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

2018-01-20 19:47张延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手术室医师精细化

张延平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 长春 130021)

手术是现阶段常用的治疗措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治疗效果乃至生命安全[1],因此需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我院近年来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有效改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男、女为47例、33例,年龄19~71岁,平均(46.8±5.3)岁;手术类型:胆道手术25例,甲状腺手术7例,肠胃手术31例,乳腺手术11例,腹股沟疝手术6例;其中传统手术48例,微创手术32例。随机抽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收治的择期手术80例,男、女为46例、34例,年龄20~70岁,平均(46.9±5.1)岁;手术类型:胆道手术23例,甲状腺手术8例,肠胃手术32例,乳腺手术10例,腹股沟疝手术7例;其中传统手术49例,微创手术31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自2016年5月起,我院开始实施手术室精细化管理:①问题分析:组织一线护理人员、护士长、医师等共同讨论手术准备时间长、手术室接送时间延迟、手术时间长的原因,根据延迟接送问题调整部分外科科室,安全、快捷的运送患者,对各科室加大检查力度,查看术前准备工作状况。后勤部门加强电梯设备管理,避免接送途中的阻塞。对手术室加强规范,确保医师可最快速、最便利的获取仪器或物品。②规范手术配合流程:制定手术配合流程,对手术室护士加强培训,让护理人员彻底掌握各项配合措施、仪器设备应用方法、各种手术配合期间注意事项。术前彻底检查各项器械、设备与仪器,确保术前准备工作完善。术前1 d展开集中访视,手术当日迎接患者,做好交接与核对,查看患者信息是否完全,将静脉通道开通。制定术中配合方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根据事先规定的工作内容配合手术。手术完成后配合医师包扎、处理伤口,以生理盐水将患者体表的血迹、消毒液清理干净,对引流管妥善固定,护送患者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术后对手术间物品仔细核对,补充常用物品,做好清洁灭菌,并为术后的接台做好准备。③细节护理:展开护理服务专题培训,对护理人员从着装、服务态度、护理利益、标准用语、健康知识讲解、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加强管理,让所有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倡主动服务、亲情服务、人性化服务。对于等候区的患者,引导护理人员为其展开心理护理,主动加强巡视,并播放舒缓、轻柔地轻音乐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④加强考核:制定精细化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加强考核,并将考核规则、标准、要求、奖惩等明确,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1.3 观察指标:①由医院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利用自制护理质量考察表对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展开评价,考察表内容包括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②记录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每台手术时间、手术室接送时间等。③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分别选取22名手术医师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项目包括手术准备情况、术中配合情况、护理记录情况、术后服务情况等,总得分为10分,得分为9~10分为很满意,得分6~8分为满意,得分不足6分为不满意,统计护理满意度(很满意与满意人数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对比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方式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护理质量评分(84.6±4.3)分,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92.8±5.6)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手术效率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为(45.6±5.7)min,手术室接送时间(40.3±6.5)min,每台手术时间(125.6±20.7)min;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为(31.2±4.8)min,手术室接送时间(27.1±4.3)min,每台手术时间(97.5±18.9)min;对比可知,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室接送时间、每台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实施精细化管理前。

2.3 医师满意度比较: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很满意10例,满意6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72.7%;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很满意14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5.5%;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医师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面对的多是病情严重的患者,护理工作繁重而复杂,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导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也易引发医患纠纷[2]。目前手术室管理主张实施精益管理[3-4]。手术室护理由一系列护理步骤组成,实现精益管理是借助有限人力、物力来消除不必要动作或步骤,获取最大的服务效果。

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全面护理模式,主要特征为“精、严、细、准”,“精”指的是求精、做精,在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细致,这就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将自身工作落实到位,精益求精。“准”指的是准时、准确,护理人员不可拖拖拉拉,应确保护理工作精准到位。“细”指的是细致、认真,护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细化管理,细化护理流程。“严”指的是各项护理服务均需按照规章制度办事[5]。在手术室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目的的将手术室各级人员有效统一起来,根据手术室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流程,有计划、有组织、协调性的展开手术室护理工作[6],确保各项护理服务更为有序、全面,实现高效、连贯、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发现,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升高,护士展开手术准备时间、手术室接送时间、每台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可见,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效率,还可让护理人员更好的配合手术医师的各项操作。

猜你喜欢
手术室医师精细化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医师节》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