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0 19:47梁秀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差错手术室风险管理

梁秀岩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其主要负责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本科室医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很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手术记录错误、手术进入错误或液体输入错误等均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健康,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手术室实施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1]。护理标识主要同通过具有提醒或警示作用的标识,采用不同文字或颜色警示的方式,将患者基本信息、医疗过程注意要点体现出来。而风险管理则主要是通过系统管理风险,降低风险至最低状态。将手术风险控制做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可避免护患矛盾激化,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2]。本文选取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进行分组研究,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84例)和实验组(84例),对照组男46例,女38例,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7.6±4.5)岁。实验组男48例,女36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8.5±4.3)岁。比较2组患者的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以往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潜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实验组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手术室应用的护理标识进行统一制定,标识种类包括标图、标牌、色牌、印章以及标语等。主要方法具体如下:①患者身份标识:腕带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患者身份标识,将患者的基本病情信息等填写在腕带上,以不同颜色对其病情进行表示,通常情况下,一般患者采用蓝色表示,重症患者采用红色表示。护理人员在术前为患者佩戴好腕带,以便手术室医护人员可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核对。②手术室环境标识:由于手术室对环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做好准确标识工作,一般污染物采用红色标识,无菌区采用绿色标识;严格按照规定放置手术室器械,准确区分手术设备的类型;将手术进度标识放在手术室最显眼的位置。③手术室警示标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对包装相似的药物区分难度较大,如果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药物,就必须标识好这些药物的具体名称、用药时间和用途等相关信息,采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内服药和外用药,通常以红色标签区分内服药,蓝色标签区分外用药;针对提前抽取到注射器中的药物也必须进行针对性标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已经完成的各项护理任务采用核对卡进行标识,以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④手术室管道标识:大多数患者需要同时创建多个不同的输液通道,导致护理差错经常发生,通过不同颜色标签对管道放置时间、名称进行标识,可防止发生护理差错。同时对各种管道的接头以及引流液体类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标识,避免出现引流管差错。⑤加强手术室标识的核对与审查:检查与核对手术室标识时,一旦发现任何不妥或失误的环节,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查对,防止出现严重的交接错误。

1.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组间予以统计比较。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100分为满分,其中85~100分代表患者非常满意,60~85分代表患者满意,<60分代表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统计处理所有相关数据,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及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加以描述,对比予以χ2检验,P<0.05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实验组(84例):护理满意82例(97.6%),护理差错2例(2.4%),护理纠纷1例(1.2%);对照组(84例):护理满意74例(88.1%),护理差错9例(10.7%),护理纠纷8例(9.5%);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术室是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科室,其亦是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强化风险系统规范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安全[3]。护理标识属于具有提醒和警示作用的一种标识,其通过醒目的文字或颜色展示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手术过程中的主要要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顺利的完成手术操作,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联合使用风险管理和护理标识,可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进行直观规范和要求,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标识对患者多采用腕部标识的方式,使主治医师可以对患者的情况一目了然,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4];加强手术器械的标识管理,对其进行定点摆放和合理分类,为主治医师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手术室物品摆放的合理性、医师使用器械的合理得到了明显提高,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和风险事件,从而大大减少医患矛盾,降低患者投诉率,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切实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5-6]。

由本组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和差错,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猜你喜欢
差错手术室风险管理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