畜喂养暖厩,当天勿饮冷水。平时要注意饲养管理,役后勿立即过饮冷水。

猜你喜欢
研末变位病畜
角变位齿轮的测绘与计算方法研究
茉莉花根巧治病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家畜疾病的合理辅助疗法分析
变位斜齿轮的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西班牙语动词变位学习法之探讨
治头发脱落
治寒冷性荨麻疹/治五更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