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证行业的发展探索

2018-01-23 02:10
法制博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公证人员公证员公证

孙 力

广州公证处,广东 广州 510030

目前,公证行业的发展正处在“矛盾凸显期”和“黄金发展期”的双重阶段,公证行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不断增加的公证法律需要和公证供给能力落后之间的矛盾,为促进公证行业的发展,就应大力实施公证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证行业的需求。

一、公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难点

(一)社会对公证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业呈现出多领域、多元化、多层次状态,例如:金融互联网的发展,P2P的盛行,民间融资接待的兴起等,借贷双方为安全起见和简化司法程序、快速实现债权,都需要公证机构的参与。再如: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知识产权案件都需要公证机构的介入。社会的发展向公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证行业只有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公证模式的瓶颈

一是传统公证业务类型制约。一直以来,尽管公证行业一直保持和法律、经济的同步发展,但缺乏先进理念,始终认为公证行业就是起到疏导、预防和减少纠纷,固定证据,发挥“证明”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其独立法律制度的价值,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传统办证模式制约。很长时间以来,公证办证模式都是由当事人来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公证方式单一、公证品种一致,服务方式简单,缺少个性化、精细化、深层次的公证服务,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公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公证理念

公证行业实行供给侧改革,首先要转变思想理念,使全体公证人员树立新的公证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公证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人才建设为保证,以转变理念为支撑,最大限度发挥公证行业的服务活力和创新能力。紧扣中央提出的“协调、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和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去杠杆、降成本“五大任务”,强化创新、不断满足人们需求,大力提升公证行业供给侧效率和质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公证体制

一是实施行政体制公证机构改革。要紧紧抓住这一改革机会,有针对性的、有步骤的大力推进行政制公证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公证行业发展机制,促进公证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推行事业制公证机构改革。要对公证机构实施事业制改革,促进公证机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由市场对公证行业进行资源配置,促进公证行业长远建设和科学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公证机构分配制度、自主权、管理机制等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规范、用人制度、责任制度需要继续完善等。

三是对其他组织形式的公证机构进行探索。未来公证行业会朝着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在进行事业制改革的时候,也可对社会公益性组织发展方式进行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公证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之路。

(三)挖掘社会需求

一是优化创新传统公证业务。充分发挥公证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等功能,综合运用公证证明、保全证据、现场监督、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等制度特色和职能优势,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多层次、宽领域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

二是打造为资本市场服务的公证产品。我国现在的资本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问题不断“亮红灯”,风控薄弱、法规缺位、监管缺失等。在资本市场改革中,可推出和设计迎合资本市场需求的公证服务产品,例如:结合互联网平台特征,破解空间虚拟叠加和网络技术难题方法,借助公证效力,研究对电子合同、电商金融、大宗商品、网络支付等教育数据的证明方法,有效解决当事人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的难题,解决和预防金融交易纠纷。

三是打造服务知识产权的公证产品。公证行业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宗旨,围绕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创新拓展知识产权公证法律服务,加快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预防性保护机制,做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工作。

四是拓展创新司法辅助公证服务。充分发挥公证机构法定证明机构的职能作用和中立地位优势,加强与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调解组织等的对接,依法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依法进行核实和证明,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为当事人达成的债权债务合同以及具有给付内容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办理债权文书公证,在人民法院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等环节提供公证法律服务。

(四)是不断增加公证信息化水平

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大互联网+公证的建设投入,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充分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作用。例如“人证识别系统”新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人证识别系统”是通过使用身份证识别仪录制当事人身份信息,现场对当事人面部进行拍照及指纹采集,并和二代身份证上的照片和指纹进行比对、识别。“人证识别系统”将进行自动比对,达到比对值的,识别成功,即通过验证。它不仅能有效杜绝伪造信息和身份,还让公民的法律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实现与各职能部门信息互查共享,真正达到“信息多跑腿,百姓少跑路”的目的,实现办理公证业务“最多只跑一次”的目标。

(五)加强人才建设

一是加强公证人员的业务培训。在供给侧背景下,公证行业要用好人才、重视人才、管好人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建设尖、高、专的公证员队伍,开展公证员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整个公证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养,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公证员队伍。

二是增强公证机构的内部活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公证员队伍,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层次挖掘社会需求,更多的为社会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根据客户特点、行业特性、客户特质等设计公证服务方案。在公证员队伍中实行激励政策和分配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建设符合公证发展规律的考核体系,增强公证人员的公证认同感,提高公证人员的素质,采取人文管理和绩效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激发公证人员的内生动力,实现公证机构内部和公证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利用队伍建设和科学机制调动公证人员的创造力和服务热情。

三是吸收优秀法律人才加入公证队伍。吸收和保留优秀法律人才是公证机构人才建设最核心的任务,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发掘公证机构的亮点,制订清晰的战略规划,出台人才吸引的激励政策,提供自我价值实现,灵活的晋升渠道,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需要公证机构及公证行业全盘规划,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公证业务的社会需求会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目前在公证行业中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改进。在供给侧背景下进行公证行业改革,应从转变公证理念、改革公证体制、挖掘社会需求、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人才建设五个方面入手,更好的促进公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公证人员公证员公证
协议不公平 公证也没用
浅谈新时期法律公证人员的综合素养
论新形势下公证诚信建设
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渠道 深化公证服务全覆盖
恼人的婚前财产公证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
中国公证协会女公证员工作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