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8-01-22 10:40王宏
未来英才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为习惯

王宏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尚未建立正确的是非观,难以分辨是非对错,因此更容易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再加之小学生模仿力较强,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为习惯;规范协调

叶圣陶先生曾将教育的本质归结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行为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于小学教育者而言,要抓住小学这一行为习惯培养的黄金期,素质学生的健康个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认识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可塑性极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结出怎样的教育果实。所谓好习惯收益终身,坏习惯累及终身正是这个道理。在儿童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尤其巨大。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对这一问题提起重视,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认识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进而主动配合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引导,在行为上有所转变和约束。学校教育不仅仅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時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在好的行为习惯驱动下获得更全面的发展[1]。

二、引导学生认识良好行为习惯的构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需要使学生明白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这些好习惯会对生活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倡导的,对自己或他人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这些认知会影响学生主动摒弃一些坏习惯,规范自身行为。教师需要以《小学生守则》为出发点,使学生熟记各项守则和行为规范,可以利用班会、自习会、讨论会等形式促进各项行为规范的落实,可以采取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方式,激发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的积极性[2]。教师还可以将班上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作为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力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会形成浓厚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修正氛围,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完善校园学科建设,着力构建起以思想品德课为核心、班会与其它学科向辅助的行为习惯培养阵地,依托校园软文化构架起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主题活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体现寓教于乐特点。校园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习的校园生活,同时还能成为德育教育开展的驱动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如可以通过“劳动小能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立能力,通过“节约策划”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浪费的良好习惯。这些活动内容多样、形式活泼,很受学生喜爱,同时也能够使行为习惯培养摆脱硬性理论说教的束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的热情。

四、教师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是除父母之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与父母不同,更多的是信赖和尊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就需要教师关注自身行为举止,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做到言出必行、言行统一。在工作、学习、教学等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4]。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能乱扔纸屑,如果教师只是在口头上强调而没有辅助性的,学生就会得过且过,认识不到维护班级卫生的重要性,更难以养成讲卫生、为集体着想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如果教师看到教室里有纸屑,主动上前捡起并将其扔入纸篓,然后继续上课,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思想震动并进行自我反思,长此以往,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会主动观察教室里也没有纸屑,并主动维护班级卫生秩序。所谓“空讲百遍不如一次实践”,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和引领学生,才能在学生心中形成强烈的触动力,进而主动规范自身行为。

五、家校联动,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表现,同时更是内心价值观的形成与体现,这就需要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做到知行合一。不少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如在学校主动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活动,可能是卫生小标兵、助人为乐红旗手等,但是在家中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双重人格特点非常明显

[5]。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建立更加密切的沟通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作秀”,而是真正在行为上、思想上认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主动约束、主动提高,实现家校互动,真正实现行为习惯的内化作用。

六、结语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过程,不但需要学生为之努力,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科学的引导和督促。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突出长期性和持久性,好习惯一旦养成,就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主动约束自身行为,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 夏丽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9):54.

[2] 杨美茹.好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基[J].内蒙古教育,2010(14).

[3] 李晓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以潍坊市某小学为例[J].学周刊,2015(34):73.

[4] 张万平.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学周刊,2015(17):17.

[5] 李志侃.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37+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