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海棠行道树培养技术

2018-01-22 00:34邵凤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整形修剪行道树

邵凤成

摘要 部分北美海棠品种具有小乔木特性,但之前低干矮冠的培养方式使这一特性并未显现,也限制了它的使用。近年由于出现海棠存圃供过于求的被动局面,北美海棠向高分枝点行道树方向培养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分别从品种选择、整形修剪和培养特点3个方面介绍4种北美海棠高分枝点行道树培养方式,以飨读者。

关键词 北美海棠;行道树;整形修剪;培养特点

中图分类号 S685.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46-02

北美海棠(现代海棠),属蔷薇科苹果属灌木或小乔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品种由北京植物园最先引进我国,后来很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相继引进多个品种。引进之后,因为其不同品种特点明显、优势突出,市场需求量急剧扩大,为了快速进入市场,种植户多采取低干矮冠的花灌木方式扩繁,主要原因是低干有利于促进干径迅速增粗,便于迅速销售。但这些苗木因低干只能孤植或片植作点缀之用,不能作行道树,限制了其发展。

近几年,北美海棠存圃总量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为进行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争取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最大化,利用部分北美海棠品种作为小乔木的特性,通过不同方式提干高、提株高,把北美海棠向作为行道树方向推广。这也为苗木低潮期的北美海棠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在,高分枝点北美海棠一般分枝点是从1.5 m起步,最高达到2.8 m以上。

海棠行道树,顾名思义,是要种到行道两侧的,这就需要发挥“适地适树、适用适树”的要求。一是要保证定干高度,不阻碍行人走动;二是要保证审美享受,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冬季观型,尤其突出行人走动过程中平视或微仰视观干和枝形成的骨架效果[1-3]。以下简要介绍4种北美海棠行道树的培养过程。

1 杯状骨架型海棠行道树

1.1 品种选择

所用品种需具备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抗旱、抗寒、耐涝、抗病虫害、适应性广、花期长、挂果期长等特点,如富贵、世标一号等。

1.2 整形修剪

1.2.1 第1年。春季,需定植株高2.5 m以上、地径1.2 cm以上,直立、无病虫植株。在1.7~1.8 m处截干,全苗圃统一高度,整齐一致。夏、秋季去除下部萌蘖。

1.2.2 第2年。春季,在分枝点1.5 m以上,选留3个均匀分布的一级主枝,3个主枝之间角度120°,与主干成45°角,主枝长度40~50 cm,留外芽。

1.2.3 第3年。春季,每个一级主枝选留2~3个二级主枝。剪去下垂枝、向内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枝。二级主枝长度50~60 cm,留外芽。

1.2.4 第4年。春季,每个二级主枝选留2~3个三级主枝。剪去下垂枝、向内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枝。三级主枝长度20~30 cm,留外芽。

经过几年的培养,最终形成高主干、杯状骨架行道树。

1.3 培养特点

一是定干1.7~1.8 m,分枝点在1.5 m以上。二是树形培养成杯状(三叉六股十二枝),株型紧凑。三是各级主枝长度比例分别是长→再长→短。延长一级、二级主枝的目的是迅速提高植株高度,缩短三级主枝的目的是充实、扩冠、突出各级主枝间的长度比例、增加观赏性。

2 简单修剪型海棠行道树

2.1 品种选择

选用生长速度快、干性强、株型紧凑、干∶枝粗度比例大、适应性强的海棠品种,如霍巴、王族、凯尔斯等。

2.2 整形修剪

2.2.1 第1年。春季,选株高2.8 m以上、地径1.5 cm以上的植株,定植后,截干,留干高度2.0~2.2 m。

2.2.2 第2年。春季,全圃统一标准,定1.5 m之间某一高度为分支点,剪去以下全部枝条,上部只留1个最优秀主干延长枝,在主干延长枝40~60 cm之中某一长度处统一截干,并剪除延长枝上的全部枝条。从顶端向斜下方拉一条线或用竹竿比量(有经验之后,可不用拉线或竹竿,心中有线即可),根据不同品种角度略有变化,但上方锐角以30~40°为宜,全圃保持一个标准。截除线外枝条部分,同时剪除内部病虫枝、向下枝等。

2.2.3 第3年。春季,上部留1个主干延长枝,主干延长枝在上级主干延长枝的对侧,目的是使植株保持正向上方生长,不形成偏冠,在主干延长枝40~60 cm处截干。剪除此延长枝之间萌生的全部枝条。从顶端向斜下方拉一条线,上方锐角角度与第2年相同。截除线外枝条部分,同时剪除内部病虫枝、向下枝等。

2.2.4 第4年。保留主干延长枝上的1个合适分枝,在0.6~0.8 m处截干,以顶端向下拉线,上方锐角与上次相同,截除线外枝条部分。

2.3 培养特点

一是必须选取株型紧凑、中短枝分枝多、干性强的海棠品种。二是绑缚竹竿或钢索牵拉既可使植株向上正常生长又可防止因大风为害引起的倒折。三是上方锐角角度随不同品种而调整,但不宜选择角度太大的品种。

3 疏散分层型海棠行道树

3.1 品种选择

选用生长速度快、干性强、株型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海棠品种,如王族、亚当、道格等。

3.2 整形修剪

3.2.1 第1年。春季,栽植高度2.8 m以上、地徑1.5 cm以上的海棠植株。在1.5~1.7 m之间,全圃统一高度截干。

3.2.2 第2年。春季,在顶端选一个优秀主干延长枝,留40~60 cm,截干,剪口芽留芽方向和延长枝方向相反,以保证下年度延长枝方向与本次相反,有利于树干向上生长,不偏冠(以下方法相同)。在主干延长枝下,新长出的枝条中选3~5个主枝作为第1层主枝。留30~40 cm,其余枝条疏除。所选主枝生长旺盛、错落有致,有一定间隔,自主干向四周放射伸出,直线延长,中心开展,树冠不完全平面化。endprint

3.2.3 第3年。春季,在顶端选1个主干延长枝,方向与上年相反,留50~70 cm,截干。在主干延长枝下选3~5个大小、方向适合的主枝作为第2层的主枝,留30~40 cm。其余枝条疏除。第1层的每一个第一主枝,选1个主干延长枝,留50 cm,每个选2~3个侧枝,留30 cm左右,不留向下枝、向上枝。

3.2.4 第4年。春季,在顶端选1个主干延长枝,方向与上年相反,留60~80 cm,截干。在主干延长枝下选3~5个大小、方向适合的主枝作为第3层的主枝,留30~40 cm。其余枝条疏除。第2层的每一个第一主枝,选1个主干延长枝,留40~50 cm,每个选2~3个侧枝,留30 cm左右,不留向下枝、向上枝。第1层的每一个二级主枝,选1个主干延长枝,留60 cm,每个选2~3个侧枝,留30 cm左右,不留向下枝、向上枝。

3.3 培养特点

一是疏散分层形要求中央领导干要强,主枝分层着生在中心主干上,所选品种向上生长,横向长枝短,株型紧凑。二是疏散分层形生长枝结构较牢,能较好地利用空间,树冠内阳光通透,每层之间距离合适,各层主枝上的侧枝要顺方向排列。三是每次修剪时及时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下垂枝、内膛枝、并生枝,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四是必要时绑缚竹竿或者钢丝绳牵拉固定,注意不要碰伤树皮。

4 超高分枝点海棠行道树

4.1 品种选择

要求干性更强、更直。中央领导干和各大主枝更加分明。选择3 m以上株高、地径1.8 cm以上(最好2年根、1年干)的健壮植株,品种如红丽、罗宾逊、高原之火等。带土球移植,缓苗快。

4.2 整形修剪

4.2.1 下部管理。每个生长季分3次修剪,分别为6月、8月、12月(翌年2月也可),由下向上逐步剪除萌生新枝,直至预定分枝高度。剪除标准:主枝粗度是着生主干直径的1/4即可,最好在形成木质化之前进行。不能一次修剪得太秃、太狠,过度修剪会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导致干径增粗慢,而且容易弯曲;也不能过晚修剪,否则等到分枝长粗会耗费营养,本来由于树干增高,光合作用积累的营养向下传导距离就变长,根部吸收的养分向上传导也变慢变弱,在这种不利干径长粗的情况下再浪费营养,更不利于干径生长。另外,过晚修剪晚,树木伤口愈合慢,也影响美观[4]。

修剪时注意手剪刃部在下(刃部在下,而不是朝下),这样剪出的角度从下向上看,成锐角,一是与主干向上的生长方向相同,伤口容易愈合;二是从下向上观看美观,看不见大疤瘌。另外,留茬不可过长,否则会影响美观;也不可过短,否则紧贴树干有损树干生长,最好距离树干2~3 mm。

4.2.2 上部管理。大多数选择不截干,逐年直接向上生长(自然形)的方式。大约经过4年培养,即可形成干直冒圆、挺拔俊丽、2.0 m以上分枝点的北美海棠高分枝点行道树。

4.3 培养特点

一是需要适宜的品种。“适用适树”,品种好是前提。这就需要干性更强、株型更紧凑、适应性好、抗逆、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以应对因提干引起的生长和管理上的变化。着重指出的是,一定要选择抗腐烂病能力强的品种。避免高分枝点行道树在观赏性最佳的时候因抗性不好而染上腐烂病。另外,尽量不要选择大果品种,北美海棠结果量都比较大,超过2 cm的大果品种容易把树枝压弯,很难形成好看的树冠,也容易把树干压弯。二是注重病虫草害防治和人工管理。培养一级树,干直冒圆,突出主干的光滑无损的完整性。三是强化土壤和水肥的投入,以使干径迅速增粗、植株迅速增高。四是需要竹竿绑缚或钢索牵拉等固定措施。由于干高,相对应的大风倒折的情况会增加,需要加强固定[5]。

5 参考文献

[1] 丁月强.海棠主干行道树简单培养方式[J].天津农林科技,2017(5):10.

[2] 蔡鸿宇,陈楠,朱艳.北美海棠组織培养方法探析[J].园艺与种苗,2016(3):62-63.

[3] 刘朝华,储博彦.北美海棠优良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4(1):102-103.

[4] 赵志新.北美海棠组培快繁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12):186-187.

[5] 刘韩.常见行道树的整形修剪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26-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形修剪行道树
行道树
弯道
弯道情结
行道树
弯道情结
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核桃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
借物喻人把握精髓 托物言志内蕴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