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2018-01-23 00:48
法制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条文法律责任用人单位

高 远

辽宁成功金盟律师事务所,辽宁 沈阳 110000

在当前中国的就业环境中,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现象从未彻底平息,平等就业的相关问题亟待解决,通过针对性的分析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相关问题,希望在“全面二胎”的新形势下,提出新形势下的解决途径,更好地贯彻落实宪法赋予的女性的根本权利,以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一、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保护存在的法律缺陷

(一)缺乏专门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

目前我国反对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条文并不集中,分散于各个部门法之中,这些法律对于就业歧视都有一定的原则性规定,但是正是这种分散性,才让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以及法律救济有了一定的难度。在已经完成的几部法律之中,都有条文规定了几种就业歧视的现象,但具体性的规定仍然处于缺失的状态,操作性不强,一切的解决措施都如竹篮打水。若在已经生效的相关法律之中大篇幅的增加就业歧视的条款,明确有关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救济途径等,法律的统一性仍然不能保证,因此一部专门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势在必行。据统计显示,2000至2011年间,公民在工作之中反就业歧视的意识逐渐提高,在司法实践之中法院对于就业歧视的案件也经历了陌生,排斥,逐渐接受熟悉的过程,各种新型的就业歧视案件的发生,社会中对于反就业歧视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追究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不清

对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律的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现象,我国的《就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的规定仅仅告知劳动者在遭遇就业歧视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救济措施,但是并没有具体落实用人单位的具体法律责任,而是在法条中规定了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的规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时,对劳动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害或者其他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则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仅仅是一种概括的追究责任方式。这就意味着法律规定的缺位会导致就业歧视行为难以遭到制裁,甚至于这种违法成本可能为零,这种就业歧视现象必然愈演愈烈。法律责任是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最好方式,法律责任的不清或者过轻,都会使用人单位对就业歧视现象置若罔闻。责任不清,用人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将性别作为招聘,晋升工作人员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就业歧视的状态,细化用人单位的具体法律责任显得极为重要。

二、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法律措施

(一)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

目前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以及与就业相关的法律中对就业歧视问题有了一定的规定,然而分散的条文,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很好地规制就业歧视问题,一部专门的就业歧视性法律显得格外重要。根据国外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相关经验,反就业歧视不仅仅是几个单独的条文,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相对独立的存在于法律的环境之中,不仅要将劳动者置于首位,优先保护其合法权益,还要将平等的理念贯彻落实与就业之中,美国的《1964年民权法》作为禁止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在第七章之中对就业歧视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详尽的规定。在第三节明确规定了基于种族,宗教,性别或者其他的非法歧视行为,将歧视的主体分为雇主,职介机构,劳动组织等;还在法律之中创立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并赋予其一定的职能如调解,适当的技术调查,提起控诉等职能;并且明确的规定了就业歧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借鉴美国就业歧视法的基础上我国也应创设一部专门的就业歧视法律。

(二)落实用人单位的具体法律责任

虽然我国的法律对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规定,但这种概括性的规定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没有具体的惩罚方式,只会让用人单位更加不加限制的歧视。我认为用人单位的具体法律责任应该落实到具体问题之上,首先要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对于民事赔偿金额的确定,则应按照对劳动者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应具有一定的等级,赔偿金额不能过低,损害后果严重的更要加大处罚力度,这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有所顾忌,谨慎对待劳动者的就业公平问题,让社会在就业局面之上越来越公平,正义;在刑事责任上,在刑法中加入就业歧视的条文,如就业歧视现象严重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或累计达到3次以上就业歧视行为,对用人单位判处一定的罚金,并对实施就业歧视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定罪量刑。加大惩罚力度更好的保障女性工作者平等的就业权,对违背公平,公正就业规则的企业予以行政处罚,使就业歧视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规制。通过把用人单位的具体法律责任落实细化,我相信社会的整体就业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善,法律的强制力是最好的约束手段,将可能出现的就业歧视问题赋予相适应的解决方法和惩戒手段,细化到实处,社会的平等就业局面将会逐步形成。

[1]袁锦秀.妇女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雄.论平等就业权的界定[J].河北法学,2008(06).

猜你喜欢
条文法律责任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的解析
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依法治国须完善和落实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从一例招投标纠纷中引发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