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犬背后的“人犬权利”之争

2018-01-19 13:55黄赛,全群丽
中国工作犬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养犬宠物犬宠物

背景事件:

2018年7月2日,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区,一女子遛犬时,犬挣脱牵引绳吓到了孩子,孩子父亲捡起一块板砖砸向犬主和犬,犬主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其宠物犬受伤骨折。此事在人民日报手机APP客户端上被报道后,排名靠前的评论均表示“砸的好”。

这绝不仅仅只是个案,在广州等地因犬牵引不当而引发的犬咬犬、犬咬人等案例也有不少。最不幸的是西安一名32岁的女子龙某,被一头没人牵着的小型犬咬伤脚踝,虽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1个月后仍因狂犬病发作不幸去世。

而近日,异烟肼这种药突然火了,不是因为它能治病,而是因为它能要命。不过它要的不是人命,是犬命。有人发现异烟肼对犬有独特的杀伤力,就拿它来毒杀小区里的流浪犬。虽然这种行为有违法的嫌疑,肯定不该提倡,但为之叫好的人依然不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异烟肼给他们出了气,能让养犬人想起了拴犬绳的作用。

人犬矛盾为什么变得如此激烈,要靠毒杀犬来打抱不平?为什么那些不文明的养犬行为,总是看不到人管?想让犬与人和谐相处,该怎么办?

矛盾一:城市拥挤+宠物设施少

城市空间拥挤,在中国各地的新小区动辄就是30多层的高楼,高密度之下,人犬相处的公共空间显得捉襟见肘,又没有专门的宠物设施,因人和犬抢地盘是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

2018年4月14日,西安。方先生晨练时,被灌木中窜出的未拴绳的犬惊吓,摔伤骨折。这样“埋伏”起来的犬,在我们身边很常见。那为什么在中国的城市里,宠物犬那么常见呢?原因是城市太挤了。这不是说城市的面积太小,而是说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足,尤其是专门为宠物活动设计的空间不足,导致犬和人争地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居民,没有大房子住,一般都居住在封闭式小区里。为了节省成本,封闭式小区中一般不会有太多可供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即使有这种地方,也会集中在小区的中心地带。老人、孩子、健身的和遛犬的都去同一块地方,发生冲突是常事。即使有的犬主克服惯性,带着自家的宠物犬冲出了封闭式小区,他也会失望地发现,按照规定,公园之类的公共场所是禁止遛犬的。

在欧美,一般的公寓都会对养犬进行严格的限制。甚至连排的单独房屋,养犬也要随时注意不惊扰邻居。想要痛快养犬,最好是远离其他邻居,有间大房子,还要有够大的花园供犬嬉戏。

在美国,犬公园可以为宠物提供户外活动空间。这种公园会专门划出一块带围栏的绿地,在绿地中划分出领地和界限,放宠物犬在其中活动。这样可以减少犬之间的冲突,围栏也能防止犬攻击路人。

有人会问:专门为犬开辟出一处活动设施,会不会太奢侈了?犬总是需要活动的。比起让宠物犬在大街上拽着人乱跑,或者在公园里抢占地盘,为宠物犬专门设置活动空间,对人对犬无疑都是更合理的安排。况且,犬公园也不需要太多的投资。很多犬公园是由废弃公园改建而成,有些公园的淡季,也可以专门划出空间来让宠物犬活动,顺便吸引犬主游园。

现在国内各地养犬登记费用多则1000元少则500元,而且还不包括检疫和疫苗的费用。以城市养犬者的基数,这笔钱的总数应该不少。可是,相关部门拿着这笔钱,却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甚至犬公园这类不用投资太多,只要花一些心思就能做到的改善措施,也没有付诸行动。

矛盾二:不文明养犬+执法难

其实,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专门的养犬管理规定,甚至细化到遛犬要拴绳、不得扰民、不能带犬进入公共场所等众多细节,如《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对限养区域养犬明确指出:限养区内养犬户每户限养1头犬,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北京市相关的管理规定也提出,“携犬乘坐电梯的,应当避开乘坐电梯的高峰时间,并为犬戴嘴套,或者将犬装入犬袋、犬笼,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携犬出户时,对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当立即清除”等详细的管理规定,而规定中的问题也都是小区养犬产生矛盾的多发点,如有触犯也规定了处罚条款,但执法难的怪病又犯了。

某小区每天一早一晚的遛犬大军中,大多数犬都是放养状态,时不时就有犬脱离既定路线,跑到行人脚边闻一闻嗅一嗅。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犬,甚至有的人天生就怕犬。有人对乱闻乱叫的犬惊呼加奔跑,有的犬主会安抚说,我家犬不咬人。事实上是,谁家犬咬人也不会提前打招呼,犬主也并不能对犬做到控制自如。某天,该小区一头没拴绳的大型犬在楼下就惊吓到了一名小孩,家长和犬主大打出手,引发了业主群热烈的讨论,人人自危。此后不久,该小区业主群里又不断有低楼层业主抱怨,有业主清晨四五点就到楼前草皮上遛犬影响其休息,导致犬叫人骂,双方曾隔着玻璃叫骂,物业两次调停无果。养犬的业主声称住在小区就有权利享用绿地,包括养的犬;而低层住户的要求也并不过份。

不过即使你遇到了这些情况进行投诉举报,也无非是按照邻里纠纷处理,并没有明确而强硬的法规妥善解决这类问题。

与犬相关的纠纷,现在大多由公安部门处理。而城市里警力有限,公安部门很难抽出时间,管理城市中数十万头乃至上百万头犬。出现人犬纠纷时,能保证出警已经难能可贵了。

尽管每年政府各部门都会联合起来,搞几次犬类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处理一批违规的犬和犬主。但是风声一过,不拴绳的犬就又大摇大摆上街了。

离小区居民最近的居委会,本来很适合承担养犬管理的责任。但它们既没有养犬管理经费,也没有专职人员,相关的执法权利也在政府部门。这样,即使想处理犬患,居委会也是有心无力。

警察没空管,居委会没能力管,物业也不想管。那么向外国学习,由民间组织协助管理行不行呢?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已经成立了6500个养犬自律协会。但这些所谓的民间组织,绝大多数只是在社区挂了个牌子,可能连活动都没举办过。

目前,很难在中国城市找到一个没有犬的小区,老龄化和年轻人空巢现象,导致宠物经济火热。但很多人只关心如何解决寂寞,并没有做好和一只宠物长相厮守的准备。其实科学的饲养、定期注射疫苗,类似犬叫扰民、随地大小便、咬人等状况都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问题在于,无人监管,约束养犬的尺度也就越来越大。

在如何与犬相处中,我们能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文明程度。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而养犬的人却似乎越来越多。

综合分析: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也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乐趣。但凡事总会利弊参半,一部分人的快乐,却成为另一部分人的烦恼。小区养犬所产生的问题并不少,而随着养犬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发,养犬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而对于小区内是否应该养犬,不同人群也有不同的看法。

不养犬的人群普遍持否定态度,原因在于遛犬给生活带来众多的不便利。一方面是怕因犬主人管理不当、不牵引而导致犬咬人,小区内老人和孩子较多,害怕受到犬的伤害。另一方面是某些养犬者,任由犬在小区绿化带内大小便,事后也不处理,对小区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但在养犬人士眼中,能否在小区养犬这个问题上,“当然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回应。为了排遣内心的寂寞而养犬并无错误,在对犬倾注了大量的人性化情感和关怀后,犬已经成了现代人家庭生活中重要的成员,虽然许多城市对养犬都出台了相关法规,但只要养犬住户做到文明养犬,及时清理粪便等,并不完全禁止养犬,而饲养宠物是一个市民不能剥夺的权利。由此可见,养犬问题在不同人群中的看法截然不同,忽视任何一个群体的意见都不是明智的举动,也唯有寻求平衡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一方面,要定好规矩。小区内因养犬而产生纠纷的,绝大部分情况是缺少相应的管理规定,或者已经制定了管理规定但在落实执行的时候出现执行不力的问题。制定养犬的规矩,物业管理者和小区居民都应该主动参与其中,规定小区可以养犬的种类,犬在小区内随地大小便、乘坐电梯等问题该如何解决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服务。物业管理者可以采用“疏”的方式,将管理融入服务中,通过宣传让养犬者了解不规范养犬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可进行培训,让养犬者知道怎么饲养、管理自家的宠物犬。如果可以做到晚上不随意吠叫,对陌生人不狂吠追咬,小区居民也不会对养犬产生过激的反应。

人有居住的权利,也有养犬的权利,归根结底是人与犬的公共空间分配、执法管理以及文明养犬三方面出现了问题。而小区邻里的和睦,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宽容和自我约束,也唯有人人相善其群,才能真正做到小区和谐。

当然,最后想要说得是:人权大于犬权,你喜欢养犬就要自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犬和自己的养犬行为。

猜你喜欢
养犬宠物犬宠物
宠物犬慢性腹泻的治疗
简述宠物犬美容与健康
以假乱真的4D打印宠物犬
文明养犬倡议书
各地养犬规定解读
和宠物犬一起同床睡觉的5个危害
抬起脚来
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