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8-01-20 19:47何桂恒李丽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监护服药精神分裂症

何桂恒 李丽梅

(云南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云南 大理 671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迁延、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精神疾病,年新发病例0.22[1]。研究发现5年复发率高达80%[2]。据有关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首次治疗后5年复发率为81.9%,其中22%~55%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龚传鹏[3]等,减少复发降低精神残疾的发生,减轻因为疾病复发导致的巨大经济负担是我们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6年到我院复诊的大理白族农村籍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均符合诊断《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4],复发3次以上,复发后坚持治疗,且一直未变者,根据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标准[5],满足复发标准者108例,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17~70岁,平均(46.27±10.68)岁,入组患者基本情况如下:男性占比66.67%,女性占比33.33%;已婚58例,占比53.70%,未婚39例,占比36.11%,离异11例,占比10.19%;大学及以上10例,占比9.26%,高中26例,占比24.08%,初中35例,占比32.41%,小学21例,占比19.44%,文盲16例,占比14.81%;有精神疾病家族史40例,占比37.04%,无精神疾病家族史68例,占比62.96%。

1.2 调查方法:采用医院自行设计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对问卷的使用进行一致性培训,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师在接诊患者时直接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对不合作者,则通过会谈其家属获取调查资料。内容包括患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有无阳性家族史、病程、首诊诊断时间;复发原因:服药依从性情况,负性应激事件,复发次数,自行停药减药原因,不良饮酒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监护情况,社会支持。

1.3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 Data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标准差描述,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纳入患者的复发情况: 复发1次有29例,占26.61%,其中女性有12例,占41.37%;复发次数达2次有61例患者,占56.48%,其中女性19例,占31.15%;复发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有18例,占16.67%,其中女性5例,占27.78%。女性的复发次数要低于男性的复发率。患者复发1次29例,占比26.85%,复发2次61例,占比56.48%,复发3次及以上18例,占比16.67%。

2.2 复发相关因素:由于服药依从性差,治疗期间反复中断的患者有35例,占32.41%,复发因素位列第一;由于家庭监护不足,未能及时有效监督患者按时按疗程服药而导致疾病复发的共24例,占22.22%;自行停药、减药及不规则服药而导致复发的患者有23例,占21.30%;另外是疾病导致家庭经济负担高,患者愧疚心理明显;心理应激事件的发生,受外界恐吓、歧视;生活过度饮酒习惯,首次住院后认为病已好自行停药,不相信科学而相信迷信等导致疾病的复发。服药依从性差35例,占比32.41%,家庭监护不足24例,占比22.22%,自行停药、减药、不规则服药23例,占比21.30%,疾病家庭经济负担高12例,占比11.11%,心理应激事件8例,占比7.40%,生活饮酒习惯6例,占比5.56%。

3 讨 论

通过调查发现,在复发相关因素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情况占32.42%;家庭成员监督不力占22.22%;自行停药、减药或不规则服药情况占21.30%,这3个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患者社会支持相对较差,较难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在白族农村地区封建迷信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仍然认为精神病史是魔鬼附体,白族地区是本主崇拜,许多家属会选择迷信活动来治病,因此,要提高对药物的依从性、药物易获性、改进家庭监护、改善支持与认同,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有些则认为自己病已经治疗好了,故停药或减药,也有农村患者所在地没有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取药不方便,加之经济困难等原因停药导致其更容易复发。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预防复发需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让家属、社会了解精神卫生常识,明白精神分裂症是可治可防的,但是如果不坚持服药则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要增加药物获得的可及性,让患者对自身疾病长期治疗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醒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遵医嘱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6]。其次,要适当鼓励与安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轻病耻感,学会正确应对压力和不良生活事件。

另一方面,从大的方面还要健全三级精神卫生防治网络,普及精神卫生科学知识,消除对精神病的封建迷信认识,积极开展社区康复,为偏远农村患者取药和就诊创造条件[7]。学者Kopelowice 和Liberman于2003年提出整合治疗概念,认为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一体化,应该是一个无缝隙过程,包括药物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家庭家庭教育、主动式社区治疗、支持性就业以及对共病的整合治疗等[1],因此,我们认为,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家庭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实施以康复为目标的治疗模式,实施全程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因素较为复杂。在精神分裂症的全程管理和康复治疗中,提高服药依从性、可及性、加强家庭监护,改善社会支持,树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加强心理支持与辅导,树立公众对精神病的科学认识观消除封建迷信和偏见,让患者融入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是预防农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键。

猜你喜欢
监护服药精神分裂症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