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茶文化器具研究

2018-01-19 14:07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茶乡茶具器具

王 楠

(辽宁省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

1 中国乡村茶文化

1.1 乡村普适饮茶习惯

乡村居民的饮茶习惯具有普适性,其普遍性不以地域民族不同的习俗文化而转移。首先,茶叶作为日常饮品,是乡村居民最实用的生津解渴、强身健体饮料。作为水质冲泡产品,茶叶的饮用功能是乡村居民的首选。其次,茶叶作为药用食材,能够对抗从肥胖疲累、到心脑血管疾病等大大小小数百种身体问题。作为药用的功能性茶种茶叶,是乡村居民的饮用习惯原因之一。在部分乡村医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食疗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最后,乡村居民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有饮茶的时间习惯。有些村民以饭后饮茶为特定时间点,有些村民以随时饮茶作为饮水习惯。综上,乡村居民的饮茶习惯具有普适性,在浓厚的饮茶文化发展之下,茶器具作为饮茶时所用的容器,逐渐开始讲究、并发展出不同民族不同的特色风格。

1.2 乡村地域饮茶文化

在全国乡村的普适性饮茶习惯培养下,各民族茶乡都在采茶、饮茶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的、地域性的饮茶文化。一方面,不同乡村地域的气候、湿度等地理环境不同,会造成饮茶文化的差异。北方山村多习惯以红茶入水、黑茶泡酒,以对抗严寒天气;而南方多以绿茶配枸杞,旨在降火除湿的同时,不因过于败火而让体质变虚。由此可见,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居民会在不断的生活尝试中找到最适合自身的饮茶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地域内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会造成饮茶文化的不同。华中地区因自古以来便是中原腹地,楚地也是诗经的发源地。此地的茶乡居民在饮茶时都会进行学术交流,将对诗、吟诵等与饮茶相结合,并在后世不断的流传创造中演变成民族性的茶歌、戏曲。茶器具作为饮茶文化的基础和承载,这些民族文化习俗也都会体现在茶具的雕刻、绘画中。

1.3 器具研究社会价值

乡村民族饮茶器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自饮茶之风盛行后,到唐代为止,《茶经.四之器》中已总结出多达28类茶具。乡村历史文化跟城市相比较,更具有隐秘性、民族性的特征。乡村因地处偏远,人员关注度不足,因此,对于描述各民族茶乡的历史文献并不多。在提倡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为发展茶乡习俗文化、将小众地区繁荣起来,必须要先对此地区的独特文化进行研究。而乡村民族饮茶器具的演变和发展,能够高度体现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和历史渊源。

2 茶文化器具研究分析

2.1 茶器具下乡村茶俗分析

我国各地域民族茶乡的风俗,依据当地的气候和经济不同而多有不同。不同乡村茶器具的使用,都能体现乡村的本土风俗。一方面,各民族茶村对茶器具的材料使用多有不同。以湖北英山为例,英山的种茶历史悠久,并深受茶文化下“自然主义”的影响,对饮茶器具的材料选择较为简朴,不以华丽的茶具为主,而以自身的需求和身心快乐作为茶器使用的目的。在湖北英山的乡村里,村民们多使用铁锅、泥巴壶、锡茶壶、土茶罐、铜吊子、铜壶等较为廉价的材料作为茶具。这类茶具的使用,体现了当地人民淳朴的生活习性。当地人甚至还有“红苕饭,蔸子火,一壶清茶润着我,除了神仙就是我。”的俗语。另一方面,茶器具的用法不同,也能够体现不同乡村的风俗特色。在许多回族乡村中,人们不用茶杯喝茶,而用碗喝茶。回族著名的“盖碗茶”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茶盖上通常由本民族的印章花朵、或用黑绿色阿拉伯文写的“清真”字样。体现了回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习俗。

2.2 茶器具中茶学审美分析

不同民族乡村的茶器具中,体现了不同的茶学观以及茶学观下的审美文化。湘西苗寨村落中的茶具,多以当地特色吊脚楼、苗服花色作为外部装饰图案。其材料也以土陶制茶具为主,体现湘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下的复古感和沧桑感。苗族以银出名,其茶具也多以“银茶具”为上等茶具。银茶具多以同银服饰一样的琉璃穗为装饰点缀,体现湘西人民豪放性格的同时,又不失南方人民特有的温婉细心。在藏族、蒙古族等地,茶具又多以当地的藏红花、格桑花等独特审美为主。综上,茶器具下的茶学审美,能够直接从中看出茶具的来源产地、地域特点。但随着现代欧美流行文化的深入,我国单一传统文化的受众度不高,茶具的审美设计必须经历革新,才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茶学审美需求。

2.3 茶器具内乡村历史渊源

茶器具的外部装饰图案和状态、材质的设计,不仅体现茶乡的特有的习俗文化,还能够反映茶乡的历史演变,是研究茶学、地域民族学和历史学的重要依据。部分乡村墓葬研究中的紫砂壶器具,能够反映明清时期茶器及制茶手工艺发展的状况。通过对明代紫砂绞胎壶的研究,又能够根据乡村的地理位置、茶具的制作难易度、材料的好坏来反映当时本地的经济状况。泰州博物馆在泰州乡村中出土的明代紫砂壶器具,价格昂贵,反映出了在当时时代,江淮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繁荣下饮茶之风的盛行。综上,历代的乡村茶具研究结合在一起,能够看出乡村的历史演变。

3 乡村茶器具传播发展

3.1 茶村旅游商业器具

商业流通是让茶具传播的最为实用性、广泛性的方式。在现有传统文化保护政策下,将茶文化生态村旅游发展壮大,民族乡村茶器具也会作为主推产品,得到商业化的传播发展。一方面,茶村旅游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文化,将茶具贯穿在本地风俗节目表演中进行推销。茶村表演人员通过风俗展现和情境代入,激发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游客在旅游时的购买欲望,从而提高茶具的线下销售。另一方面,借助茶企大学生力量,开发当地茶村的app社交平台,在线上对茶器具进行销售。这样一来,除茶旅游村外的普通住宅类茶叶乡村,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闭塞地区的特殊类茶具推销出去,从而通过商业途径传承快要没落消亡的小众乡村茶具文化。

3.2 器具创新设计平台

茶器具的革新与现代化,是促进乡村茶文化器具传承的动力和源泉。首先,茶乡器具商可以与茶学协会的古籍研究人员共同协作,在茶乡对老一辈的居民进行调研,找出最具本民族特色的饮茶文化习俗,将其融入在茶具设计中。其次,在茶具创新设计中,可以听取村民的意见,或让村民直接参与设计制作。避免设计师的设计过于现代,缺失了民族性的本质元素。茶乡人员与设计师共同设计茶具,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现代流行设计元素与传统民族习俗文化的交融。给现代人最原始、直观的乡村茶具感受。最后,茶器具的设计要兼具审美因素与使用功能。基于部分乡村茶具以铜、铁等为器具、且炉灶烧火为主,而现代人无法用柴、炉还原出此材料茶具泡茶的最真实观感。因此,必须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在不影响现代人生活的前提下,模拟古代传统乡村饮茶器具的使用感。

3.3 影视营销传统再造

目前,我国的乡村茶文化器具研究还正在发展阶段,茶器具研究作为除茶道、茶德、茶艺以外的小众研究方向。许多研究数据不健全、研究内容也仅仅浮于表面。为传承发展茶器具文化,必须通过面向年轻人基数最广的平台,进行宣传。仿照有关茶文化的纪录片和微电影,拍摄制作出专门介绍茶具文化的微电影,以影视剧的形式面向大众,提高乡村器具文化的受众度。除此之外,对茶具进行影视化的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再创造的过程。影视剧的表达手法和表现形式,与现实的直接宣传表达多有不同。茶具必须要融入到乡村茶文化故事、茶文化习俗、茶精神中进行发散式讲述,但其主题又不能过于偏离到其他元素之中。通过互联网的影视营销,能够让茶具艺术现代化、年轻化、流行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关注和兴趣,促进乡村茶具文化的承袭。

4 结论

通过茶村旅游及线上平台中茶器具的商业传播,以及互联网背景下茶器具影视剧的文化传播,乡村茶文化器具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更深的发展,其受众人群广泛性和传承人员的基数也在不断加大。茶器具研究在众多年轻人的支持下,能够构建出更全面、完善的体系模式。

猜你喜欢
茶乡茶具器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茶乡飞歌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古代器具灌农田
冯可宾买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