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分析

2018-01-20 12:30邱伟蓝黄碧燕
魅力中国 2017年52期
关键词:种植效益

邱伟蓝++黄碧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增加,我国出现了粮食需求量的增长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局面并存,粮食供求压力大。我国粮食增长潜力与粮食供求态势成为国内外持续性的关注话题。中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我国粮食安全与供求平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从水稻栽培入手,探讨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培育秧苗;水稻灌溉

一、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的选用、育苗、施肥、栽插密度和防治病虫等都对水稻品质的好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水稻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依据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稻种,并按照品种特性,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因素,配套栽培方案。在育秧过程中注意选用采用脱芒、精选和芽势强的种子,加强秧田的管理。在出苗前注意保温保湿,秧苗冒出时及时撤掉覆盖的地膜,并及时补水,浇水时要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育秧是水稻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水稻产值的基础,培育壮秧,保证秧苗的存活率,苗齐苗壮,栽种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

(二)保证田间施肥平衡施肥比例会对水稻品质造成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使用复合肥和复混肥生产出的水稻出米率低于使用磷酸二铵、尿素、钾肥等应用复合肥。在水稻施肥过程中,重施基肥,在5月份配合土地耕翻,使用腐熟有机肥6.0万~7.5万kg/hm2,硫酸铵375~450kg/hm2,6月施硫酸铵促进分蘖,8月前后施加硫酸铵作粒肥。

(三)水浆管理插秧后保持水层3cm以内,促进分蘖后期适时晾田5~7d控制无效分蘖,以后全程坚持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灌水深度3~5cm,由浅到湿,由湿到干,后水不见前水,循环交替,间歇灌溉。通过科学有效的水浆管理,促进水稻早分蘖、早封行,达到以水控草、以水促苗、以苗压草和以水调肥的目的。

(四)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依据种植经验,种植时结合本地的病虫情报,对水稻害虫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做好“三虫三病”的防治。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及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螟虫、稻飞虱、稻象甲和稻苞虫等。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及其爆发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药物。

二、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水稻品种选择不当

稻农由于学历不高,对科学水稻种植认知水平偏低,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多年的种植经验来选择种植技术。很多地区的农户选择同一品种水稻种植,导致一旦某一水稻地出现病虫害问题,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传染,为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水稻栽种中应该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搭配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征,选择更为合理的水稻品种,确保水稻种植高产增收。

(二)水稻育秧技术不当

由于农户自身科学种植意识不足,秧龄过长,导致秧苗之间的间隙不合理,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生长,加之忽视育苗前期环节重视,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三)水稻播种时间选择不当

水稻播种时间的选择尤为关键,如果播种时间较早,相应的会延长秧龄,如果播种时间较晚,可能会碰到寒冷气候,影响到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尽可能规避不良因素影响。

三、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策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前提”、一个“基础”、一个“中心”和一个“保障”。即以选用优良品种为前提,以培育多孽壮秧为基础,以建立合理的动态群体为中心,以防虫治病为保障。

(一)选择合适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是否选择合适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对于水稻生产影响较大,应该尽可能选择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品种,为水稻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二)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培育多孽壮秧

在水稻种植中,播种时间的选择是尤为关键的,如果早播需要考虑到全年种植情况,确保两个季节的种植过渡。不同育苗方式对于播种时间要求存在明显差异,湿润育苗相较于旱育苗方式而言温度应该高2℃。晚播的水稻则是需要充分考虑到水稻的生长周期,外界的天气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确保水稻产量。鄂嘉镇水稻育秧需要考虑三月“倒春寒”和八月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在3月8日-3月20日播种,多采用薄膜湿润育秧、旱育秧等育秧方式培育壮秧。

(三)建立合理的水稻动态群体

在本镇水稻栽培中,根据不同肥力水平确定其栽培密度,栽培密度在2.5-3.3万丛,一般肥力田块采用(8+3)*4的种植规格,每亩栽培2.7萬丛左右,结合合理的肥水管理技术,在确保水稻达到亩有效穗的同时,实现穗大粒多、粒大,从而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高产、稳产

在本镇水稻病害主要是稻瘟病(特别是穗颈瘟),虫害主要就是稻飞虱。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重点施用农药,确保水稻稳健生长,从而实现高产、优质、低耗农业的目标。

(五)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水稻

种植效益,要扩大种植队伍,提高种植规模,带动农机装备水平提升,使水稻种植规模化生产比例提高。首先,加强科技培训,将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相结合,采用理论培训、视频讲座与实际操作的方式,大力推进水稻栽培新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推广优质超高产的水稻品种的种植,如两优287、株两优819、新两优6号等优质水稻的种植。其次,推广创新高效栽培模式。推广一季稻的早播栽培技术与畜养再生稻栽培技术;早稻与晚稻连作机栽、机收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总产量和效益。扩大种植队伍,提高种植规模,带动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农业科技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在了解了解水稻生长特性与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从传统的追求粮食产量的增长的粗放经营模式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可持续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采取统一指导湿润育苗的措施,抓好秧苗素质,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普及,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区,以奖代补、验收考评等方式有效提高水稻种植规模、带动水稻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少林.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31):274-274.

[2]苏少红.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技服务,2013,25(6):1-2.

[3]李女.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科学种养,2016,8(3):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效益
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
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
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
水稻栽培中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不同耕作措施对香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