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2018-01-22 11:23汪曾祺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兰花六瓣凤仙花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珠(蜘蛛网上也挂着露珠),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零零零”……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看月华。

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赏读

本文最大特点是散,没有描写的主要对象。进入作品的首先是夏天的一种感觉,接着是一种接一种谈夏天的事物。作品中的事物以什么为主?似乎没有。作品只是淡淡地談这些事物,写完即止,决不铺张扬厉。这些事物反映了作者舒服闲适的心态。文章看似散漫,实则全是围绕作者对夏天的感觉来写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极好体现。

积雨辋川庄作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①,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②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①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

②啭(zhuàn):小鸟婉转的鸣叫。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营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猜你喜欢
白兰花六瓣凤仙花
入骨三分凤仙花
卖白兰花的老妇人
浅谈紫砂作品“六瓣菱花”的创作
外婆的白兰花
葱兰
戴白兰花
蒙药凤仙花的显微鉴别
咦,看那朵雪花
三姐:博山下的白兰花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