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引、育、用、留』推动人才工作突破提升

2018-01-22 14:27中共惠民县委组织部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惠民成才人才

□中共惠民县委组织部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惠民县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好 “引、育、用、留”文章,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不断培养壮大各类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工作突破提升。

聚焦需求“引”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近年来,惠民县大力实施“兵圣英才·智汇惠民”人才引进工程,设立人才专项经费,通过科研资金扶持、单位个人奖励、人才津贴补贴等形式,吸引鼓励各类人才来惠创业就业。聚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化纤绳网、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学研转化成果。近年来,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1人,其中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2016年,龙马重科有限公司明科勒、朱熹巴相继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实现了全县自主申报中央、省一级高层次人才“零”的突破。

创新理念“育”才。育好人才,首先要有识才的慧眼。近年来,惠民县每年组织开展 “乡村之星” “首席技师”“惠民名师”等本土人才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获批县级以上实用人才119人,其中省级5人,市级42人。搭建惠民县创新创业示范园、鲁北电商物流园等平台,在企业入驻、创业信贷、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匠心惠民-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分领域、分层次开展技能人才培训班28期,培训技能人才2900余人。深化人才服务“春风计划”活动,累计举办服务大集126期,专家讲堂113期,服务培训群众10万余人次,实现人才专家点对点、面对面服务,切实把人才作用发挥到脱贫攻坚一线。

搭建平台“用”才。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惠民县坚持规划引领、筑巢引凤、企业人才载体先行的路子,采取政府牵线、企业建设、部门合作等模式,建立重点载体建设目录,实施一企一策,搞好配套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建设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学研技术联盟及研发中心,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大幅度提高企业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度和容纳能力。近年来,全县共建成省级以上人才平台21家、市级平台载体79家。通过定期开展在外人才恳谈会、“大学生暑期故乡行”、建立惠民籍高层次人才交流群等方式,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联系,邀请他们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回乡投资创业。同时,围绕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优化环境“留”才。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人才作用发挥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近年来,惠民县相继出台《惠民县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办法》《惠民县人才引进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意见》《关于在全县建立实行五项人才工作制度》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定期开展职能部门进企业、“人才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对高层次人才、惠民籍在外人才、本土人才进行摸排联系,实时补充完善人才信息库、科技型企业库、人才需求库。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居留、出入境、社会保险、医疗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政策,为人才解决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深化“人才宣传月”活动,集中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对各类人才政策、创新创业典型等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竞相成才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惠民成才人才
人才云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惠民网:飞奔的社区O2O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