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视野中的担保物权问题

2018-01-22 23:16张海涛
法制博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担保物担保法破产法

张海涛

黑龙江鼎承律师事务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我国自2006年起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简称《企业破产法》)以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毫无疑问的是《企业破产法》的实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供给侧改革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1],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和国内的经济变化越来越大,而且这套法律本身也存在有不完备性,所以也给破产法的进一步实施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总结在当前企业清算的背景下破产法的实施遇到的经验与教训,进而进行制度改进。

一、破产法与担保法的相互影响

追根溯源,我们能够发现,破产与担保二词都来自于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当中,但是,虽然世界各国的担保法和物权法都是来自于一个国家,但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下,当前对于破产法和担保法的法律条文内容上却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如果要分析破产程序当中的担保物权问题,一定绕不开破产法与担保法的相互关系,下面我们将从解释论和立法论这两个角度进行简单分析。

(一)担保法的发展对于破产法带来的影响

与破产法相比,担保法具有更加稳定的内容以及更加多变的形式,但是总的来说,担保法的变化呈现出来了三个方面的趋势,分别是担保的物权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非典型担保异军突起以及对于担保物权的实现所需执行的程序越来越简化。下面将进行简单解释:

首先,担保的物权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无论是从权利形态还是担保物的范围,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当前等等物权担保体系涉及到了抵押权、留置权以及质押权等多种权利体系,在对抵押物和质押物的要求上也越来越宽。

其次,非典型担保异军突起,所谓的典型担保,一般是指在物权法以及担保法中进行了规定的担保形态,而我们将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有担保性质的融资方式称为非典型担保,而非典型担保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典型担保的框架约束,拥有更加简单方便的操作形式和更加灵活的实现模式,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最后,是担保物权的实现所需执行的程序越来越简化,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对于担保案件的实现效率,但是我国当前对于进行破产清算以后是否对物权行使暂停权依然存在有争议,而且对于破产法的清算时机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解决。

总之,担保制度的发展无疑会给破产法的制度发展带来挑战,而且,在物权法发展过程中还会给破产法带来许多其他问题,首先,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担保物权和不同种类的担保标的物,破产法应该有明确的区分,不能够一概而论;其次,担保物的估价将会随着担保法的发展发生变化,而这个估价在破产清算当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是否能够实现对于担保人权保护的关键举措;最后,在破产重整的流程当中,越来越丰富的担保权利形态和担保物范围将会给其进一步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2]。

(二)破产法的发展对于担保法的影响

我们所谓的担保物权,最初产生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实现融资以及对企业的破产风险进行防范,所以,我们认为破产法是担保法的一个试金石,如果在企业破产时没能够对担保物权进行进一步的维护[3],那么将会对担保制度造成极大的损失,而当代破产法几经变迁,对于物权法也确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破产法的立法目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最初建立破产法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在企业破产之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担保法是相似的。

其次,破产法相比一般的破产程序而言,由于司法的介入而拥有了强制性和最终性,一般情况下,在我们启动破产程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将对所有与债务人有关的债务和债券关系进行彻底的清理[4]。

总之,破产法与担保法之间的相互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我们需要理清这二者的关系,才能够为我们解决破产法中担保物权的相关问题提供合适的思路。

二、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都了解到了破产法与物权法是两个相互影响而且相互作用的法律制度。对于破产法视野下的担保物权处理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分别是破产法自身的特性以及在执行破产程序是担保物权可能会涉及到的物权与债权,总之,我们需要坚持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处理原则,对于民商法涉及到的相关原理进行全面的贯彻落实以及要从心底里尊重破产法的顺位清偿规则。

[ 参 考 文 献 ]

[1]徐阳光.破产法视野中的担保物权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31(2):12-23.

[2]董士忠.劳动债权在破产法中的立法定位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16.

[3]杨娴.破产法中劳动债权保护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4]茌远洋.劳动债权问题研究——从破产法角度[D].云南财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担保物担保法破产法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让与担保的困境及出路
破产法七十年:从政策工具到法治缩影
新破产法的适用范围的思考分析
物权法与担保法适用的时间效力研究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韩国《动产·债权担保法》的基本结构
担保法的制度构建和优先受偿权的根据
担保法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