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陷阱及防范措施

2018-01-23 02:10刁永超
法制博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生证消费观念借贷

刁永超

江苏大学法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互联网+”推动下的各行各业进军网络市场,走在时代前沿,恣肆弄潮,其中衍生了各种电子金融业务,一些网络借贷业务也不断向高校延伸。网络借贷本是时代的选择,可解决临时的燃眉,却与本心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网络借贷如何利用陷阱套牢学生以及如何规制校园网络借贷值得探讨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陷阱

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简称“校园贷”,这一话题成为近年来各方讨论的热点。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数十万元,无力偿还时走上跳楼自杀的道路。是什么样的贷款机制,能让一位高校在校生深陷其中,最后导致了不可弥补的悲剧?对于愈加失控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是如何在短期内一步步锁住大学生的?通过调查研究,进行三步分析如下:

(一)各大校园借贷平台聘用学生干部

各大金融平台,通过多方手段招聘校园代理,其中大多为学生干部。大学校园中,除了高校辅导员之外,能够大量掌握学生信息的人非学生干部莫属。因此聘用学生干部成为了这些借贷平台着手业务的第一步。近几年,行走在校园中时,总会遇到“二维码”推销大军拉住你,以免费赠送小礼物为吸引力来让你进行平台注册,代理者每单可提成几十元。这样的兼职机会吸引了无数学生干部深入其中,为“校园贷”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二)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据调查,在校大学生资金短缺时,会有8.77%的人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占其中50%。只要你是在校生,拍摄学生证照片并提交,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这么轻松拿钱的方法,令广大急需用钱的学生百试不爽。正规的借贷以及正当的用途,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将自己的个人的无理私欲夹杂进去,便是个无底洞。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回以凝视;当你玩耍于泥沼,泥沼也会将你包裹越陷越深。“校园贷”这种以轻松简单的开始方式为吸引力,如温水煮青蛙般,一旦逾期,便开始利滚利,加高温度,使水沸腾,无处可逃。

(三)侧面鼓舞大学生超前消费

新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念往往不太成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些网络借贷平台也便利用这些弱点进行大肆宣传。由于高校中以群体生活为主,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及虚荣心理会有所升级,用将来的钱买现在的奢侈品何乐而不为?于是,各大电商网络平台以及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开始推出“大学生分期购物节”,在“狂欢节”的刺激下,无数学生开始在网络借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无奈而终。

二、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其次我们要及时纠正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错误消费等错误的消费观念,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等正确的消费观念。最后我们应让大学生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担保机制以及高利贷等相关法学常识,以免大学生陷入无底困境。

(二)学校加强管理力度

学校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其中总是存在这各种各样的交易风险。就此,校方应做好相关调查,及时予以防范。同时应开设与金融借贷以及理性消费相关的选修课程以及相关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严厉打击校园设点扫描“二维码”的摊位,加大监管力度,清扫校园垃圾;抓住本质,为真正需要贷款助学创业的同学,提供专项贷款资金,鼓励创新创业,资助贫困学生,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学习理念,让大学校园的氛围纯澈透明。

(三)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2016年,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庞大的网络社会群体,只依靠个人及学校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还需要国家和政法加大立法支持和引导,加大对非法借贷机构的惩处力度,纯净校园网络借贷市场。

三、结语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不稳固,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相对欠缺等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了许多同学的悲剧。校园贷逐渐成为校园害,使许多学校闻风丧胆,避之不及。然而网络金融风暴的来临乃是不可忽视的时代潮流,只有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趋利避害才是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学生证消费观念借贷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汤还是热的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手机学生证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P2P 网络借贷监管的博弈分析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