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将就

2018-01-22 00:15苏平生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7期
关键词:阿信文化课考场

苏平生

走出2017年的高考考场,1998年出生的陈荣杰微扯唇角,面带笑容,长长出了口气。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高考,只为实现心中执著的梦想……

所有的男孩儿都有个英雄梦,陈荣杰也不例外。他从小就喜欢观看体育比赛,上至奥运会、冬奥会和全运会,下到NBA和CBA都是他的菜。每每看到身披五星红旗的运动员在场上狂热而兴奋地奔跑,陈荣杰感觉全身上下的毛孔仿佛也跟着打开,五脏六腑都透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如果有一天,他也能成为体育工作者,人生就完满了。

为此,他从小特别注意锻炼身体,长跑短跑、跳高跳远和游泳武术他都精通。身边很多同学都为体育考试是否能及格而烦躁焦虑,陈荣杰却能轻而易举地拿下全班第一的好成绩。正因他花在体育运动的精力和时间过多,文化课成绩反倒平平,一度令他苦恼不已。

初中考高中,他凭借体育特长加分和并不出众的文化课成绩,勉强考上本地一所普通高中。从此,他成了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邻居们都劝陈荣杰的母亲说:“让孩子学体育有什么用?你看你家孩子,体育很好,可文化课跟不上,将来还不是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理想工作。”可陈荣杰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哪一行都有出息,难道学体育就没体面的工作?

陈荣杰了解自己的弱点在文化课,升入高中后,除了按照老师的安排继续练习体育,还特别注意文化课的学习。他比其他学生认真努力,比他们勤奋刻苦,成绩也比刚入高中时有显著进步,但初中基础始终影响他,那些升学时比他成绩高很多的学生,最终成绩还是比他好。

时光荏苒,2016年6月,陈荣杰迎来人生第一次高考。他第一志愿报考山东体育学院,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录取时他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只拿到一所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看到同学们收拾东西离校,欢天喜地到理想的大学报到,陈荣杰黯然神伤,心里真不是滋味儿,七尺男儿第一次流下眼泪。

母亲见他愁眉不展,于心不忍,便对他说:“你表哥去年高考不理想,家里安排他去新加坡留学,他学的商科,毕业后还能考MBA,工作也容易找。现在高考并非改变命运的唯一桥梁,条条大道通罗马,要不我们也安排你出国留学?”

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劝他接受母亲的建议。那些日子,他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反复出现电影《翻滚吧,阿信》的主人公,阿信为实现体操梦,—直坚定信念,最终翻出天际。他想成为第二个阿信,就不能因暂时的困难放弃追求多年的体育梦。

2016年国庆节后,陈荣杰做出复读的决定,第二年再考,此举遭到家人强烈反对。陈荣杰对母亲说:“我从小就想从事体育工作,您就让我任性一回吧!”年轻时,谁没做过点儿疯狂的傻事?心软的母亲最终依了他。然而,复读并非高考的捷径。很多高中接收复读学生有高考成绩限制,他的成绩不理想,没有高中愿意接收他。最终,陈荣杰找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他把自己的决心讲给校长听,苦苦恳求校长接收自己。校长见他态度端正,意志坚定,终于点头破格收下他。陈荣杰万分珍视复读的机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课上,每天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个走,披星戴月,攻坚克难,他的文化成绩终于突飞猛进。

2017年6月,他怀揣梦想和期冀,重新走进考场。与第一年高考心态不同,这次,他多了成熟和自信,少了懵懂和无助,答题更游刃有余。走出考场,陈荣杰心情舒畅。或许这次,他能填报比去年的志愿更好的体育学校,璀璨人生在前方等着他……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信文化课考场
期末小考场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阿信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重逢
你给我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