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我国应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18-01-22 21:07孔祥行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期
关键词:法治国家十九大依法治国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并结合我国目前法治实施状况,深刻系统的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关于新时代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判断。这对于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党的领导与法治国家的逻辑关系,继续把握我国未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的性质与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十九大 法治国家 法治道路

作者简介:孔祥行,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007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不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是一个全面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团结奋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不断实现全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球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掌握制度性话语权的时代。这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入了美好的新时代,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机遇与前景,孕育着新的光明与梦想,对于法治国家而言,我们应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笔者认为应当有四个方向需要把握。

一、 新时代应更加坚定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一)堅定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基于历史和事实的判断

从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与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怀揣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努力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在辛亥革命之后,尝试了君主立宪制以及总统制,孙中山、蒋介石、袁世凯等众多政治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依然没有找到最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模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旧存在,穷困潦倒的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民不聊生的悲惨世界之中。随着十月革命的广泛传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迎来了救命稻草——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中,逐渐找到了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以农村来包围城市以及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法,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华丽转身,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众多的困难与挑战,不忘初心,坚持不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

(二)坚定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将成立中国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小组,不断加强党对依法治国建设的政治领导。上述论断充分说明了党领导人民走向新时代的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命脉所在、利益所系,是走向新时代法治国家的应有之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依法治国,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才会充分的得到实现。

二、 新时代将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主体本位论思想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众多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76年来,人民群众才是决定党和国家发展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力量。我们迈向新时代的法治国家,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法治发展的成果惠及于广大中国人民。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宗旨

人民群众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要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把法治建 设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要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意识到法律是保护其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三、 新时代要坚持德法兼修,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新时代的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一定既要进行法治,也更要进行德治,两者缺一不可。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要求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内在的、共生的、互济的结合,贯通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从法理学的角度考察,法律与道德在功能上的联系在于调控社会以何为主,法律侧重于规范作用,通过规制人们的行为来达到调整社会的作用。道德侧重于教化作用,通过谴责人们的内心来达到调整社会的目的。进行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既需要法治,更需要德治,通过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伦理来反映法治价值,提升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化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管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使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必须要在党内立要求,树规矩,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性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依规治党。

1.不断增强党内法规制度化的建设,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目前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的重要依靠,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党内的规章制度则是适用于全体党员,党组织和众多党员不仅要遵守宪法法律,更要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的要求自己。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形成配套的党内法规体系,形成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endprint

2.不断增强党内法规制度化的建设,不断深化党章宗旨。共产党党章规范化的体现了我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方向,全党同志必须认真遵守全部规定。要建立党内法规的制度化体系,就必须把党章的重要性摆在首要位置,全党同志要共同维护并意识到党章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切实提高党章在党员生活中的实际效力。

3.不断增强党内法规制度化的建设,必须强化党的纪律。党纪党规是我们党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靠偉大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点。严肃党内纪律,首先就是要严肃党内的政治纪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党同志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落实“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的维护党中央的政治权威,全党同志应当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不偏移。

四、新时代的法治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进行新时代的法治建设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不动摇。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辩证法观察一切,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体现当代精神,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又要汲取外国的法治实践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会充分体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创新性。

(一) 继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一个国家和社会、迈向一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对我国中华法律文化进行学习与借鉴。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是在我国这些年来经济、文化和历史的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不断蓬勃发展,以及内发性演化的结果,具有相当雄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气息。五千多年来,中国走上了一条与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法文化,我国古代主张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礼法并治、累犯加重、居安思危,这些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一定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想上的芬芳。中国人民永远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更不会当一个文化虚无主义者,不可以数典忘祖、轻视一切、目中无人,要不断的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探索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利用和传承,对于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内容加以抛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做全盘接受主义和全盘否定主义者。

(二) 不断向世界优秀的法律文化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首尔大学的演讲中说到,文明是平等的、包容的,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彩,因互鉴而美丽,在当今世界各国日益交流频繁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以开放、包容、平等、真诚的视角去敞开胸怀,移植并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化与实践经验。新时代,我们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不能固步自封,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更要虚心学习和不断接受批评与建议,尊重各国民族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中华儿女在为中国取得巨大成就而感到骄傲的同时,但不要骄傲自满、停止前进。新时代,中国将继续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向世界各国的优秀法治文化成果学习,为推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得更加美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也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正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孕育着新征程,新征程意味着新梦想。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期,我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风险,依法治国将会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占据重大作用,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发展理念,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儿女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4-10-29(2).

[2]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 12-05(2).

[3] 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07-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治国家十九大依法治国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从宪政意识视角辨析“法治国家”与“宪政国家”
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困境及破解对策
社会身份标签化的破解:司法与新闻的再认识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