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选择

2018-01-22 07: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指征感染性开腹

于 松

(凤城市中心医院外五科,辽宁 凤城 118100)

急性胰腺炎是由胆道疾病、酒精、高脂血症等多种原因引起胰酶激活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常伴其他器官功能性病变,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更为凶险,预后更差。资料显示,急性胰腺炎的总体病死率为5%~10%,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则达到36%~50%[1]。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选择,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帮助结合问诊、影像学诊断及血尿淀粉酶检查等证实,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94±7.93)岁,病因:酒精性37例,胆道性21例,高脂血症11例,原因不明13例。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1.2 方法:手术指征、时机及方式:①早期重症胰腺炎伴随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腹腔内压仍超过2.45 kPa,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②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的患者行ERCP+EST+鼻胆管引流;③感染性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并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并发、假性囊肿、包裹性胰腺坏死或急性坏死后胰腺及胰周液体积聚,合并感染的患者,一般在发病4周后行外科介入,行开腹手术清除坏死胰腺、穿刺引流、假性囊肿内引流等处理。

2 结 果

本组成功治愈73例(89.0%),死亡9例(11.0%),其中3例死于术前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死于术后2周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感染性包裹性胰腺坏死,家属拒绝手术。存活的患者中9例并发非感染性假性囊肿,予以保守支持治疗后治愈;13例并发感染性包裹性胰腺坏死,6例经穿刺引流治愈,7例引流效果欠佳,行开腹手术治愈。本组住院时间25~74 d,平均(42.73±5.39)d。

3 讨 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消化科常见急症,病因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差,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危害很大。目前,业内基本主张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理念,而外科干预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对于指征与方式的选择仍是人们争议的热点。通常当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需进行外科干预,包括:①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②保守治疗时出现胰腺、胰周组织坏死并继发感染;③经规范的保守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加重;④暴发性胰腺炎,脏器功能进行性损害,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与腹内压增高;⑤胰腺无菌性坏死或假性囊肿,继发感染,消化道压迫症状或其他局部并发症;⑤不能排除存在其他急腹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第1个死亡高峰期为发病早期,第2个死亡高峰期为中后期,ICU综合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度过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带来的第1个死亡高峰,而因全身感染期与残余感染期带来的第2个死亡高峰期的度过则有赖于外科干预[2,3]。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干预方式较为丰富,除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还有近年日益成熟的微创技术。传统的开腹手术的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引流出有毒物质,降低腹内压,将胆源性胰腺炎病因予以解除,基本原则是简化手术。微创手术包括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腹腔镜手术、内镜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大大减小,安全性明显提高。其中内镜技术被认为是早期胆源性胰腺炎的首选[4]。B超引导穿刺引流可快速将积脓引出,可减少开放性手术的实施。腹腔镜技术可帮助人们进行腹腔减压、留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等,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但无论是那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与缺点,在胰腺炎综合治疗理念迅猛发展的当下,完善外科干预治疗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杜绝一概而论、一个模式、一蹴而就。近来来,“渐进式手术”得到提倡,即首先选择创伤小而简单的方法,逐步过渡到创伤较大的方法[5]。

本研究结构显示,本组82例成功治愈73例(89.0%),死亡9例(11.0%),死因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包裹性胰腺坏死。本组住院时间25~74 d,平均(42.73±5.39)d。提示,外科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把握手术指征,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指征感染性开腹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