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些社区的好心人

2018-01-22 11:10王宏斌
兵团工运 2018年1期
关键词:庆丰连队机车

□王宏斌

在二师三十一团社区大家庭里,有这么一群诚信友善的好心人,他(她)们在生产生活中秉承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成一个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而凝聚着正能量。

最美的“夕阳红”

今年80岁的杨庆丰老人,家住阳光社区。多年来,他老人家始终不渝发挥余热,主动帮助社区有困难的居民,协助居委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社区里的草坪长杂草了,他拿着剪刀去修剪,楼道里发现小广告了,他就拿着小刀一点点地刮干净。有老杨这样的邻居,真是我们的福气,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

杨庆丰老人退休前是机关行办室老主任,德高望重。退休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区,20年如一日,把社区的卫生、绿化、美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在闲散空地栽种树木、花草,美化居民生活环境,如今,所在社区广场上已形成一条20多米长的花廊。在为社区奉献的同时,杨庆丰老人始终不忘自己曾是一名军人,总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对团场、对党和军队的热爱。经杨老与社区人员商议,在社区居委会党支部支持帮助下,组建了社区“夕阳红老年文艺戏社”。开办的“梨园剧场”、“文艺课堂”、“曲艺献艺”等寓教于乐的民间社团,深受居民群众的青睐。

怒放的“玫瑰花”

在整洁有序的大树社区居民喻中平家的院落里,她正与丈夫、儿子一起忙着修理保养机车。门前大棚内菜园里韭葱争绿,圈舍里咩咩、嘎嘎的叫声一同勾勒出一幅和谐幸福的画卷。

喻中平从小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她开始出去打工,成家后,她和丈夫到新疆自谋生路。虽然挣了一些钱,但是除去房租钱,所剩无几。1996年春季,她决定到三十一团二连承包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辛勤努力,当年纯收入达3000多元。初步尝到了甜头后,夫妻俩的信心更足了。于是,决定在二连安家落户。这以后,她从未停止过学习。积极参加团、连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参与兄弟连队和周边团场交流学习。通过几年的探索、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连队名副其实的种地行家能手。

退休后,喻中平和丈夫看准农机潜力,筹措资金购买了一台754型机车。凭着真诚服务赢得了广大承包户的拥护。田管时期,喻中平还经常帮助劳力紧缺的承包户进行田管,“三秋”时期她家的机车积极为交花困难的承包户拉运、交售棉花,有效地支援了连队农业生产。

不老的“红袖标”

在闸北社区随时都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退休老人,她时常手拿铁锹或扫帚,手臂上戴红袖标在社区的角落里忙碌着。她就是76岁的方林珍阿姨。方阿姨虽早已退休,但思想没有退休,一直默默无闻地为连队环境综合治理发挥着余热。她的所作所为,令人敬佩,居民们都称呼她为“不老的红袖标”。

老方是个人人皆知的勤快人,爱干净,家中屋里屋外做到干净利落。不但自己家干净,她还十几年如一日地义务清扫连队营区道路,不言苦,不言累。她家离主干道近,过往车辆较多,车带的沙子泥土让她一天不知要扫多少遍。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她还义务参加了连队的看家巡逻队。一年四季义务为单位的公共场所营区巡逻。农忙时,她更忙,按她的话说,别人都下地了,这时家里的安全问题就是头等大事,我干不了别的,还可以给她们看家望门,让她们安心生产。这几年她累计义务出工300多天。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时,老方阿姨就推着一辆驮有扫把、铁锨的自行车,一会扫垃圾,一会儿装垃圾,把连队主干道路上的垃圾清运得干干净净,每天在打扫完公厕还往粪便上散碎草,预防病菌传播,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她的付出,为单位累计节约资金近2万余元。她的辛勤劳动给居民群众换来了美好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庆丰连队机车
家蚕新品种“庆丰×正广”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报告
上海庆丰彩印有限公司
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HXN5型机车牵引力受限的分析与整治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基于CTC3.0系统机车摘挂功能的实现
“庆丰包子”案翻天大逆转
一种机车联接箱工艺开发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机车“神医”育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