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川省加快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政策思考

2018-01-23 17:27王富平牟绍波王一景任雨涵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川省天然气政策

王富平 牟绍波 王一景 任雨涵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51;2.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3.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国际合作事业部四川,四川 成都 610051)

0 引言

2017年国家十三部委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天然气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规模高效科学利用,为四川省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此大背景下,研判当前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分析并提出四川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促进四川省能源结构优化和四川交通运输业及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发展现状

1)天然气汽车推广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四川省20世纪60年代率先发展天然气汽车以来,长期引领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天然气汽车累计58.24万辆,天然气加气站累计449座。据统计,在出租车改用CNG方面:成都、达州、德阳、广元、绵阳、遂宁、自贡等地市已经达到100%;在公交车使用LNG方面:德阳、成都、遂宁、资阳、都已达到80%以上。

2)政策法规与管理规范不断完善。四川省在培育和发展天然气汽车产业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天然气汽车加气站项目核准权限下放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天然气汽车改装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简化下放天然气汽车项目审批手续,不断完善天然气汽车地方标准规范,加强了安全监管。政府在监管主体与监管程序、行业进入标准、行业生产经营服务安全标准、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对天然气汽车改装管理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取消了天然气汽车定点改装企业资质审批,由备案制改为注册登记制[1]。

3)天然气汽车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CNG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主要形成以成都、自贡、南充为重点的CNG节能型压缩机、智能加气机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基地,以成都、资阳等地市为重点的LNG站用设备和车用储运装置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以成都、资阳、南充、达州等地市为重点的推进天然气发动机、CNG/LNG客货车、CNG轿车、LNG拖车等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2]。

1.2 问题与挑战

1)面临电动汽车冲击。近年来,电动汽车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下发展迅猛。电动汽车的强势竞争对天然气汽车行业的影响较大。一是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不少城市正在逐步推广电动汽车;二是电动汽车已成为景区摆渡车辆的主要选择。

2)LNG汽车发展滞后。目前,四川省的LNG汽车发展规模远远低于CNG汽车规模,58.24万辆天然气汽车中,仅有LNG汽车4 508辆。LNG加注站保有量超过100座以上省份的总量占比超过60%,四川省的LNG加注站仅有47座。山东、河北LNG汽车发展较快,LNG汽车保有量分别约为2.5万辆和2万辆,四川省LNG汽车发展水平相较其他省份还有较大差距。

2 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2.1 符合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

天然气汽车较燃油汽车具有环保优势,可以减少大量的排放物。以天然气替代成品油为例,据测算,在相同当量热值下,天然气与汽柴油燃料相比,燃烧排放物中一氧化碳减少97%,碳氢化合物减少72%,氮氧化物减少39%,粉尘减少100%。天然气汽车是交通领域低碳清洁能源的现实选择,良好的环保性很好地吻合了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要求,符合四川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和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发展方向[3]。

2.2 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强

四川省是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大省,最新资源评价成果显示,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38×1012m3,居全国之首[4]。根据《四川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450×108m3。初步估计2030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将突破1 000×108m3。据统计,目前西南地区已建成LNG加工厂16座,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建设规模 959×104m3/d;在建4座,建设规模320 × 104m3/d[5]。

2.3 天然气汽车市场潜力大

四川省在物流货运和城际客运领域发展天然气汽车具有很大的潜力。如物流方面,四川省有物流园区100余座,每年新购或淘汰车辆估计约2万多辆。根据《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预计到2020年,基本形成绿色高效的全省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0个以上。

2.4 政策支持,规划引领

四川省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天然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布局方案(2015-2018年)》《四川省“十三五”天然气车船发展规划》等多项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将积极推进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力争全省新增CNG汽车13万辆、LNG汽车3.5万辆,新建加气站347座,其中CNG加气站173座、LNG加气站174座(不含高速公路)。

2.5 天然气汽车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四川省天然气价格在全国天然气市场中处于较低的价位,经济优势更加明显,四川省现行的LNG普遍价格4.0元/m3、CNG价格为2.9元/m3,通过与汽柴油车进行对比,不同车型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在燃料支出上具备明显优势。初步测算,中型巴士全年可节约燃料费用约4.3万元,大型客车全年可节约燃料费用约5.7万元;CNG出租车较汽油出租车全年可节约燃料费用约3.4万元;重卡载货全年可节约燃料费用约28万元。

3 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四川省未将天然气汽车列入新能源汽车范围,无法享有与电动车同等的购车补贴。作为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能源类型,国家环保专项资金未覆盖LNG汽车。同时,缺少天然气汽车在用地保障、车辆上牌、购置税、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采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从2013年开始,四川取消了对天然气汽车的燃油运营补贴。

3.2 LNG加气站尚未形成网络

目前,四川省LNG加注站只有40多座,且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川东地区,特别是高速公路加气网络严重缺乏,尚未形成LNG加注站网络,有限的加注站难以实现服务范围全覆盖。LNG汽车主要推广应用领域为公交车、重型卡车和城际客运车,其中公交车有固定线路可到专用加注站加注LNG,受到加注网点的限制较小,而重型卡车和城际客运车往往长途行驶,LNG加注站的布局将限制其应用范围。

3.3 归口管理体系不完善

天然气汽车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容易留下“管理空白”。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注)气站布局和综合协调由省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依法改装的天然气汽车车辆的登记由公安机关负责;有关财税支持政策由省财政厅负责落实;在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天然气汽车等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太多,没有一个对天然气汽车产业统一牵头部署的部门,也容易缺失对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执行和监督考核,不利于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发展。

4 加快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责任

四川省近年来已出台了系列政策和发展规划推动和引领天然气汽车发展,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落实好相关政策和规划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一是从战略上进一步明确天然气汽车定位与作用,省、市(州)把天然气汽车推广纳入政府议程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二是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部门对推进天然气汽车发展的责任,并将发展成效纳入考核。

4.2 出台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

天然气汽车清洁环保,环保效益高,参照山东省、山西省等地做法将天然气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的范围,给予新能源汽车同等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从“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资金方面分担天然气汽车的环保成本,共享环保效益,在天然气汽车及配套系统生产、加气站建设、车辆购买和使用方面给予价格、税收、投资的优惠与补贴。如,参照山东省、山西省等地做法,给予LNG汽车8~10万购车补贴、给予LNG重卡汽车高速公路通行费50%的补助、LNG汽车给予燃料补贴,并在天然气汽车上牌、年检、过户、二手车交易等环节给予便捷服务。

4.3 将天然气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参照财政部在2016年12月“提高我国天然气能源消费占比,重抓天然气消费市场振兴”建议答复:财政部将进一步研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将符合政策要求的CNG、LNG汽车等天然气清洁能源汽车产品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建议出台政策将符合政策要求的CNG、LNG汽车等天然气清洁能源汽车纳入各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新购车辆(包括邮政、园林、环保、公安等业务用车)优先购买天然气汽车,对天然气汽车实行不限号行驶、不限购政策。

4.4 创新加气站点建设模式

建议积极探索创新物流园区、高速公路、矿山、建设工地加气站建设模式。一是鼓励支持具有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优势,具备提供专业技术、成套建设和成熟管理方案及能力的大企业或集团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参与加气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支持“合建站”,在满足规划、消防、建设安全的条件下,出台政策指导现有加油站、CNG加气站增设LNG加气设施,因地制宜建设CNG-LNG合建站、油气合建站,集约土地资源。

4.5 保障天然气加气站用地需求

为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参与加气站建设,建议制订政策鼓励多种形式实施保障加气站用地需求。加气站建设一方面按照商业用途招拍挂方式供地,另一方面在符合城市燃气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无重大冲突且不影响近期规划实施的前提下,可临时使用自有土地(国有建设用地)或采取土地租赁、联营(国有或集体建设用地)等方式建设经营加注站。

猜你喜欢
四川省天然气政策
政策
政策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助企政策
石油和天然气
政策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