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茶文化古诗词融入学前教育目标构建

2018-01-19 14:07周丽妤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礼仪茶文化古诗词

周丽妤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其一直从唐朝延续至今。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成为华夏儿女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世间还有着“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说法,这足以看出茶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还是其精神追求之所在。传统茶文化可以剖分为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茶叶、茶名称、茶具等;精神方面则包括茶文学、茶艺、茶思想等。而中国传统茶文化古诗词很显然属于后者,其是我国茶文化发展到较高程度的标志。在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趋加深。新的时代给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程设计等加以创新。中国传统茶文化古诗词既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又可归属于文学范畴,其可以被视作学前教育的启蒙读物,此类古诗词作品对于学前教育目标的构建和学前教育的创新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相关概念阐述

1.1 传统茶文化古诗词

传统茶文化古诗词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茶诗、茶词等作品,这些作品以茶为主题、以茶事活动为主要描写内容,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流传至今的古代茶诗词作品不下2000首,其中唐宋时期就占大半。举例来讲,包括元稹的《茶》、徐寅的《尚书惠蜡面茶》、刘禹锡的《尝茶》、白居易的《琴茶》、柳宗元的《夏昼偶作》、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等在内的唐代茶诗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包括黄庭坚的《品令·茶词》、苏轼的《西江月·茶词》、秦观的《满庭芳·茶词》等宋代茶词也有着不少追捧者,这些作品对当今文学创作和文学赏析有着重要的启示。当然,在茶诗词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文字美和意境美,同时还能够透过文字本身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等。

1.2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提出的概念,他将针对1-7岁学龄前儿童开办的教育机构称作“幼儿园”,同时根据研究成果针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及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在我国,学前教育主要表示针对3-6周岁学龄前儿童开设的教育项目。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来讲至关重要,因而学前教育的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在开展学前教育前,教师往往会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这些目标主要针对儿童的成长需要。近年来,我们发现不少地区的学前教育目标往往以“智育”为主,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因而存在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学前教育目标迫切需要调整和革新,教学目标有必要从机械式教育朝素质教育转变,从仅注重智育朝注重整体素质培养转变。

2 中国传统茶文化古诗词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茶文化古诗词作品流传上千年,其不仅有着语言美,同时还有着深厚的意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很多家长在孩子年纪尚浅时就让其背诵诗歌,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诗歌的浸润和影响。对于学前教育而言,中国传统茶文化古诗词作品在课程中的融入有着以下重要性:

2.1 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传统茶文化古诗词作品既注重音律上的前后押韵,同时也注重形式上的对仗工整,通过对此类诗词作品的学习将有助于幼儿提升汉语能力。首先,汉字发音讲究字正腔圆,学生通过模仿和背诵诗歌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发音规范,同时更为形象地掌握相关的词汇含义。比如,“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张籍《夏日闲居》)这句诗中的“辰日”和“卯时”可以帮助幼儿对古代时间概念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传统茶文化古诗词都是古代文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书写出来的,对这些作品加以学习可以使幼儿对诗歌的韵律、用词等产生兴趣,并在仿写和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文字创造力。

2.2 帮助学生认识茶文化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传承茶文化,我们有必要将茶文化诗词作品融入到学前教育之中,将茶文化传承工作“从娃娃抓起”。在茶文化古诗词中,幼儿可以了解到各类茶文化知识。比如,“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郑邀《茶诗》)中描写了烹茶制茶之法、“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小山《寒食》)描写了以茶待客之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郑谷《峡中尝茶》)描写了煎茶之妙。再者,一些古诗词中也对提到了茶叶名称,比如“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阳羡茶”以及“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林锡翁《咏贡茶》)中的“武夷茶”等。

2.3 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阅读的诗词等作品十分有限,而诗词凭借其朗朗上口的特点更容易被幼儿记住,通过诵读茶文化古诗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欣赏能力。茶文化古诗词作品透过文字本身营造出浓厚的意境,而富有意境之美的诗词作品往往能够使幼儿更易体会到潜藏在诗词之中的独特魅力。比如,在“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琴茶》)这句诗中,诗人将“琴”与“茶”放在一起,表达了自己既平和又超然的思想,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琴茶一味”的意境之美。除此之外,茶诗词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古代文人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诗词读起来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2.4 帮助学生知礼明礼

茶文化将中华文明中的礼仪规范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茶道礼仪。茶道礼仪对于茶人的着装、言行举止等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当然在日常的茶事活动中“礼仪”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倒茶七分满”就体现了待客时对客人的尊敬。比如,“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张籍《赠姚合少府》)就是诗人烹茶并让孩子打扫饮茶场所的情景,这其中体现了诗人对于饮茶待客的认同,同时也体现除了浓厚的茶文化礼仪思想。阅读此类诗词作品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我国茶文化礼仪的内涵,知道“可为和不可为”,并成为一个知礼明礼之人。

3 中国传统茶文化古诗词在学前教育目标构建中的融入

3.1 语言教育目标

传统意义上,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目标主要为识记拼音和汉字,但是这很显然对于幼儿的学习是不够的。教学工作者应该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对语言教育目标进行设置,可将语言教育目标与茶文化古诗词的学习联系起来。举例来讲,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茶诗词中一些与颜色、形状、大小、数字等相关的词汇,同时告诉他们这些汉字的明确含义,使学生在背诵茶诗词时能够对这些词语留下深刻印象。

3.2 文化导入目标

在学前教育中导入茶文化内容切忌不可太过突兀,而应该适当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举例来讲,教师在讲解一些茶名、茶具、饮茶方法时不应该巨细无遗地讲述出来,因而一些茶文化常识太过抽象,3-6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很难真正理解这些内容。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时可以将知识“形象化”,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讲述茶诗词,使学生对茶诗词产生浓厚兴趣。

3.3 能力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教学法”。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情景扮演等活动充分了解茶诗词中的情景和画面,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想象和实际结合起来。当然,教师也可以举办“茶文化诗词诵读大赛”,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欣赏水平得到提高。

3.4 礼仪教育目标

“知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十分重要。茶文化古诗词中包含很多与“礼”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下选取相关内容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懂得相关礼仪规范,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进行示范,告诉学生言行举止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切忌强迫学生进行模仿,而应该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

猜你喜欢
礼仪茶文化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