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猪场疫病传播的7道防线

2018-01-19 22:46王学强河南省开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75000陈超洛阳瑞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471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猪猪群猪场

王学强 (河南省开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5000)陈超 (洛阳瑞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471000)

目前,我国猪场疫病风险仍是养猪界的主要风险。猪场正常运转,减少猪病发生造成的损失,需要一个综合性系统的工作来支撑,如疫苗免疫、饲养管理、猪场工艺流程设计、猪场硬件设施齐备、饲料营养全面安全等,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猪场消毒工作。

截止目前,对于消毒工作还有很多猪场包括部分大中型猪场对消毒工作都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很多行业人员对消毒工作的认识不够,认为消毒效果看不见摸不着,觉得可有可无,对消毒工作不重视;其次,部分从业人员对消毒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清晰明了消毒的具体作用,这也就造成了这部分猪场虽然进行消毒工作,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进行消毒工作,在消毒方式的安排设计上存在消毒漏洞,或是消毒模式不合理等;再次,有的猪场也比较重视消毒工作,下大力气进行猪场消毒规范化安排,关注硬件设施的消毒需要,但这部分猪场有时存在过于单纯性的依赖单一的消毒手段,而没有和猪场其他工作有效结合,不能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或是在消毒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很多额外花费。

动物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群。猪场消毒的目的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除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切断流行过程中的连续性,阻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我们认为,要想把猪场的消毒工作做好,防病于未然,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其次搞清消毒的针对对象及各种消毒模式作用机理,最后还要根据猪场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形成适合自己猪场、不留死角、系统性的消毒工作模式。

根据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模式和疫病传播途径,结合猪场工作性质和管理特点,把猪场消毒工作分设7道防线,从内至外,由前到后,综合性全方位不留死角的对猪场进行防护。

1 防止猪场与猪场之间,猪场与外界环境之间疾病传播

防止猪场与猪场之间,猪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疾病传播。这是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把好猪场与外界的大门,把疫病挡在门外。

1.1 引种

目前国内疫病很多是从国外引种带进国的。不少原本平稳生产的猪场,从其他猪场购买种猪以后病情开始复杂化。所以要想猪场平稳生产,控制疫病发生,首先就要在引种上进行控制。即使从正规猪场购买的种猪,也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隔离和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场。引种环节是猪场疫病复杂化、多样化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猪场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疫病从种猪场到商品传播疫病。

1.2 外购和出售猪只

商品猪场外购时,一定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否则也会把其他猪场的疫病引进来。特别是有些猪贩是把好几个猪场的仔猪混合后进行出售,这种情况更应注意其隔离消毒问题。猪场在销售商品猪时,也要特别注意消毒工作,因为运输猪的车辆、人员等经常来往于多个猪场,可能携带多个猪场的多种病源。如果在售、买猪只过程中不注意消毒工作,会对猪场疫病防治工作带来严重的隐患。

1.3 外来人员管理

猪场日常运营中会产生一些必要的场外人员来往接触,场外人员来往时,尽量避免其进入猪场内部,要落实严格的猪场管理制度。如果有必要进入猪场内,也要尽量限制在生活区。如果要进入生产区,就一定要执行最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如沐浴、更衣、紫外线灯照射等)。

2 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的传播控制

猪场内部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的疫病传播控制必须建立在猪场设计合理、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完全彻底的分开,生活区紧靠猪场大门,而生产区位于猪场内部。在此基础之上,猪场要制定严格、合理、有效的猪场内部管理制度,在达到能使员工日常生活健康、愉快的前提上,制定人性化的员工卫生消毒制度,使制度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减少、杜绝疫病从生活区到生产区的传播。

有很多猪场在设计之初就存在漏洞,这使猪场运行后,生活区与生产区不能隔离开,存在疫病传播风险;或者是设计不合理,员工为了省事就抄近路,使得猪场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名存实亡;还有些猪场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僵化死板,不能充分结合猪场内部实际情况,不考虑员工的实际需要,盲目制定出不合理的员工管理制度,使得员工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制度也就得不到执行甚至产生反作用。我们认为,在任何时候人都是首要因素,不管猪场硬件设施有多好,制度制定的有多完善,一切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如果猪场员工的学历不高,生活环境单调乏味,工资水平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任何制度都难以执行,如同虚设。猪场要想正常运营,制定的卫生消毒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必须给员工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较高的薪酬,符合人性化的制度,才能使员工自觉的执行制度。

3 前后批次之间的传播控制

猪舍在上批猪出栏或转群后,经过彻底清洗消毒,再进入新的批次猪群。所以猪场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管理制度。只有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才能彻底清洗消毒,防止疫病在不同批次猪群中传播。

全进全出制度已推广多年,但目前猪场尤其是中小型猪场还有很多难以得到执行。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猪场设计容量不当,猪群周转不灵,不能执行全进全出;有的是猪场根据市场行情盲目扩大猪群,也不能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有些是思想上认识不足,把上一批猪群的病猪、僵猪留在下一批猪群中,为小利而造成大损失。

4 猪群间的传播控制

疫病在不同批次猪群之间传播之外,同批猪群之间的疫病传播也为常见。要想控制同批猪群之间的疫病传播,建议改变多年推崇的大通间大猪群饲养模式,改为小车间小圈小猪群单间式养殖模式,这样一旦猪群中某一个小圈中猪群出现疫病发生时,很容易进行消毒隔离治疗,并且这种模式也尽可能的避免猪群间大规模直接接触,再结合严格认真的卫生消毒防疫制度,能很好地控制同批次猪群间的疫病传播。猪群日常认真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平均一周2~3次,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尘埃,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诸如蓝耳病、呼吸道疾病、圆环病毒的发生和传播。

目前猪场经常出现一个小圈的猪出现疫病后,在很短时间内很快散播全群,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是猪群间疫病快速传播的具体体现,原因有很多,诸如猪群可能普遍处于亚健康状况,一旦有一点风吹草动,全群很快传染;也可能猪舍设计上存在漏洞,猪群间能直接密切接触,且是大圈大群饲养,个体发病不易发现,一旦发病很容易大群感染;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猪群饲养模式及猪群日常卫生消毒制度执行存在问题,所以要控制同批猪群间的疫病传播,就要改进饲养管理模式,并执行严格有效的卫生消毒制度。

5 种公猪、种母猪之间的传播控制

就一个猪场来说,场内疫病的最大传染源之一就是公猪,俗话说 “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由此可见,一个优良的公猪对于猪场的重要性。同理,如果一旦公猪出现问题,影响范围也同样大。目前有研究表明,有20种疫病可以通过公猪精液进行传播,其中包括对猪群健康影响巨大的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布氏杆菌等。种公猪与种母猪之间的疫病传播控制很复杂也很难处理,从逻辑性思维来讲,一个患病或者带毒带菌的公猪可以把病源传染给多头母猪,同样一头患病的母猪也可以在配种过程中传染给多头或者一头公猪,随后公猪再传染给多头母猪,母猪再通过胎盘子宫内感染仔猪。所以说要控制猪场中种公猪和种母猪间的疫病传播,不仅要重视公猪的卫生消毒问题,母猪也同样重要。

要想控制种公猪和种母猪之间的疫病传播,首先要在防止种公猪和种母猪不被疫病感染上下功夫,杜绝传染源;其次要在种公猪和种母猪日常活动特别是繁殖活动的地点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如配种室、采精室等;再次在配种交配过程中,注意种公猪和种母猪生殖器官的卫生消毒工作,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防止疫病在种公猪和种母猪之间传播,进而传染给商品猪群。

6 母仔之间的传播控制

有可靠证据表明,包括猪瘟、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球虫等10多种重要疫病在猪场内是通过母仔之间的感染而发病的,并且这种母仔间的疫病传播也是造成猪场内如猪瘟、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在猪场内反复流行爆发不易清除的关键,针对这种现象,有关学者提出了要想控制以上所列疫病在猪场内的流行,就必须控制母仔间的疫病传播。目前针对母仔间疫病传播的防范措施主要有2种,一是早期断奶技术,有研究发现,某些疫病如猪瘟、支原体等,可以通过早期或超早期断奶技术控制母仔之间的疫病传播,但是这种技术目前在国内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早期或超早期断奶对猪场的硬件设施以及教槽料要求很高,大部分猪场是没有这种条件实施早期或超早期断奶的;二是在母猪哺乳期间执行严格彻底的卫生消毒制度,以防止母仔间的疫病传播,这种方法虽然繁琐,但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是目前条件下国内猪场防止母仔间疫病传播的主要手段。

7 器械、用具、饮水系统

猪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规划饮水系统的建设,水是生命之源,一旦水源被污染就变成万恶之源,所以对于一个猪场来说,寻找合格卫生的水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有好水源的基础上还要规划好水线管道的铺设工作,最好不同的生产单位铺设独立的管道系统,这样在猪场运行过程中,诸如加药、水管整修清理等工作更好开展。如果限于条件,您的猪场水源稍有瑕疵,例如大肠杆菌超标等,一定要对水进行处理之后再让猪饮用,例如可以在水处理池中添加漂白粉等,还要定期清理水线,因为管道长期使用之后水线之中容易滋生赘生物等微生物聚焦,污染水源,对猪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对猪场各种用具、器械如料车、粪车、剪牙钳、注射器等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形成专人专用、每个猪舍专用等,不能让猪场内的各种用具、器械自由轮换多处使用,否则很容易造成机械传播、人员传播,造成疫病在猪场内的流行。各种用具、器械在使用后,要清洗消毒、保养,以防通过这些用具、器械造成疫病机械传播,特别是注射器、剪牙钳,更容易造成传染,一定要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公猪猪群猪场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