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8-01-20 19:47王慧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肺栓塞消化道下肢

王慧青

(莘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 莘县 2524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等受到改变,因此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情况也随着逐年升高,尤其是针对于老年人群,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1]。消化道肿瘤属于其中一类消化道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在治疗后极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进行手术后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本研究也针对该问题展开探讨,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选择我院展开消化道肿瘤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58例,将选取到的患者按照随机平分的规则分两组即参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9例,参照组:男女比为47∶

32,年龄中值(67.8±5.6)岁;护理组:男女比为45∶34,年龄中值(68.3±5.7)岁,进行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别P

>0.05。

1.2 方法:参照组的老年患者对其展开消化道肿瘤术后的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而护理组则在早期就展开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主要针对于饮食、健康指导、预防血栓这三方面来展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饮食方面。对于出现消化道疾病治疗预后的患者来说,饮食的有效护理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在其制定正确的饮食计划,避免其食用高脂、高胆固醇、辛辣类食物,尽量多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且要确保顺畅的排便。②健康指导。对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消化道肿瘤术后护理的讲解及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出现,分析其中的诱导因素、临床症状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做好预防配合工作,并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密切观察,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进行心理疏导[2-3]。③预防血栓。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定期开展适当的床上运动如按摩等,加快血液循环,并且尽量少让患者过长时间卧床,让其进行深呼吸等训练,并且为其进行静脉补液,防止脱水及调节好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血液髙凝。

1.3 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及肺栓塞出现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分别有3例、1例,占比3.8%、1.3%;组参照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分别有12例、9例,占比15.1%、11.3%;组间对比得出,P=0.000,χ2=7.461、χ2=8.470。护理组中有44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有33例表示满意,有2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97.5%;护理组中有36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有29例表示满意,有14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82.3%,对比可见P=0.000,χ2=12.722。

3 讨 论

老年患者在进行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血栓的出现及脱落对于患者来说都会造成各项功能的影响,从而减慢患者的康复。因此在患者刚展开消化道肿瘤手术时便对其展开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其可以对血栓的形成进行针对性的预防[4-5]。

本研究对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运用消化道肿瘤术的患者中,结合对比可以发现,按照该模式护理患者在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6-7]。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对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在预防方面意义重要。

猜你喜欢
肺栓塞消化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