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概念研究综述:西方学者

2018-01-23 01:54
法制博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学派教会命令

颜 荣 王 丽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关于法的概念的理解

古希腊是法学研究的起点时代,之前的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被“神话”所笼罩,也就当然的认为法律是被上帝书写的,人们再根据神谕制定法律。到了古希腊时期,国家兴起、城市出现,由于国家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法律的发展,进而出现了不同的学者对“法”的概念的不同的定义。

这一时期的法学家多数是从理性的立场来定义法的,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为代表的法学家强调法是从自然演化发展过来的,法和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法就是理性,反之理性就是法,突出了法与自然的和谐,法与人类的和谐,信奉法就是信奉自然界。

二、中世纪时期关于法的概念的理解

在当时法律垄断在教会手中。教会宣称上帝的意思就是法律,而我们是上帝的代理人,所以教会负责和上帝沟通,进而来传达上帝的意思,所以说教会的意思就是上帝的意思,而上帝的意思就是法律,所以教会的意思就是法律。因此大家觉得那法律没啥意思,全是你教会说了算。所以说教会的统治让此时的西方社会一片黑暗,一片压抑,压抑的让人们觉得都生活不下去了,所以叫黑暗的中世纪。

这一时期主要强调“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者是一种规则,具有强制性,法不是妥协而成的,法是强制或命令而成的。因而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法主要是一种命令式的语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命令式的法,主要还是跟中世纪教会的统治有很大关系。

三、17、18世纪时期关于法的概念的理解

黑暗的中世纪结束之后很快出现一个活动,就是文艺复兴。之后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格劳秀斯。格劳秀斯跳出来,勇敢的振臂一挥,说法律根本就不是上帝的意思,道德良知才是法律。为什么格劳秀斯敢于打破人们之前对法的理解,因为17、18世纪世界上发生了几次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比如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阶革命和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发生了变化,法学世界观取代了神学政治法律观。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具有以理性主义思想为前提,反封建、反宗教的革命要求强烈,以自然法思想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以社会契约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资产阶级法学世界观开始建立等五个特点。所以格劳秀斯敢于打破人们之前对法的理解,同时格劳秀斯的观点一出来也引领了一个学派,就是自然法学派,说明自然法学派强调法和道德有关系,这个观点就恶狠狠的把教会法学打翻在地。把教会法学打翻在地后,自然法学就随着格劳秀斯兴盛了一二百年。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早期自然法哲学的代表人物格劳秀斯认为,自然法是真正理性的命令,是一切行为的善恶的标准。斯宾诺莎认为,法律是人给自己或别人为某一目的立下的一个方案,是生活上的一种方案,使生命和国家皆得安全。霍布斯认为,法律,普遍说来都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对任何另一个认得命令,而是转对原先由义务服从的人民发布的那种认得命令;至于国法则是加上了发布命令的人的名称。洛克、孟德斯鸿与格劳秀斯一样,都是自然法哲学派的著名代表,同样认为自然法即是理性。卢梭也是自然法哲学派的杰出代表,但他的理论和格劳秀斯等有所不同,他认为,法律是公意的宣告,是主权者为全体人民作出规定的行为。

这一时期的“法”主要是从哲学的立场定义的法,试图通过形而上学的方法把“法”纳入哲学的范畴,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包装“法”,使“法”的概念更加深奥,更加晦涩,而且给“法”的概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高深莫测的面纱。比如康德和黑格尔这两位学者有关“法地概念”的定义。但这一时期的“法”的概念仍然也是一种政治的附属物,为政治需要而产生,为统治阶级服务。比如霍布斯认为法律,普遍说来都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对任何另一个认得命令,而是转对原先由义务服从的人民发布的那种认得命令;至于国法则是加上了发布命令的人的名称。

四、19世纪时期关于法的概念的理解

19世纪的时候奥斯汀跳出来说:我们的道德良知根本就不是法律,自然法学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观点。奥斯汀认为,国王的命令就是法律。国家制定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条文就是法律。当奥斯汀突出这个观点后,他便又引领了一个伟大的法学派,即分析实证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强调法和国家有关系。这个观点一出现立刻把自然法学派打翻在地。在当时的西方国家,这个观点受到各个国家的国王的支持,所以这个学派很快就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学者主要有边沁、奥斯汀和萨维尼等学者。边沁认为,法是主权者自己的命令或为主权者采纳的命令总和,是强加于公民身上、不履行就将惩罚的义务。奥斯丁认为,法是政治上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一种主权命令,是命令的形式。萨维尼认为,法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行动准则。

这一时期的“法”体现了政治立场,把“法”看成是政治的产物,是政治的附属物,是由于政治的需要才产生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命令,具有强制性,强调这一时期的“法”不是妥协的而成的,是由于统治者的强制和意志而形成的。同时这一时期的学者在定义法的时候还强调从历史中找寻“法的概念”,强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法的概念”。比如萨维尼把“法”与“民族精神”和“民族共同意识”等结合起来。梅因强调把“法”放在人类历史中去考察。

五、20世纪时期关于法的概念的理解

自然法学派认为,符合道德的才是法律。这个案件最后归结的点就是希特勒的法律到底是不是法律。几乎所有最顶级的法学家们都出席讨论,有自然法学派的学者、分析时政法学派的学者、有教会复兴法学派的学者。大家在一起齐聚一堂,讨论希特勒的法律到底是不是法律,其实就是明显违背人的道德良知的法律算不算法律。也就是法和道德究竟有没有关系。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观点: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是大家的共识)。也就是说法律和道德要有联系。所以希特勒的法律就不是法律。这时法社会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在美国兴起,美国虽然在一战二战都有参与,但是本土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所以战争的对本土的破坏小,因而是当时特别富裕的国家,所以其当时发展的很好,资金充足,因而法社会学派在这样肥沃的土壤下诞生了。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美国发展了,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已完成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这一时期的政治更加稳定,经济更加繁荣,思想文化上更加自由,因而造就了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法学家,比如耶林、施塔姆勒等。耶林认为,法是受人类意识支配并达到人类目的东西。施塔姆勒认为,法是不可违反的、独断的集体意志。霍姆斯认为,法就是对法庭实际上将要做什么的预言。庞德认为,法决不是一种权力,它只是把权力的行使加以组织化和系统化起来,并使权力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文明的一种东西。韦伯认为,一个专门的社会组织可能对行为者施以强制(物质的或精神的),以使各种社会行为合乎这个秩序的要求或对违反者给予处罚,那么,这种秩序就叫做“法”。

这一时期的“法”的概念强调从着重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来给法下定义。比如韦伯、庞德等学者,他们在定义“法的概念”时,更多的是从社会结构和制度、行动中的“法”和人们对“法”的态度以及“法”的功能和“法”如何化解冲突这些角度来认识“法”。另外这一时期还强调“法”概念的独立性和纯粹性。比如凯尔森和哈特,他们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首先就认为“法”具有独立性,要从“法”本身定义法,而不是依赖其他的事物或是与别的事物比较而得到“法的概念”。最后在这个时期关于“法”的定义还强调一种现实性,或者说是一种现实意义。比如德沃金、霍姆斯和卢埃林就认为“法的概念”应该来源于司法,因为只有法官的判决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

研究和把握法的概念,是法理学的中心课题之一,也是整个法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迄今没有一个答案可以得到普遍的认可。西方法学界对法的概念的理解,即使是同一法学派,在不同时期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答案,因而关于“法的概念”的探讨也从未停止。

[ 参 考 文 献 ]

[1]郭常明.论法的概念及其实现[D].重庆大学,2011.

[2]许章润.法的概念:规则及其意义——梁漱溟法律思想研究之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1):3-13.

[3]倪正茂.法的概念的哲理深讨[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2):135-142.

[4]吕世伦.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5]张文显.法的概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李伟.从人与人的关系考察法的概念——关于法的概念的哲学思考[J].河北法学,2006(9):94-99.

[7]张广博.法的概念和历史类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1):43-53.

[8]张乃根.论西方法的精神——一个比较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6(1):1-28.

[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王庆节.北京:三联书店,1999.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吴寿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杨国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3]谷春德,等.西方法律思想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5]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6]周礼伟.中西法律概念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学派教会命令
只听主人的命令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移防命令下达后
这是人民的命令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初恋教会我们爱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