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供应链金融》

2018-01-23 19:19游德升平顶山学院
统计与决策 2018年17期
关键词:链式供应链金融金融风险

游德升 /平顶山学院

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供应链金融”这一创新业务不断引起理论界、实务界的关注,愈发成为金融信息服务、中介以及企业组织机构竞争的重要领域。供应链金融为供应链各节点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拓宽了“供应链”金融工具的价值范围,但对于公众而言,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包括何种形式?存在哪些风险?如何控制和管理?等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解读。陈晓华、吴家富共同编著的《供应链金融》(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4月版)一书在广泛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立足扎实的理论功底,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全面地剖析,阐明了供应链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及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规律,重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供应商链式融资策略,为广大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如何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可行性建议。

一.章节结构清晰、内容阐述详实

《供应链金融》一书系统详细地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种类、特点,结合三大主体(企业、金融机构、管理者)阐明了生产运营领域、贸易流通领域、物流领域、商业银行领域等供应链金融特色,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十分注重实操案例的运用,结构清晰、深入浅出,具有很好的阅读体验。

全书共由十二章构成,以此为依据分析,在宏观上呈现出明显的线性逻辑结构,按照“基本概念→综合概述→重点分析→策略建议”的路线展开,这一章节结构以及内容表达方式,非常适合供应链金融知识“零基础”的状态下学习,也实现了读者范围的拓宽,在此基础上,《供应链金融》一书重点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1)探索创新手段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书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结症,在于自身抗风险能力弱、资信现状差、缺乏抵押担保机制等,创建供应链金融模式并完善供应商链式融资是一个关键。(2)关于系统性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该书中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泛供应链金融”现象,其弊端表现在以供应链金融为借口展开套利套汇、获取不法收益,这种现象不仅会危害经济良性发展,而且会造成金融行业混乱。(3)建立有利于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问题,该书认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赖于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包括了制度层、产业层、微观层,每一层所需要的支持要素存在很大差异,而供应商链式融资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4)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技术保障和风险管控的问题,该书指出,互联网技术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所有信息均源于企业之间的互联网信息交互模式与成分。

从微观上分析,技术路线上的若干节点可进行归纳,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其中,第一章“初识供应链金融”及第二章“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可定位为“基本知识”部分。在基础知识部分中重新定义、完善了大量概念,阐明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特征、关系、模式等,例如“供应链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明确指出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派生概念,它源于“供应链”,其主要功能是解决供应链体系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第三章“生产运营领域的供应链金融”、第四章“贸易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第五章“物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第六章“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第七章“电子商务领域的供应链金融”视为一个部分,探讨供应链金融的不同领域,且这一部分同样延续了线性逻辑特征,即从“生产领域”到“贸易流通”,再到“物流领域”,再到“商业银行”(传统金融)领域,最后落脚在“电子商务”这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重要领域。每一个领域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供应链”的内涵、外延也出现扩展,这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供应商链式融资策略提供了更多参考;第八章“智慧供应链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基础”、第九章“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形态”和第十章“P2P供应链金融”采取递进的研究结构,将焦点集中于“互联网金融”范畴,并以P2P模式为重点展开探讨;第十一章“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在第十二章“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部分中,综合全书研究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预测和趋势判断。

二.图表案例丰富、研究深入浅出

《供应链金融》一书充分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理论等知识薄弱的读者需要,运用大量图示与表格,归纳梳理供应金融各环节核心及难点问题,深入剖析供应链金融知识,以增强实用性、操作性。例如,在第一章“初识供应链金融”的八个小节中,共计使用23个说明图、4个表,第二章“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中”包括23个说明图、2个表;图表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理解难度,增加读者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例如书中“表2-2 供应链三种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中,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三种分类方式,建立与“标的”对应的二维表格,读者可以很清楚地对所涉及的融资项目进行判断,如果单纯地采用文字叙述模式,则容易出现混淆;丰富的案例同样可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便于读者学习理解,《供应链金融》一书中的案例相比同类型书籍而言,摒弃了独立成篇、针对分析的途径,而是融入到研究过程之中,呈现“边叙边议”的特色。

三.观点与时俱进、突出时代特色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供应商链式融资策略研究方面,《供应链金融》一书通过对P2P供应链金融面临风险的特征归纳,提出了可行性强的管理、控制建议。以第十一章“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为主体部分,该部分也可视为一个独立的、互联网金融范畴下的“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下分五个小节,分别为“一、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风险”、“二、供应链金融风险影响因素”、“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六化’原则”、“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趋势”、“五、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由于这五个部分围绕着供应链金融的 “基本概念”、“影响因素”、“管理原则”、“管理趋势”、“控制体系”展开,与我国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有较高的契合度,如“六化原则”中提到,“导致供应链金融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有供应链外生风险、供应链内生风险和供应链主体风险”,进而在图11-7中进行具体示意说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 “业务闭合化”、“声誉资产化”、“交易信息化”、“收入自偿化”、“风险结构化”和“管理垂直化”的建议,这对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薄弱性,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有利于构建适应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多元化原则的具体方向、模式、结构等具有很强的“套用”功能。

《供应链金融》一书在学术观点与时俱进的同时,注意突出时代特色,当前中国互联网经济体系日渐成熟,广大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同时也置身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势必对其健康、稳定产生影响。基于此,概述针对“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系统的趋势研究,包括“电商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巨头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垂直细分领域、精细化运作”进而“产融结合”等,诸如此类相关内容中,在市场经济宏观体系中已经有所呈现,如电商平台广泛地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代表如“阿里小贷”,又如“BAT”巨头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微信、支付宝、财付通等是典型代表。在第十二章“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的策略”中,针对供应商链式融资策略,该书归纳推动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方法,其中实践性较强的包括“产品研发与产业链相结合”、“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产品”、“控制金融风险”等途径。

整体上,该书描绘了互联网金融新格局下供应链金融的供应商链式融资特征、规律,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模型,结合全书阅读体验,融合了实用性、思想性、专业性、功能性于一体,尤其书中提供了大量实践模型与价值分析案例,对于广大金融研究人士、监管机构人员、供应管理者、中小企业经营者及高校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和启发价值。

猜你喜欢
链式供应链金融金融风险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庭—医院链式管理在婴幼儿湿疹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线性表成组链式存储结构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房地产去库存与金融风险分析