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农社区”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2018-01-19 02:48陈晓艺覃婕郑永杰郭文继张焕新龚明红
现代园艺 2017年9期

陈晓艺 覃婕 郑永杰 郭文继 张焕新 龚明红

摘要:近年来,城市农业景观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有农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农业景观类型,以园艺果蔬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景观与社区绿化相结合,在维持社区景观观赏性的同时,满足了居民对农业活动的需求,成为集观赏、服务与体验一体的景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居民访问的形式,对惠州市惠城区东方威尼斯住宅小区及其附近居民就社区绿地农业改造意愿及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走访,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有农社区建设模式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有农社区;城市农业景观;居住区绿地;园艺果蔬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被逐渐挤出城市,而城市环境破坏随后也愈演愈烈。21世纪,人们重新将农业迎回城市,在城郊建设农业休闲旅游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在城内,居民则利用一些街角空間种植蔬菜或在自家阳台、屋顶种植蔬菜瓜果等。可见,农业种植已越来越受市民的喜爱,同时居民对以美化为主的居住区绿化景观已经习以为常,目前的居住区景观对居民已不再具有原来的吸引力,而有农社区则在顾及景观观赏性的同时加入农业元素,以园艺果蔬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景观与原来的社区绿地相结合,在维护了社区景观观赏性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集观赏、服务与体验一体的景观。因此,将居住区内的一些绿地空间改造成为居民服务的农业种植空间,对居民、居住区景观及对社区周边环境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社区及其附近居民,对社区部分绿地改造成农业种植景观的意愿、担心的问题进行走访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1问卷调查及访谈

1.1调查范围及数据来源

调查的范围为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东方威尼斯住宅小区及其附近区域;问卷调查完成于2016年7月,共抽取了100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到100份有效调查问卷,除调查问卷外,也对社区居民进行深入的访谈。

1.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的年龄范围较广,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小区居民对于将社区部分绿地改建为种植果蔬区域的意愿和所涉及的问题,其部分问题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显示,许多社区由于人为破坏、管理不当、时间久远等原因,导致社区景观效果较差,而居民对绿化景观的千篇一律也有一定的审美疲劳。社区大部分时间的使用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未满上学年龄的儿童,许多老年人对于农业种植都很感兴趣,部分老人甚至未经批准就占用社区附近公共空地进行园艺种植或到别处寻找空地块进行种植活动,有些居民则利用家里不大的阳台进行小面积的果蔬种植,同时在这些进行农业种植的居民中他们也经常交换劳动成果,而儿童好动且有好奇心,在社区中展开农业种植,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能让他们尽情地活动,同时对于生活压力大的上班族,农业种植能缓解工作压力并激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因此大多数人对于社区农业景观的建设表示支持,也愿意参加农业种植活动,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在居民中的旧印象,居民还是会担心农业景观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会产生更多的垃圾堆放,引起蚊虫的滋生,肥料农药的使用会产生臭味及引起幼儿和宠物的误食等,一些年纪太大的居民表示因身体原因无法进行劳作,表示对于这一改变无所谓。管理上,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种植地块,按需租赁是比较合适的管理形式,一方面使种植地块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又能为物业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管理提供资金,减轻物业公司的压力。

2制约社区农业绿地景观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城市居民对农业景观的误解及偏见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大多数人都觉得农业种植必定是又苦又累又脏的活,农业种植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产生农作物残余垃圾,吸引有害昆虫,产生难闻的臭味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农业种植的传统印象导致了人们对农业景观产生误解,尽管城市农业景观的逐步建立给不少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新鲜体验,但还是有不少城市居民对农业景观抱有负面的印象,不愿做出改变,坚持“农不入城”的观念,从而阻碍了社区农业景观的发展。

2.2社区农业绿地景观建设会给物业管理带来压力

在社区建设农业景观,进行农业生产对于社区物业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不小的挑战,在社区中建设农业景观规划种植地块,一来物业管理要增加人手对这些种植地块进行管理,二来在社区环境维护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这就需要更多物质、资金和维护人员的投入。

2.3社区农业绿地景观建设及管理策略

在社区内加入农业元素进行园艺植物种植,必定会给社区环境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同时亦会对居民之间的关系起到一定的影响,如若建设管理方式不改进,那么农业元素的加入必定会对原来的社区造成更多不良的影响,所以在管理方式上必须做出改进。

2.3.1居民参与形式。①本社区居民可以住户为单位,向物业管理部门租赁规定大小的地块进行种植。②居民可以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社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以农业为主题的交流会、分享会、参观农园等活动。

2.3.2社区管理策略。①将适宜的社区绿地根据景观营造的需要分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地块,每个地块设置明显的界限,有意愿的居民可向物业管理部门申请租赁,签订租赁合同,并缴纳一定的维护费用和保证金。②制定规章制度和种植规范,对租赁人和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并写入租赁合同坚决贯彻执行;在居民无法管理自己租赁的种植区时,可由物业部门代其暂做管理。③在作物种植方面,物业管理部门会提供一些符合社区景观要求的农作物供居民参考选择,对居民自备的作物种类要进行审核再予种植。④物业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经验的居民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居民开展农作物种植培训会,指导居民农业种植和传播保护环境的思想。⑤物业管理部门可在社区内设立管理,主要负责农业用具的租赁以及相关农业用品的出售。⑥在社区内定期开展一些以农业为主题的晚会活动、游览活动、亲子活动等。

2.3.3种植景观建设模式。①为了便于管理,用于种植的绿地可集中在的一定范围内,在进行小区景观设计时就作为景观的一部分综合考虑,同时要满足方位、风向、光照等种植条件,也要考虑垃圾处理等管理条件。②小区内的农业种植要充分考虑观赏效果并与小区景观风格统一,在具体设计上可以通过不同形状、高差的种植槽组合,与景观花架、坐凳、亭廊等小品的组合来营造景观效果。③种植的品种需要统一规划,一般以小型的果蔬为主,除了常规的小白菜、西红柿、土豆等,可以考虑易种植且具有一定观赏效果的品种,如彩椒、灯笼椒、彩叶莴苣、金叶甘薯、紫叶生菜等有色彩的果蔬,黄瓜、丝瓜、葫芦等藤蔓类蔬菜观赏价值也较高。④随着未来社区概念的更新及科技的发展,可以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种植提供方便,如在海绵城市的倡导下,未来种植需要的水资源可结合雨水收集技术来提供。

3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社区农业绿地景观其实被许多居民所认可,且许多居民都希望能在社区中有一片自己的农业种植地块,而社区农业景观的建设,无论是对于社区居民还是对于社区本身而言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社区生活,又赋予了社区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性,使社区更具辨识度和归属感。本次调查虽了解到了居民对于社区农业景观的态度及意愿,也提出了一些管理策略,但还是有不全面之处,如后期具体的维护方法、后期所产生的矛盾研究等,日后应当补充这些部分的调查研究。

(收稿: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