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来自中国的“无名”主角

2018-01-22 16:49肖文杰
第一财经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飞电子展展位

肖文杰

1月9日,2018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开幕当天,举办地拉斯维加斯罕见地下了大雨。从威尼斯人酒店前往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LVCC)原本只需要10分钟,那天却要1小时,酒店门口的摆渡巴士和出租车扬招点也排起了长队。

这打乱了Stephen的计划,他原想10点前赶到LVCC,以便上午拜访5家供应商的展位,但此时他只能一边刷新Google地图的实时路况,一边修改精确到10分钟的行程安排。

Stephen是一名加拿大的手机配件批发商,他的上游卖家大都来自中国—更确切地说,来自深圳。每年,他都要去中国出差几次,不过最近几年,他可以至少减少一次出差,因为在CES上,他能见到大多数的上游合作伙伴。

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字是,参加2018年CES的5000多家展商中,有482家的名字里包含“Shenzhen”,来自中国的展商约占整个CES的30%。而它们大多都默默无名,不太会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某种意义上,它们才是CES真正的主角。

威尼斯人酒店的Sands Hall是CES的分展馆之一,这里只接受成立3年以内的创业公司,一个最小展位的租金只要2000美元。不少中国公司第一次来到CES,都会选择在这里租一个展位,作为自己在CES的起点。如今充斥在LVCC各个角落的中国公司,不少也都经过了从Sands到LVCC的路径。

速腾聚创就是其中之一。今年,这家来自深圳的激光雷达创业公司把展位摆到了主会场LVCC的北馆,它的旁边就是美国汽车厂商福特—北馆是CES的汽车业主展区。

这家成立3年的公司已经获得3轮总计数千万元的融资,2018年,它推出了技术颇为前卫且报价不高的激光雷达产品,这一产品能否获得大公司的研发订单,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能否继续获得融资。这也是速腾聚创有动力从创业公司展区狭小的展位“登堂入室”来到大公司身边的原因。

这些公司展区的工作人员几乎没办法和同一个人交谈5分钟以上—他们接待最多的不是他们期待的大公司,而是创业公司。

来自印度的Cheruvu就拖着速腾聚创的工作人员询问那款激光雷达的详细参数,并且用极快的语速介绍自己来自一家叫作Olay Play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需要购买激光雷达,装在测试车上,收集数据,改进自己的算法……与他交谈的工作人员似乎没有完全听懂Cheruvu的介绍,但还是熟练地报出参数和技术优势,然后略得意地指着一旁一个对着技术演示视频录像的参观者说:“看到了吗?那是我们竞争对手的CEO,一直在拍。”

今年,至少有5家总部在中国的激光雷达创业公司来到CES,这个行业目前受到国内的政策扶持,也吸引了投资人。在速腾聚創的展位上,你看不到中文,公司名也用的是英文的Robosense,对于激光雷达这个尚在起步的细分行业来说,被某个一线零部件厂商投资是最好的出路。不过,它们肯定无法全都如愿。

凡是正在或是已经经历投资热潮的行业,你总能在CES上看到类似的中国公司聚集。比如LVCC南馆的无人机专区,你可以看到七八个用网围成的试飞空间,里面的中国参展者们熟练地操纵手机,让自己的无人机作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吸引参观者的目光。

来自中国台湾的黄只孟认为,如今涌入CES的中国内地小公司,正如20多年前的台湾公司。她所在的台湾公司雅泰专门生产音响连接器。1990年代起,这家公司就开始参加CES,客户主要在北美、欧洲。除了CES,黄只孟还会去每年的香港电子展—这两个展会是她接触采购商的主要途径。

不过这两年,内地公司的涌入让她感受到了压力。熟悉的采购商会拿着从内地公司的报价—数字往往低得多—要求雅泰给同样的价格。黄只孟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解释,如果用这个价格,根本做不到他们想要的品质。即使如此,她还是会失去一些订单。经过产品定位的不断提升,雅泰如今只做提供给专业用户或发烧友的高端产品。

对于另一些公司,寻找客户不是它们来CES的目的。

王飞是简方VR的技术负责人,这家公司在LVCC南馆的展位大约20平方米,已经不算小了。王飞说,来自己展台参观的,95%是“游客”。去年,他第一次来到CES,最后收集了大约40个意向客户,不过绝大多数都没有下文。简方VR的客户全部在中国,而CES上遇到的那些主要在美国和欧洲。

王飞承认,至少对他而言,CES的最大价值是看展而不是参展。VR是一个在前两年被吹热,但至今仍未兑现成市场表现的投资热点,从业者迫切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产品能真正触发购买。

这也是为何大公司高管们的演讲能在CES上重新受到重视,他们谈论的趋势、愿景,离普通人尚远,但对分散在产业链各端的小公司来说,可能就是数年后的产品规划重点。

至于为什么还在持续参展,“这毕竟是CES,况且展位的租金也不贵,不到3万美元,国内也有一条龙服务的参展公司,不需要操心太多。”王飞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uSens是一家提供AR、VR和手势控制等技术的创业公司,它在美国加州创立,不过大多数员工都在深圳,客户也主要来自中国。和简方VR一样,它的展区也在LVCC的南馆。在这里,你能看到不少VR、AR技术公司。

3年前,uSens来CES的时候,展示的还是自己的VR手机端头盔,但现在,它的主营业务已经是一款AR应用,它能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类似AR游戏《Pokémon Go》这样的应用。而一个尚未正式公开的消息是,它已经在为一家电动车创业公司提供车内手势控制技术。

和王飞的观点类似,uSens的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周刊》,CES上能告诉他们最新的行业趋势。但另一方面,这位负责人也承认,如果真的要吸引客户,还是国内专门的开发者大会更直接有效,CES最大的作用还是推广品牌。

归根结底,CES是个电子展,在1967年它第一次举办时,展厅里只有一个个桌子,上面摆着密密麻麻乍一看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电子元件。

虽然此后,CES见证了诸如磁带录像机、CD唱片、微软Xbox、平板电脑等伟大产品的诞生。但大约5年前,硅谷的大公司们就不太来CES了,它们有自己的开发周期和市场策略,也有足够的资本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发布产品,不需要借用CES的热度。

如果没有汽车业闯入,CES上见到的大公司可能更少。就像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所说,绝妙的消费电子品,没必要到一个挤满10万人、混杂着上万种产品的展会上亮相。

真正需要CES的,是产业链后端的小公司,和它们的客户。作为一个产业类展会,对接产业上的各个链条是它的本职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如今CES上涌入的名字上带着“Shenzhen”的公司,某种程度上是为CES祛魅了。

Stephen最终完成了他的供应商拜访任务,他颇具经验地自带三明治,而没有在餐厅区排30分钟的长队,这给他省下了时间。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在CES上接触到的这些中国“无名”公司都预订了明年的展位,在一定时间内,CES仍将是它们每年参与的最重要的线下活动。

猜你喜欢
王飞电子展展位
2021国际消费电子展大陆集团,HERE和Leia联手打造裸眼3D汽车导航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A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cay Mode Solutions for Three-Dimensional Cylindrical Kadomtsev-Petviashvili Equation
市场观察(1)
广州车展展位图
第85届中国电子展圆满落下帷幕
汽车高科技仅在“一步之遥”——聚焦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QNX亮相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
需求强劲 展位爆满——BAU2011—18万平米展位几乎预定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