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刍兽绦虫病防治的调研

2018-01-19 10:45王红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绦虫驱虫月龄

王红平

(甘肃省陇西县渭阳乡畜牧兽医站,748100)

反刍动物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于反刍动物包括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牦牛、鹿和骆驼的小肠中引起的疾病。该病是由裸头科的莫尼茨属、曲子宫属和无卵黄腺属的各种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的小肠所引起。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特别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不仅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常引起死亡。据调查材料,在甘肃省农区和牧区都有本病流行。

1 病原

本省已知的反刍兽绦虫有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属的中点无卵黄腺绦虫、巨囊无卵黄腺绦虫、微小无卵黄腺绦虫和塔堤无卵黄腺绦虫,以及曲子官属的贾第曲子官绦虫。但以莫尼茨绦虫最为普遍,常与其他绦虫混合感染,协同致病。

2 生活史

裸头科绦虫的发育均以地螨为中间宿主。曲子官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的生活史不完全清楚。成虫的孕卵节片和虫卵随宿主粪便排至外界。虫卵被地螨吞食,六钩蚴在地螨的消化道内孵出并穿过肠壁入血液,发育为似囊尾蚴;其发育时间,在温度适宜时较短;地螨越冬时,似囊尾蚴亦停止发育。成熟的似囊尾蚴(感染性幼虫)始有感染性。牛羊在采食时,连同饲草一并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地螨便感染本病。地螨被终宿主消化而释出似囊尾蚴,吸附于肠壁上,约经过45~60天而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卵节片。所以在不足两月龄的羔羊,有时可排出孕卵节片。成虫的寄生期约为2~6个月,此后即自行排出。牛羊随年龄增长可获得免疫性。

3 流行病学

3.1 地理分布

从调查统计资料来看,本省莫尼茨绦虫的地理分布似无一定规律,即没有自然区域的差异性。曲子官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多数地区均有分布,但感染率相差甚大。

3.2 季节性

莫尼茨绦虫的卵首次出现于羔羊粪便为5~7月,并达到高峰;成年羊粪便中检出虫体,以5月中旬只7月中旬为高峰。

3.3 年龄与感染的关系

莫尼茨绦虫主要感染1.5~8月龄的羔羊和犊牛,扩展莫尼茨绦虫对羔羊易感,贝氏莫尼茨绦虫对犊牛易感染;二月龄即感染,二至五月龄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其感染率逐步下降,一般七月龄后很少感染,一周岁以内幼年羊的感染率比成年羊高1.3倍。

4 致病作用

4.1 机械作用,虫体寄生太多时,积聚部位的肠腔狭窄,妨碍食物通过,虫体成团时,可阻塞肠管,导致肠梗阻基至肠破裂。

4.2 毒素作用,绦虫的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呈现中毒现象,使幼畜发育迟缓;有时可呈现抽搐、回旋运动等神经症状。

4.3 夺取营养,绦虫体大而生长又快(每日可生长8厘米),大量夺取营养,致以出现机体衰弱、消瘦、贫血。

5 临床病状

本病临床上无显著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哀弱、消瘦,严重时表现拉稀,极度贫血,下颌水肿。症状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病畜营养状况和饲养管理条件;春乏草枯季节,如补饲不及时,常导致大量死亡。

6 诊断

由于患绦虫病畜的粪便中经常混有孕卵节片,所以易于诊断;粪便学检查可在显微镜下见到含有六钩蚴的虫卵。如怀疑本病而未查到孕节,还可采用诊断性驱虫办法来确定。剖检死畜可在小肠中发现数量不等的虫体;寄生处有卡他性炎症,有时可见肠壁扩张、肠套叠乃至肠破裂;肠系膜、肠粘膜、肾脏、脾脏甚至肝脏发生增生性变性过程;肠粘膜、心内膜和心包膜有明显的出血点;脑内可见出血性浸润和出血;腹腔和颅腔贮有渗出液。

7 治疗

7.1 氯硝柳胺:含血防-67有效成分50%,又名灭绦灵。牛每公斤体重50mg,羊每公斤体重50~75mg(羔羊每只最少不低于1g),一次口服。

7.2 硫双二氯酚:牛每公斤体重40~60mg,羊每公斤体重10mg,一次口服。

7.3 1%硫酸铜溶液,为我国多数地区较早使用的一种驱绦虫药。口服,1~6月龄羔羊 15.0~40.0mg;7~12 月龄,5.0-100.0mg;牛犊 100.0~150.0mg。 配制硫酸铜要求用软水(无离子水、雨水),不用金属容器,配好的药须当日服完。

7.4 丙硫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20mg,做成1%水悬液,口服。

8 预防

首先应设法消灭中间宿主地螨,减少感染机会。尽量避免在地螨孽生地放牧和在雨后的清晨、傍晚放牧。并结合种草更新草场。其次实行预防驱虫,羔羊开始放牧的第30~35天之间,进行成熟期前驱虫,经过15天再驱虫一次。成年牛羊应及时驱虫。经过驱虫的牛、羊应转移到干净牧场放牧。

猜你喜欢
绦虫驱虫月龄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生猪驱虫正当时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