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成效的对策分析

2018-01-22 10:29刘洪旺
新农村 2018年8期
关键词:西青区推广站农技

刘洪旺

1 西青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成效

自2010年以来,天津市西青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其它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加大了对区内农业生产设备的优化与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了多个项目的工作创新,就比如说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随着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逐渐深入,西青区目前也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发展,并结合当地物理产业技术项目创设了试验示范区,相关工作开展顺利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农机化技术深受地方农户的广泛欢迎与关注。

另一方面,西青区的设施农业生产环境及相关安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也已经全部提出并完成验收,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区所建立的科技示范农户超过20户。以规模化养鸡为例,基于新农机化技术运用的规模化试验鸡场已经拥有15万只鸡,而像上文提到的鸡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设备也已经完全投入使用,取得了不错的应用实践成效。

总体来看,西青区在大力提高、推广农机化技术工作中基本迎合了区内农业发展现状走向,实现了设施农业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优化,并提出了诸多试验示范项目,确立了多加示范户。目前区内的试验田面积已经超过千亩,试验成果数据收获颇丰,这些都为西青区的综合农业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西青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当然,西青区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9年间的工作实践中遇到过各种难题,有些困难现在依然存在,这些困难为当地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效率持续提升设置了一定障碍。只有解决这些问题,西青区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农业全面机械化技术应用发展。

2.1 区内农机农技推广机构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区内农机农技推广站在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站内技术人员的工作调动情况比较勤,这容易导致区内有关农机化技术宣传教育推广的断档,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农机农技管理不协调、不顺畅等等局面。例如某些来自于天津市上级农业部门的农机农技技术内容无法第一时间传达给农户,导致了基层农技技术应用的延迟滞后。

2.2 推广经费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其针对农业推广的经费作出了明确规定。就区内推广经费这一问题来说,还存在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费用下发延迟或者经费少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内农机农技技术的应用推广,对农户的正常技术培训活动开展也十分不利,相关推广工作一度受阻。

2.3 推广服务功能存在问题

西青区在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方面表现为功能薄弱,因为平时的技术推广服务仅仅局限于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讲解示范与推广方面,这与当地农户的学习诉求存在一定差距。因为对农户来说,他们需要区内建设一支全能的、拥有农机技术、农机维修技术以及农机管理技术的师资团队,主要围绕农机推广服务的综合化能力方面思考农机技术培训相关问题,既要做到理论技术内容丰富,又要保证推广服务功能全面生动化、具有实践化价值。换言之,目前西青区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及培训还未能做到理实一体化,从某种程度来讲这对当地农户快速学习新农机化技术,适应新农业生产生活相对不利。

3 西青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未来改进对策

西青区在农机化技术推广方面一定要做到深刻改进优化,全员动员全面参与到新农机技术的应用实践活动当中,主要做好以下3点改进对策。

3.1 强化农机推广站队伍建设

要首先加强农机推广站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实干精神且技术优秀的高素质农技推广技术人员,从人员优化层面优化机构建设工作。为此,西青区地方农业部门及政府应该思考如何改善推广站人员的工作待遇,体现工作环境优化。同时思考大力引进更优秀人才,稳定扩大基层推广站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补充新力量。再一点就是要建设完善稳定的培训教育体系,并配合良好的考核机制,时刻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展开,不断为区内培养优秀农机技术人才。最后就是要建立农机管理部门统筹规划机制,基于农艺、管理以及经营3方面,持续不断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服务意识。

3.2 扩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

西青区要做到不断扩大地方农机化技术的技术基地建设,全面围绕区内的各种粮食作物、水果等等展开生产工作,并在生产区建立农机化技术示范基地,专门为农户展示农机化生产技术,确保技术培训教育工作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实际上,该过程不但提高了西青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与规模效应,还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丰富了农机化技术示范模式,为农户展示更多新技术,让农户有机会切身体验到更多农机化技术知识内容,这对西青区农用技术的全面示范、推广与服务辐射应用都有带动作用。

3.3 健全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

西青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健全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将最先进的互联网平台教育示范技术引进来,结合农机化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展开信息化培训、远程慕课培训等等,一方面实现信息化农业生产意识宣传和推广,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育直观性,让农户切身体验到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速度与推广范围。再者还要利用互联网宣传区内新技术到区外,做到技术分享与交流,保证地方优质农机化技术的广泛、有效传播。

除上述3点外,西青区还应该大力加强农机农艺知识与技术培训融合,全面提升区内农机维修人员的关键属性。同时也希望天津市政府能够出台一系列的扶持、税收优惠政策助力推进地方农机化技术的多元化向前推广与应用,全力打造西青区全面现代化農机化技术应用新体系。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西青区推广站农技
“三胞胎”小狗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村里娃的书画班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汕头市农机推广站引进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试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