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学原理课程实训教学的思考

2018-01-22 13:20王欣丁肇炜王雷李飒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程特点实训教学

王欣 丁肇炜 王雷 李飒

摘 要:《治安学原理》作为一门面向治安学专业大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性质有着较大区别,决定了这一课程的实训课内容形式的设计必须独具特色。因此就《治安学原理》课程特点,教学对象的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铁道警察学院本课实训情况为依托,将当前受众较广的模拟实训教学与之进行对比,来阐述对该课程实训教学活动的思考,以期进一步改进完善。

关键词:治安学;课程特点;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5.079

《治安学原理》作为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下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是对社会治安现象进行整体化研究,并着力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研究对象包括社会治安现象、产生社会治安现象的原因和治安对策三大方面的内容。其涵盖内容较为广泛,与一般专业课程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集中体现在课程性质不同所影响的教学模式的差异上。为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适应公安工作需求,提高学生对治安基层状况的熟悉程度和对相关公安业务的掌握能力,我院在对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寻找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公安院校治安专业科目的独特的实训教学模式。

1 治安学原理的课程特点

1.1 治安学原理课程内容

《治安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本课程的开设对象是治安学专业大一学生,其对治安学专业理论的学习尚未开展,《治安学原理》课程在治安学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中占据基础性位置,对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学生对课程展开学习之后会发现课程内容上概念类、原理类等纯理论知识较多,鲜活案例少,学生可实际操作机会少,也造成了诸多学生时常抱怨该课程学习枯燥无味的窘境。再者,此课程内容跨度大,知识面广,结构性强。全书内容分为四编,共12章,四编分别为导论、治安客体、治安主体、治安运行,主要对治安现象、治安秩序、治安管理、治安防范等内容进行阐述,内容较多,授课时间较长,共34个学时(以我院为例)。另一方面,该课程内容系统性强,有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名词的概括和总结,也有对治安专业单项业务的介绍,逻辑严密,内容涵盖广泛,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功能。

1.2 课程特点伴随教学问题

该课程涵盖理论知识居多,抽象性、概括性较强,决定了其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这就难免在授课过程中出现教师讲解照本宣科,单就书本内容进行纯理论讲解,造成相关理论知识更显空洞,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对于教学对象来说,理论性如此之强的原理性课程他们是很难深入理解和消化的,由于对课程内容的不理解造成了部分大一学生集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很多学生对这一类专业的误解,将这一类的课程认作是纯理论的、层面涉及较高但泛而不精的,而治安学更是没有实质性内容、没有科技含量的一个专业。于是不少学生在大一一学年就失去了对大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势必会影响日后的学习与工作。

2 治安学原理课程开展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2.1 正确认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单一性与封闭性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普遍误解与倦怠,学习效率较低,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困扰,造成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预想效果相差较远,教学质量较低。而倡导实训化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实践中重新认识、理解书本知识,重拾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效果。

2.2 回归生活,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发现在校理论知识学习的用处,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很多刚入学的警校大学生潜意识里的《治安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甚至导致对该一类的理论性学科均产生厌烦心理。理论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实训教学旨在让学生们回归最真实的生活当中,避免闭目造车,各自带着对“治安”、对“治安学”的不同见解,去实践中找寻差异。有学者在讲述理性主义时曾提出“感性材料的堆积不是科学理性的认识,只有将理性作为核心,贯穿到感性材料之中,对之进行加工分析,才能建立对事物的合理的科学。”实训教学亦是如此,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对实训项目内容、流程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进行感性认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专业理论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提升警校生警务实战能力。實训教学是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点,也是连接学生冲破书本定式思维,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口。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学工作开展

深入到治安基层进行实训,有利于学生提前对治安业务工作进行感性认识,熟悉公安工作环境,了解治安管理对象特点,感受治安学理论学习的真实性与实用性,以便更好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治安业务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职业态度,增强对警察职业的认同感;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继而提高综合素质,争做全能型警务人才。对教师而言,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改善教学问题,督促老师深入了解公安一线情况,促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为“教”、“学”双方双向学习提供乐趣,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4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培养警务实战能力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

“课程体系建设是治安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治安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课程体系内容,如何灵活的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使我们治安学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治安学专业与公安一线业务紧密联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多样化实训教学的开展,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实训教学意在引导学生按照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治安一线需求为导向,灵活的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掌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等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endprint

3 治安学专业实训课程的实训现状

近几年,各公安院校为改善教学模式,纷纷致力于实训课程教学的项目研究上,实训项目明显增多,实训内容的设计形式更是灵活多变,而实训内容涵盖的范围决定了学生接受实践知识的范围,内容设计的越全面,其接触的实践项目越丰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越能得到切实提高。

3.1 受众较广的现场示范与模拟演练教学

目前大多公安院校组织实训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两种方式:现场示范与模拟演练。现场示范教学规模较小,涉及内容较少,以铁道警察学院治安专业下开设的《铁路消防管理》一课的实训教学为例,由教师在对铁路消防安全知识的相关要领进行讲解过后,再进行此类消防实训项目的示范,接着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模仿操作,由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学生反复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而模拟演练的核心是情景设计和角色表演,其主要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治安案件发生情节、事件场景、应对策略及处置方式进行开展,由学生配合老师在场景模拟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最大限度的还原或预测事件发生的场景,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类型案件或治安管理业务处置模式的效果。以我院铁路警卫课程的实训教学为例,在实训开始前预先设定好某某领导即将莅临我校视察的情节,安排学生对校园各个场所进行无死角排爆演练,老师事先在特定的隐蔽地段放置标有“爆炸物”的物品,考验学生在进行排爆演练时的实训态度以及排爆搜查能力,同时由部分学生扮演领导、警卫人员以及“杀手”,并设置三方对峙情节,以此锻炼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实训教学模式的开展越来越钟情于模拟演练,让学生亲临其境,切身感知每一项实训内容发展的程序与步骤。

3.2 模拟演练实训教学的不足之处

模拟演练实训确实达到了可观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枯燥的理论学习增添了乐趣,但不可否认模拟实训也存在一定弊端:(1)实训受场地限制,而大多实训场地都选择了校内,这就限制了实训内容和形式。(2)由学生扮演治安管理对象的方法缺乏对抗性、复杂性,学生自身的主观善意因素容易不自觉融入到表演中,使实训难以贴近治安管理的实际,只是简单的“模拟”,难以达到仿真的效果。(3)学生在演练中扮演的角色通常是唯一、确定的,如此单一的角色若不进行角色转换,学生就不能系统完整的进行全角色体会,难以达到全方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4)模拟实训的内容形式一般都是预设成型而进行模拟的,情景比较固定,而学生面对即将发生的场景大都已有心理准备,这样就不利于考验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应急处置的能力,如果实训能达到多种突发情况同时模拟演练,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将会遇到更大挑战,但实训内容要求过多势必又造成耗时耗力。

4 治安学原理实训课程的模式创新

4.1 模式创新之实地访谈法

与上述各院校热衷的模拟实训方法不同,笔者认为与其对可能发生过的场景进行预测式或再现式模拟演练,不如直接深入基层,了解最真实的治安动态。以铁道警察学院《治安学原理》一课的实训教学为例,不同于《铁路消防管理》、《铁路警卫》等专业性较强的科目,《治安学原理》涵盖内容广,理论性强决定了仅仅了解业务流程,熟悉可用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其必须身临其境,让学生自己带着疑惑去探讨什么是治安,脑海中的治安与实际中的有何不同。由此我院师生采用实地访谈法训练模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下派到学校周围各个治安网点,访谈场地的选择多样化,不受限制,不拘泥于特定的实训场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访谈对象,也可根据自己理解下的与“治安”联系最密切的群体进行访谈。同时访谈内容广泛,学生可就群众对居住区周边治安状况评价进行调查,可就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情况进行交谈,也可根据自己对治安相关业务的疑惑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访谈过程需录下视频,保存相关图片,或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将过程予以记录,以便后期整理归纳。在场地无限制的前提下,学生们选择的访谈对象各异:派出所民警、小区保安、酒店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社保会人员等等,从他们口中可以得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关于治安状况的评价和关于治安需求的标准,从后期回馈的作品内容来看,学生们从此次实地访谈活动中获取的有关治安基层动态与公安业务实践方面的知识较为丰富,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4.2 实地访谈法的独特之处

实地访谈这一实训活动是一个锻炼学生沟通能力的平台,在采访过程中了解最真实的治安问题,剖析问题,积累相关实践经验,这一方式将警校学生从警界人士转换到媒体人士,警校生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民众面前,一方面可以切实感知群众对待警察这一行业的态度与看法,或支持或抵触或是漠不关心,从这方面看,访谈实训的开展是考验良好的警察形象在基層的树立与否,以及民众对警察信任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由警校生担任记者采访可以提前感受警察与媒体记者的这一角色转换,锻炼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为日后毕业从警与媒体正面交锋时的从容应对打好基础,便于更好地寻求警察与媒体的最佳融合点,为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形成贡献力量;其次,学生与民众面对面进行访谈时可以在与民众近距离接触的同时倾听最真实的“群众声音”,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公安业务工作积累经验。

在这个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其对新知识的需求,应此需求,各式各样的实训教学模式被搬上讲台,而实训项目的具体设计需根据该课程的课程特点及性质来定,其实训内容也应最大限度的围绕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顺应现时代治安管理形势发展变化对治安专业课程教学的新要求,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公安院校教育培养质量,力争与人民警察招录体制改革中从源头上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的要求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建和. 治安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6).

[2]石向群,石琨. 治安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进路[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4).

[3]章春明等.构建治安学人才培养动态课程体系课题组[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特点实训教学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微课”模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